十五萬鐵騎坐鎮邊關,秦煜辰孤身一人,踏入了南圃那氣勢恢宏卻透著絲絲壓迫感的皇宮。雕梁畫棟間,處處彰顯著南圃皇室的威嚴與奢華。他身著一襲素色長袍,步伐沉穩,神色鎮定,朝著南圃皇帝所在的朝堂走去。
踏入朝堂,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射向他。南圃皇帝高坐在龍椅之上,身著明黃色龍袍,頭戴冕旒,神色冷峻,不怒自威。兩旁的朝臣們交頭接耳,對這位來自北宸的不速之客充滿了好奇與警惕。
秦煜辰上前幾步,拱手作揖,不卑不亢地說道:“南圃陛下,在下北宸秦煜辰,特來與陛下商討停戰議和之事。”
南圃皇帝微微挑眉,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冷哼一聲道:“北宸如今已被我軍打得節節敗退至青巖鎮,你還有何臉面來談議和?莫不是想拖延時間,重整旗鼓?”
一位大臣也站了出來,怒喝道:“休要在此危言聳聽!我南圃兵強馬壯,豈會怕你北宸負隅頑抗!”
秦煜辰從容不迫,朗聲道:“陛下,戰爭從來都是傷人傷己。我聽聞均珽、南楚、西燕皆有爭霸之意,如今兩國若是交戰好比鷸蚌相爭,屆時生靈涂炭受益他人。北宸雖在戰場上有所失利,但軍民皆有拼死抵抗之心。若陛下執意要將戰火延續,必定會遭遇頑強抵抗,雙方損失只會更加慘重。”
秦煜辰看向那位大臣,平靜地說道:“大人,戰爭帶來的只有無盡的傷痛與損失。即便南圃能贏得這場戰爭,又能得到什么?不過是一片滿目瘡痍的土地,以及無數失去親人、心懷仇恨的百姓。這樣的勝利,又有何意義?”
南圃皇帝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那依你之見,如何議和?”
秦煜辰心中一喜,知道有了轉機,說道:“陛下,雙方劃定明確的邊界,互不侵犯,永結友好。如此一來,兩國百姓皆能安居樂業,共享太平盛世。”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有大臣贊同,認為這樣既能獲得實際利益,又能避免戰爭的損耗;也有大臣反對,覺得這是北宸的緩兵之計,不可輕信。
南圃皇帝目光如炬,盯著秦煜辰問道:“奈窕皇子至理名言,使我茅塞頓開,只是皇子遠道而來想見舟車勞頓,且在宮中暫歇幾日見識一下我南圃的山河風光,同時容我與眾卿再商議商議如何?”
秦煜辰挺直身軀,堅定地說:“陛下,我愿以自身為質,留在南圃,直到雙方簽訂和約,并確保北宸履行各項條款。若北宸有任何違約之舉,陛下可拿我是問。”
南圃皇帝大喜:“象胥卿,你快帶奈窕皇子去住所,勿要怠慢了貴客。”
象胥卿一身素雅錦袍,頭戴玉冠,顯得溫潤儒雅。他笑意盈盈地看著秦煜辰,抬手做了個請的手勢:“秦煜辰公子,今日便由在下帶你領略我南圃的獨特風光。”
秦煜辰微微點頭,心中雖因北宸太子的事憂心忡忡,但也不想拂了象胥卿的好意,況且說不定能在這游歷中發現對議和有利的線索。兩人并肩走出府邸,踏上南圃的街道。
街道熱鬧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兩旁店鋪林立,琳瑯滿目。有賣著精美瓷器的,那瓷瓶瑩潤如玉,瓶身上繪制的花鳥魚蟲栩栩如生;還有賣各種小吃的,香氣四溢,引得秦煜辰忍不住駐足觀望。
象胥卿指著一家賣糖畫的小攤介紹道:“這糖畫可是我南圃的一絕,師傅們手藝精湛,能畫出各種生動的造型。”說著,便買了兩個糖畫,遞給秦煜辰一個,笑道:“嘗嘗,甜著呢。”
秦煜辰接過,看著手中栩栩如生的糖畫,心中不禁泛起一絲難得的輕松。他輕輕咬了一口,甜蜜的味道在口中散開。
他們繼續前行,來到了一座古橋之上。橋下河水潺潺流淌,河邊垂柳依依,有婦人在河邊洗衣,孩童在一旁嬉笑玩耍。象胥卿望著這一幕,感慨道:“南圃雖歷經風雨,但百姓們依舊這般安居樂業。公子,你說若是兩國能永保和平,這樣的場景是不是會一直延續下去?”
秦煜辰心中一動,看向象胥卿,似乎想從他的表情中探尋出更深的意味,說道:“象胥卿所言極是,和平乃是萬民之福。此次我前來議和,也是抱著這樣的期望。”
象胥卿微微頷首,目光投向遠方的山巒,緩緩說道:“南圃的山水也別具一番韻味,前方那片山林,每逢春日,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只是如今戰事陰影籠罩,不知這美景還能讓百姓們欣賞多久。”
秦煜辰聽出了象胥卿話中的憂慮,正欲開口回應,突然,人群中一陣騷亂。只見幾個身著黑衣的人神色匆匆地朝著他們這個方向跑來,眼神警惕,不時回頭張望。
象胥卿眉頭微皺,低聲對秦煜辰說道:“情況似乎有些不對,公子跟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