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時的梆子剛敲過,慎刑司的銅獸香爐里積了半寸香灰。
我倚在紫檀圈椅里翻看粘桿處的密報,案頭那盞琉璃宮燈將蟒袍上的金線蟠龍映得忽明忽暗。
窗外飄著柳絮般的雪粒子,卻遮不住刑房里滲出的血腥氣。
“王爺,年府那個丫鬟招了。“粘桿處統領阿晉呈上供詞,紙角沾著暗褐色血漬,“華妃娘娘每月初九會派頌芝從角門出宮,用的是內務府采辦胭脂的令牌。“
我蘸著朱砂在供詞上畫了個圈,驚覺這顏色竟與三日前碎玉軒檐下掛著的紅綢燈籠如出一轍。
那日新晉宮嬪入宮,莞常在的綠頭牌卻被蘇培盛“失手“打翻,銅簽子正落在年世蘭的封號上。
“去翊坤宮。“我起身時,玉佩撞在錯金博山爐上,驚得爐中沉香屑紛紛揚揚。
行至隆宗門外,正撞見華妃的儀駕。
八人抬的翟鳳轎輦上金絲帷幔隨風輕晃,頌芝捧著鎏金手爐小跑在前,見到我的儀仗慌忙跪地,轎輦卻未停分毫。
“華妃娘娘萬福。“我立于道中,蟒袍下擺被北風掀起,露出靴筒里半截玄鐵短刃。
轎簾猛地掀起,年世蘭鬢邊的點翠鳳凰步搖劇烈晃動:“本宮當是誰敢攔鳳駕,原是怡親王。“
她護甲叩在轎窗上,翡翠鑲金的甲套在雪地里泛著冷光,“王爺可知驚擾妃嬪鑾駕是何罪過?“
我緩步上前,靴底碾過她轎前新落的積雪:“娘娘可知私調神機營火器入宮是何罪過?“
說著從袖中抖出半枚銅制機括,正是昨夜從年府暗格里搜出的連弩零件。
華妃瞳孔驟縮,護甲生生掰斷了窗欞上的雕花木屑。
頌芝手中的暖爐“哐當“落地,滾燙的銀炭在雪地上滋滋作響。
“王爺說笑了。“她強笑著扶正步搖,“這勞什子本宮見都沒見過。“
我抬手示意阿晉呈上檀木匣,匣中密信上的梅花小楷被雪光照得分明:“娘娘可認得這字跡?上月廿八,您兄長在西山大營試射的新式火銃,圖紙倒是與八貝勒府舊藏有九分相似。“
翊坤宮的銅漏忽然發出沉悶的報時聲,驚得檐下寒鴉撲棱棱飛起。
華妃蔥白的手指死死攥住轎簾,丹蔻竟在黃緞上抓出五道血痕。
“本宮要見皇上!“她聲音尖利如裂帛。
我撫摸著腰間玉佩,忽聽得宮墻外傳來環佩叮當。
六名宮女簇擁著頂青呢小轎逶迤而來,轎簾上繡著“莞“字銀紋,在雪光中若隱若現。
“華妃娘娘金安。“甄嬛下轎行禮時,月白斗篷掃過滿地碎瓊亂玉。她發間只簪了支素銀扁方,耳垂上米珠墜子卻與那日御花園所見珊瑚手釧渾然一色。
年世蘭冷笑一聲:“莞常在倒是會挑時辰請安。“
她示意周寧海按住甄嬛肩膀,“本宮今日便教教你宮里的規矩,跪足兩個時辰再......“
“娘娘且慢。“我截住話頭,從袖中取出明黃卷軸,“皇上口諭,命莞常在未時三刻往養心殿侍墨。“
甄嬛猛然抬頭,眼底閃過一絲驚詫。我知道她認出我了——三日前太液池畔,正是我將那支斷成兩截的碧玉簪交還給她。
簪頭暗藏的麝香丸子,此刻還收在我書房的鎏金匣中。
華妃護甲深深掐入掌心,忽而嬌笑出聲:“既然是皇上召見,本宮自然不敢耽擱。“
她轎簾重重落下時,我瞥見甄嬛袖中露出半截《梅花三弄》的曲譜,邊角處洇著朱砂批注。
申時初刻,養心殿的地龍燒得人脊背發燙。
皇帝將年羹堯的折子摔在案上,和田玉鎮紙應聲裂成兩半:“他要朕給華妃晉貴妃之位?“
我撥弄著琺瑯暖手爐上的鎏金搭扣:“西山大營新到的五千匹戰馬,俱打著陜甘總督的烙印。“爐中銀骨炭噼啪炸響,驚得梁上鸚鵡撲棱翅膀。
皇帝忽然盯著我腰間玉佩:“你這夔龍佩的絡子,倒是與莞常在的香囊配色相似。“
殿外忽然傳來蘇培盛的驚呼:“莞常在暈倒了!“
沖出門時,甄嬛正倒在漢白玉臺階上,月白裙裾染著星點血跡。
我俯身扶她,觸到她袖中藏著的《鄭伯克段于鄢》書頁——這是今晨粘桿處報來莞常在借閱的書目。
“傳溫實初!“皇帝的聲音帶著罕見的慌亂。
我抬頭望見西邊天際陰云密布,想起三日前欽天監的密報:客星犯紫微,主后宮有孕者危。
太醫診斷時,我立在屏風后把玩那枚麝香丸子。
鏤空玉球里暗藏的紅花汁液已凝結成冰,正是華妃慣用的手段。
忽聽得甄嬛虛弱的聲音:“臣妾只是...只是見御花園紅梅開得好,想采些制香......“
皇帝執起她的手:“嬛嬛喜歡紅梅?朕明日就讓人把倚梅園收拾出來。“
我悄然退出殿外,雪地上留著串凌亂腳印。
順著痕跡走到角門,果然在梅樹下挖出個陶罐,里頭是包著牛油的砒霜粉。
罐底印著內務府的標記,卻是半年前的舊款——那時執掌內務府的,還是八福晉的胞弟。
戌時三刻,我踏入壽康宮。太后正對著純元皇后的畫像誦經,香案上供著盤未熟的青梅。
“皇帝要給莞常在遷宮?“她手中佛珠忽然斷裂,檀木珠子滾落滿地,“哀家聽聞碎玉軒的海棠,開得比往年都艷。“
我彎腰拾起佛珠,指腹蹭到香灰下掩著的紙角——是甄嬛入宮前的畫像,眼角特意描了顆淚痣。太后接過佛珠時,腕間伽南香手串碰到銅磬,發出悠長嗡鳴。
“皇額娘可記得,當年四哥府里那株雙色牡丹?“我將畫像輕輕推回香灰之下,“花開并蒂本是吉兆,偏生招來群毒蜂。“
回府路上,阿晉低聲稟報:“八爺府上今日進了三十車黑炭,說是要燒地龍。“
我摩挲著袖中密信,忽見長街盡頭閃過月白裙角。甄嬛抱著鎏金手爐立在影壁前,發間銀蝶簪的須翅沾著新雪。
“王爺安好。“她蹲身行禮時,袖中滑落半截紅梅,“臣妾特來謝王爺今日解圍之恩。“
我望著她宮絳上系著的玉連環,忽然想起純元皇后臨終前攥著的那個——當年是我親手從黃河汛報里拆出來的。
“小主可知這紫禁城的雪為何總化得慢?“我抬腳碾碎地面積雪,露出下面青磚上暗紅的血跡,“康熙四十八年元宵節,八福晉就是在此處......“
甄嬛指尖猛地收緊,梅枝上的冰凌簌簌而落。
遠處傳來打更聲,驚起寒鴉掠過重重宮闕。
她退后時踩到裙裾,我伸手扶住,觸到她腕間跳動的脈搏,竟與翊坤宮更漏聲漸漸重合。
“夜深露重,小主仔細腳下。“我將那支斷簪塞回她掌心,簪頭新嵌的東珠在雪地里泛著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