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的宋月微半點不知道趙氏和李氏的謀劃,回了院子之后就歇下來。這是她新養成的習慣——睡回籠覺。沒辦法,誰叫她天天都要起那么早呢。
兩天后的中午,宋月微在用中飯。
現在已經入秋了,天氣逐漸涼下來,宋月微的胃口也大了許多。足足用了兩碗蟹粉金粟飯,又吃了三塊金菊羊肉餅,直吃得肚子發撐才住了嘴。
吃完飯,主仆三人照例在院子里散步。
“格格,今兒的羊肉簽實在是太好吃了,我從沒吃過那么好吃的羊肉。”
“我也是,都吃撐了。”
辛夷和杜若一邊說一邊揉著肚子。
大廚房今日宰了兩只羊,準備要做五六種吃食。午膳時做好了兩樣,一道羊肉簽,一道羊肉餅,羊肉簽干香滋味足,又香又辣。羊肉餅外脆里軟,汁水豐沛。
“今天的羊肉確實好吃,量又足,我也吃撐了,再這樣吃下去,只怕往年的冬衣都要穿不上了。”
“格格就是太瘦了,該多吃些才好。”杜若認真說道。
“哈哈哈,杜若這話我愛聽,不過還是得多動動才好。走,咱們再逛兩圈,好好消消食。”
宋月微左手挽著辛夷,右手挽著杜若,大步往前走。走到院門口,卻聽到外邊傳來說話的聲音。聽著還怪熱鬧的。宋月微住的院子很偏,平常少有人過來這邊。
“外面這是怎么了?這么熱鬧。”
“格格,要不然咱們出去瞧瞧。”辛夷提議道。
三人開了門出去,原來是下人們在搬東西。一見宋月微出來,個個開始行禮道:“見過格格。”
“快起來吧,你們這是在做什么?”
“回格格的話,福晉說明日就要有新人入府了,叫我們將這邊的兩個院子收拾一下,給新主子們住。”
“只有兩個人嗎?”
“不止,好像還有一個,不過是住原本孫氏的院子,所以不用如何整理。”
“好,我知道了,你們去忙吧。”
問清楚了,主仆三人便回去了,依然是在院子里散步。
“終于要來了,或許明天一早就能見到了,也不知會是些什么樣的人。”宋月微說道。
“什么樣的人都好,只別像李格格一般胡攪蠻纏的便好。不過奴才倒是發現李格格這一兩天來似乎不像往日那樣了,整個人好像平和了許多。她是不是想通了,不再針對咱們格格了?”李格格的變化太明顯,就連辛夷都發現了。
“但愿她真能想通吧,別是在憋什么壞。”宋月微接話道,據她觀察,李氏是一個很偏執的人,這種人的恨意會輕易消彌嗎,宋月微不信。
只愿李氏能拎清楚些,要是膽敢對她下手,宋月微可不是吃素的。心念轉過,宋月微面上卻不露痕跡,淡淡笑著,又換了個輕松的話題。
逛了幾圈,宋月微便回了書房,書房是她新辟的。原本是一個放雜物的小間,但是采光很好,便收拾出來充作書房了。
宋月微靠墻放了個大架子,架子不是正經的書架,做的很粗樸,但是宋月微卻很喜歡,覺得格外有野趣。架子上放著各種東西,除了話本而外,還有幾個刺繡簍子,幾卷畫,三四個瓷瓶,東西有些雜,擺起來卻也和諧。
為了配這個大架子,宋月微又搬了套桌椅過來,桌椅又大又沉,椅子能坐下兩個宋月微。這套桌椅也是閑置著的,做的很簡單,沒有任何雕飾,放在庫房里積了一層厚厚的灰。
一個書架,一套桌椅,宋月微的書房就算布置好了,雖然簡陋,但是宋月微很喜歡,天天泡在這里練字刺繡。
如今她也搜羅不到什么好看的話本了,市面上合她口味的話本很少,斷了書之后宋月微甚至想過自己寫話本,可是看書和寫書實在大為不同,最后她還是放棄了。
不過,說是放棄,倒也沒全部放棄。她不寫自己看的話本了,卻開始給弘明寫故事。宋月微將自己還記得的,曾經聽過看過適合給小孩子將的故事寫下來,準備做成個小集子以后用來同弘明一起看。
一天寫一個半個的,日積月累,現在已經寫了七八個故事了。古今中外的故事都有,宋月微稍加改編,就變成了適合清朝小朋友們閱讀的故事。
弘明是宋氏的兒子,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宋月微只會有這么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她以后閑逸養老生活的保障了,所以在宋月微這里,搞好母子關系比搞好夫妻關系來得重要多了。
不過宋月微之所以對弘明這么上心,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弘明本來就很討人喜歡。照顧孩子的事有專人負責,宋月微完全就是個甩手掌柜,只需要逗逗孩子開心就好,不需要親力親為。
弘明又是個乖小孩,很少哭鬧,長得又可愛,宋月微自然就難免對他生出些許母愛。
宋月微穿越之前一直都是單身狀態,她對組建家庭沒有半點興趣,至于生小孩,更是從來都沒有想過。
一朝穿越,雖然這具身體剛剛生了個孩子,但她也不可能一夕之間就生出無限母性來,將一個陌生小孩當做自己的親人。
所以經過一兩個月的相處,她才開始逐漸接受了自己的這個便宜兒子。當然,這母子之情要說多親厚也是沒有的,現在弘明在宋月微心里還沒有杜若和辛夷來的重要。
誠然她以后是要依靠弘明養老的,可是以后的事誰能說得準呢。萬一弘明靠不住,萬一……
反正變數太大了,不過宋月微也懶得去想那么多。
她穿的是清朝,這個離現代最近的朝代,但是宋月微對清史的了解就局限于知道胤禛會當皇帝,他兒子弘歷也會當皇帝,然后就沒了。她不清楚胤禛有幾個兒子,也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時候能夠上位。
清穿的小說宋月微看過不少,可是她頂多記一下男女主的故事,至于什么背景設定之類的,說實話,太雜了!一千個作者就有一千個胤禛和女主以及一千個故事,可不可信不說,關鍵宋月微也記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