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也不知道陳蓉發什么善心,破天荒沒有讓林笑笑加班,而是早早的讓她下班了。林笑笑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周末時光,于是想好好犒勞自己。以往經常被陳蓉派至突發事故現場,林笑笑幾乎每次都是緊急出門。而相機比較重,鏡頭又占地方,往往當她放下這兩件東西時,背包就沒多余的地方放傘了。這就是她為什么平時愛穿有帽衫的衛衣了,碰到下雪、下雨或者大太陽,她只要將衛衣的帽子一戴就什么問題都解決了。長年累月外采,加上風吹雨淋對皮膚和頭發傷害非常大,今天好不容易下班早,明天正好周末,林笑笑決定去小區樓下的美發店做個頭發護理,順便做個頭部按摩以緩解這兩天的頭痛。這幾天林笑笑的頭痛更加頻繁了,尤其是車禍那天晚上的頭痛讓她感覺自己好像頭快要炸了般。這三年來,林笑笑一直有頭疼的毛病。她認為可能是自己平時沒注意做好防護,加上經常熬夜寫稿,風里來雨里去,或多或少有一些影響。
林笑笑揉了揉前額與太陽穴,快步朝洗發店走去。
“誒,笑笑,你來啦?等忙完這個我馬上給你洗,你先坐一下。”剛進門,美發店老板娘就熱情招呼林笑笑。
這家店開在小區門口很多年了,老板娘熱情又健談,美發的手藝也不錯,顧客基本上都是周圍小區的熟人,一到周末基本上都滿客。但很奇怪的是,這家店從最初兩層樓縮減到現在樓上一層的規模了,樓底下已經被另租為做早餐店。不應該呀,林笑笑看見理發店平時生意挺好的,有些不理解為什么會縮小規模。
“郭子峰在不在?”
林笑笑剛坐下沒多久,店大門被“轟”的一聲打開,進來四五個穿深色外套的男子,站在前面問話的人戴著一個黑色的棒球帽,一只手揣在衣兜里,一只手搭在進門雜物臺上,用兩個指頭“邦邦邦”地敲桌子。
“我是郭子峰的姐姐,請問你們找他什么事情?”老板娘停下手中的活,趕緊站了出來。
“是姐姐對吧?那正好,郭子峰前前后后欠了我們老板17萬,麻煩你這個姐姐幫他還一下。”為首戴帽子的人站在原地沒動,但是可以看得出他的手在兜里是蜷著的,似乎握著什么東西一樣。林笑笑沒說話,靜靜地坐在一旁觀察著。
“不是,郭子峰啥時候欠了你們錢呀?還欠這么多,這都是什么錢啊?他平時都在店里干活,下班后也是坐我車回家,我看著他下車的回自己家的。”
“這是白紙黑字,你看看!”戴帽子的男人掏出一張紙,老板娘湊上前去看。林笑笑看見老板娘的臉色越來越凝重,只見她嘆了一口氣說道:這樣行不行?今天我店里還有客人,等我做完生意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下周一你們再來可以嗎?”
“我們找了郭子峰好幾天,他躲起來不見我們,我們怎么相信你。”戴帽子的人似乎不太樂意,他想著好不容易找到欠債相關人,今天不解決這件事,萬一以后又找不著了回去也不好跟他老板交代。
“跑得了和尚也跑不了廟呀,我的店在這里。再說為什么要你們周一過來,周末我總要去籌錢吧。”林笑笑幾乎沒看見過老板娘這么嚴肅的時候,平時過來做頭發看見的都是一副笑盈盈的臉,聽見的都是爽朗親切的話語,而此時的老板娘眉頭緊鎖,拳頭輕握,雙腳微微外八字站著,語氣堅定地回復戴帽子男人的話。
“行,就等你到周一,總之你店在這,我還怕你走了不成。”戴帽子的男子手一招,剩下幾個人跟著他走出了店大門。
“老板娘,你趕緊給我洗了吧,我回去還有事。”剛才洗了一半的顧客此時急忙對老板娘說道。
“不好意思了,沒嚇著你吧,我馬上幫你洗好,今天的單算我的。”老板娘轉頭一副盈盈笑臉沖著顧客說道。
一會兒,老板娘洗完頭了,林笑笑站了起來。
“笑笑,沒嚇著你吧?你看這鬧的,你還想洗嗎?”
“洗呀,我過來就是想洗頭呀,你的手藝我最信得過了,每次在你這洗最舒服了。”
“好,我這就給你洗。”
林笑笑和老板娘都沒說話,老板娘的手輕輕地梳洗林笑笑的頭發,起泡、按摩、抓撓、沖水,動作是輕柔的,但力度上似乎讓林笑笑覺察到了一絲疲累。
“老板娘,你隨便幫我洗洗就是,反正晚上了,我洗好就回去休息了。”林笑笑不知該說些什么,但覺得總要說點什么。
“我郭燕護理頭發從來沒有隨便洗洗,我這么些年能從一個小山村的理發妹走到城市里,在市區開連鎖理發店靠的就是過硬的技術和良好的口碑,回頭客越來越多,生意才能越做越好。”老板娘輕輕揉搓著林笑笑的頭發,嫻熟的技藝讓林笑笑的疲勞緩解了許多。
“笑笑,今天讓你見笑了。沒嚇著你吧?”
“怎么會,你別這么說,你回去問問你弟弟是不是存在什么誤會。”
“我其實也找不到他,他已經一個星期沒來上班了,電話也打不通,我回去問問我叔叔。”
“為什么問你叔叔?”林笑笑心想就算弟弟不知道哪里去了,不應該回去問自己父親嗎?
老板娘見林笑笑疑惑的眼神,便打開了話匣子。
原來這個郭子峰不是老板娘的親弟弟,而是她親叔叔的兒子。當初老板娘爺爺那一輩由于家庭困難,就將她的叔叔從小過繼給別人家,對此老板娘的父親很內疚,認為作為家里的老大要彌補她叔叔受的苦。于是老板娘一家不僅從生活上、金錢上不遺余力的幫助叔叔家。這個弟弟從小的一切費用都是自己家里給,后來老板娘的父母因為生病相繼去世,老板娘父親臨終前囑咐一定要照顧好郭家的子孫。
“那個時候我在鎮上做理發生意,你也知道鄉下哪有什么生意好做,大家錢都少,剃一個頭就幾塊錢。因為當地有剃“過年頭”的風俗,所以到了年前鄉親們才會請剃頭匠認認真真的剃一個‘過年頭’。為了能賺到這些錢,我往往在大年三十前幾天便奔波在各個鄉鎮之間,一塊一塊地賺這些‘過年頭’的錢。我記得有一次剃頭晚了,大半夜我一個人回到理發店,沒有年夜飯,沒有熱炕頭,只有早上出門吃剩下的一個半饅頭和一碗冷粥,我當時又冷又餓,拿著保溫瓶里的開水對著饅頭和粥攪合攪合一通喝下去,一個人過了一個這樣的年。”
說到這,老板娘手勢又慢了起來,也許回憶讓她心累了吧。
后來老板娘將美發店開到城市之后,也將鄉下的弟弟一起帶過來,教他手藝,給他股份,全身心的擔負起了照顧弟弟的責任,甚至在前年生意好起來時幫她弟弟付了房子的首付。她想著郭家的男兒總要早些結婚再續郭家血脈,在城市里買了房子,鄉下男孩也就好找媳婦了,而老板娘依舊住在店里。本以為一切都會變好,弟弟能安安心心上班、娶媳婦生孩子,那老板娘也算完成了父親的愿望,這幾年吃得苦也值了。
誰知道自從生意好了起來后,老板娘的弟弟開始動起了歪腦筋。首先他弟弟在收銀上動手腳,調換別人的單子算成自己的業績,或以老板娘弟弟的身份擅自拿貨款采購以次充好,甚至直接購買假貨,導致顧客投訴過多業績下滑。老板娘這些都看在眼里,也多次苦口婆心的教育了她弟弟,可她弟弟依舊干些小偷小摸的事情。為了弟弟的事情,老板娘不僅流失顧客、生意受損,與合作伙伴的關系也越鬧越僵。她不明白自己弟弟為什么要那么多錢,店里生意好的時候,她弟弟的工資加上獎金還有分紅一年近二十萬收益,對于一個沒有家庭小孩的單身人士來說應該是足夠花銷了。直到今天她才知道,原來她弟弟迷上了網絡賭博。
“這兩年因為我弟的原因,原來的股東紛紛退股,為了退股東的股本,我已經將連鎖改成單店,將兩層縮減為一層店鋪,想著只要人在總可以撐下去吧。不怕你笑話,我快三十歲的人了,好不容易談了一個男朋友,本來談婚論嫁了,前年因為要退股東股本,把家里的積蓄都拿了出來,而我和男朋友也就不了了之了。”
“好啦,洗好了,你也別付錢了,和你聊了這么多,我舒心多了,以后這店都不知道還在不在,算我請你的唄。”老板娘仿佛松了一身負擔似的,說完這句話,從她嘴里吐出了一口長氣。
林笑笑一時不知該怎么接話,沒想到平時那么樂觀開朗的一個人,私下有著這么多煩心事,這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各家有各家的酸甜苦辣。
“這怎么行啊,你開門做生意,哪有不收錢的,這樣吧,這次你請我,但是我在你這充卡1000,不管以后你在哪開店,我繼續來好嗎?”林笑笑覺得自己幫不上老板娘的忙,但是這樣的做,希望能給老板娘打個氣、鼓個勁,希望她能度過這個難關,作為老顧客將來也能繼續享受優質的服務。老板娘推辭了很久,最終還是接下了林笑笑的這份錢。“好的,我爭取開一個更大的店,將來你就是我店里最早的VIP。”爽朗的笑聲洋溢從店內飄散出去,與店外閃爍的霓虹燈招牌配合著,給寒冷的冬季帶來一絲熱烈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