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洧一收到主編發(fā)來的任務時,正在整理上一期雜志的讀者來信。郵件里附著一張照片——某棟建筑的回廊設計,木質(zhì)結(jié)構(gòu)與光影交錯,像是被時光浸泡過的舊書頁,泛著溫柔的黃。
「新銳設計師的作品,主題是“舊時光的轉(zhuǎn)角”,主編在郵件里寫道,「采訪提綱你來擬,聯(lián)絡方式在附件。」
她點開文件,看到設計師簡介時,手指懸在鍵盤上幾秒沒動。
謝溱。
七年沒見的名字,就這樣毫無預兆地出現(xiàn)在工作郵件里。林洧一盯著屏幕,想起高中時那個雨天,他借她的傘,還有后來她在圖書館轉(zhuǎn)角看到他挽著別人的畫面。
七年了,她以為這個名字早就被生活沖刷成模糊的符號,可此刻它卻清晰地刺進視線里,像一把突然翻出的舊鑰匙,咔噠一聲,撬開某扇她以為早已鎖死的門。
她深吸一口氣,敲下采訪提綱的標題,決定只把他當成一個普通的受訪者。
她花了三天寫采訪問題,盡量公事公辦——「您的設計靈感來源?」「如何平衡復古與現(xiàn)代感?」「轉(zhuǎn)角與回廊的象征意義?」——每一個字都像是從職業(yè)素養(yǎng)里硬擠出來的,不帶任何私人情緒。
林洧一深吸一口氣,把采訪提綱發(fā)了過去,附注里只寫:「我是《新語》雜志的林洧一,負責此次專訪。」沒有敘舊,沒有寒暄,仿佛他們只是初次合作的陌生人。
---
采訪當天,謝溱比她想象中來得早。
他站在出版社樓下的咖啡廳門口,穿著簡單的深灰色襯衫,袖口微微卷起,手里拿著一本建筑雜志。
林洧一走過去時,他抬頭,目光在她臉上停留了兩秒,然后笑了。
“好久不見。”他說。
“嗯,好久不見。”她點點頭,語氣平靜得像在對待任何一個初次見面的采訪對象。
采訪進行得很順利。
謝溱談起他的設計理念時,語調(diào)沉穩(wěn),偶爾帶點自嘲的笑意。
「其實靈感挺簡單的,」他翻出設計稿,指向那條回廊的弧線,「高中學校有那么個回廊,你記得嗎?就是連接圖書館和教學樓的那條。」
林洧一握筆的手微微一頓。
「記得。」她輕聲說。
“那時候總覺得,那條回廊像是能藏住很多事。”他笑了笑,“所以這次設計,我想讓它更有故事感,像是……把過去的某個瞬間凝固在里面。”
她低頭記錄,沒接話。
采訪結(jié)束時,謝溱合上資料夾,忽然問:“你最近過得怎么樣?”
林洧一收拾錄音筆的動作沒停,她抬頭,語氣輕淡,“我很好,那么你呢?”
窗外陽光斜斜地照進來,落在兩人之間的桌面上,像一條無形的分界線。
林洧一站起身,伸出手:“謝謝你的時間,稿子出來后會發(fā)給你確認。”
謝溱握住她的手,掌心溫熱,卻也只是短暫地一觸即離。
“好。”他說。
走出咖啡廳時,林洧一沒有回頭。
她知道,有些回廊走過了就是走過了,不會再回到同一個轉(zhuǎn)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