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夜的招待所房間里,林夏將所有線索鋪滿桌面,試圖梳理出“夜鶯計劃”的真相。父親留學日記里被咖啡漬掩蓋的“活體磁場干擾”,周教授工作日志中缺失的半頁記錄,貝雷帽男人提及的“星象合璧”,以及母親銀鐲內側與敦煌壁畫對應的二十八宿紋路,如同散落的拼圖碎片亟待拼湊。
林夏的目光掃過招待所墻上的《鹿王本生圖》復制品,那是敦煌257窟著名的北魏壁畫,九色鹿救人的故事通過連續的橫卷式構圖展開1。相傳在古印度的恒河岸邊,住著一只美麗的鹿,皮毛花紋燦爛,能變換九種顏色,姿態健美,動人心魄。一天,九色鹿在恒河里奮力救起一個失足溺水者,當溺水者要報答它時,九色鹿只是要求他保守見過自己這個秘密來作為回報。溺水者滿口答應,謝恩而去。
然而,這個國家的王后做了一個夢,夢到了美麗的九色鹿,想要用它的皮毛來做衣裳。在王后一再的懇求下,國王愛妻心切,最終答應了并以重金昭告天下懸賞九色鹿。重金誘惑之下,那個溺水者向國王透露了秘密,并給國王和他的軍隊帶路去獵殺九色鹿。九色鹿雖有好友烏鴉的報信,最終還是沒有來得及避開。
國王帶著大批軍隊來到了恒河岸邊,熟睡中的九色鹿驚醒后,發現自己被軍隊團團包圍。它看到之前的落水人仿佛一切都明白了。便昂首挺胸地站在國王面前,講述了他舍身救人的過程。國王聽后非常感動,下令不許任何人傷害九色鹿,而那個落水人因違背誓言,全身長滿毒瘡,痛苦而死。
林夏突然想起父親日記里反復出現的“夜鶯計劃”與這些古老壁畫似乎產生了隱秘聯系。1989年巴黎美院的筆記中,父親曾用紅筆圈出達芬奇手稿中的“靈魂容器”理論——文藝復興時期的神秘學派認為,通過特定的幾何結構與星象軌跡,可將人的意識封存于藝術作品中。這讓她聯想到莫高窟285窟西魏壁畫里的伏羲女媧圖,那些纏繞的星象圖與日月符號,不正暗合了這種神秘主義的理念?
敲門聲突然響起。林夏攥緊裁紙刀,透過貓眼看到走廊里站著的旗袍女子——正是鐘樓里懷抱鏡面琵琶的神秘人。對方摘下寬檐帽,露出鬢角處與貝雷帽男人相似的夜鶯紋身,卻開口道:“我是來幫你的。”她遞過一個牛皮紙袋,封口火漆印著半朵玫瑰,“這是1997年‘夜鶯計劃’的實驗報告副本,你父親是主要執行者之一。”
報告內頁的字跡因年代久遠而暈染,林夏的手指在“活體獻祭可行性分析”標題上停頓。實驗數據顯示,敦煌壁畫中使用的特殊礦物顏料含有微量磁性物質,與人體生物電產生共振時,可形成穩定的磁場。她突然想起329窟的《藥師經變》壁畫,那些絢麗的石青、石綠顏色,在千年時光中依然鮮艷奪目,是否也暗藏著這種神秘力量?而報告中提到的“銀鐲共振頻率”,與220窟唐代壁畫中飛天所持的銀質法器,在造型與功能上竟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你哥哥為什么要這么做?”林夏抬頭時,發現女子正在端詳墻上的敦煌壁畫復制品,指尖無意識劃過飛天飄帶的紋路。“為了完成‘星象合璧’。”女子轉過身,旗袍盤扣上的銀質夜鶯徽章泛著冷光,“1989年在盧浮宮,他偶然發現達芬奇手稿中的星象圖,竟與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布局暗合。他們相信,當巴黎子午線與敦煌星軌在冬至日重合,就能創造出跨越時空的藝術容器。”說著,她指向一幅《反彈琵琶伎樂天》的復制品,“就像112窟中這幅中唐壁畫,看似是藝術創作,實則暗藏著古代星象密碼。”
林夏突然想起藍皮筆記本里被刮去的半頁記錄。她沖向行李箱,取出在周教授書房發現的密文殘片,與實驗報告中的公式對照。當她將維熱納爾密碼本的密鑰替換為“夜鶯”,那些亂碼瞬間轉化為坐標——指向敦煌市研究院地下倉庫。“周教授知道這個地點,他應該已經到了。”女子看著破譯的結果,眉頭微蹙,“但他現在恐怕自身難保。”
窗外的月光突然被云層遮蔽。林夏的手機在此時震動,周教授發來一條僅含數字的短信:7-13-21。她立即對照密碼本,翻譯出的文字令她渾身發冷:“他們要啟動最終儀式,別相信任何人。”而當她試圖回撥時,電話那頭傳來忙音。她的目光落在《都督夫人禮佛圖》的照片上,這幅130窟的盛唐壁畫,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供養人的形象,此刻卻讓她聯想到報告中提到的“理想祭品”特征——那些被精心繪制的貴族,是否也曾是某種儀式的一部分?
“我們得立刻去研究院。”女子抓起桌上的銀鐲,“這個能干擾磁場共振。1997年你母親就是用它破壞了第一次實驗,才招來殺身之禍。”她的聲音突然哽咽,“其實她也是守夜人組織的成員,為了保護你......”
話未說完,窗外傳來刺耳的剎車聲。林夏掀開窗簾,看見貝雷帽男人帶著數名黑衣人沖進招待所。女子迅速拉滅電燈,黑暗中,林夏摸到對方塞來的微型錄音筆,里面已錄好關鍵證據。“從后窗走,我拖住他們。”女子將她推向窗臺,“記住,敦煌研究院的通風管道通向地下倉庫,密碼是你父親生日......”
當林夏翻出窗外時,身后傳來激烈的打斗聲。她貼著潮濕的巖壁狂奔,月光在戈壁上投下她急促的身影。遠處敦煌研究院的輪廓逐漸清晰,而腕間的銀鐲突然發燙——這是接近危險的預警。她握緊錄音筆,在心中默念父親的生日,目光卻不由自主地望向莫高窟方向,那里的428窟北周壁畫《薩埵太子舍身飼虎》的故事,此刻仿佛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犧牲。而她不知道,等待她的,是周教授留下的關鍵線索,還是守夜人組織設下的致命陷阱,又或者,是敦煌壁畫中隱藏千年的終極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