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自此以來,便每月去青蓮道觀后山。
林昭本以為靜玄師太的考驗是什么很難的闖關之類的,沒想到每次去后山,靜玄師太只是指點下她的修為,便放她出去了,好似她口中的考驗并不存在,她雖心有疑問,但也照做不誤。
靜玄師太眼下已經煉氣八層,只是她已經一百多歲,估計此生都再無進階的可能,只是指點林昭還是綽綽有余的,靜玄師太的資質不好,只是五靈根,可她對功法的理解卻讓林昭十分敬佩。
在她的指點下,林昭自修仙以來的積累的問題一掃而空,進步飛速,自去后山一年以來,竟然已經到了煉氣三層。
因著修行的緣故,林昭只要有空,便往道觀跑,連祝嬤嬤都說,她怕是要出家修道了。
林昭對此不置可否,靜玄師太為人嚴厲,林昭對她敬重有加,但卻沒有太過親近,不過她與青蓮道觀其他弟子的關系倒越來越好,青蓮道觀的上上下下也被她混了個遍。
這日,林昭因有修煉問題請教師太,便趁著休沐來到了道觀后山。
她剛到后山,便有一位身著道袍的圓臉小弟子打招呼道:“林師姐,早上好?!?/p>
跟她打招呼的這位弟子名朱玄境,今年十歲,是靜玄師太的二弟子,他雖然年紀尚小,但行事十分穩重,他是靜玄師太撿來的棄嬰,因著男弟子稀少,他脾氣又溫和,因此在道觀中人緣極好。
道觀里除了各位掌事,還有一干弟子,弟子分為普通弟子和精英弟子,普通弟子無師承,精英弟子則是各位掌事的徒弟。不過不管是精英弟子還是普通弟子,這些弟子間都以師兄弟或師姐妹相稱。
因著林昭最近得到靜玄師太指點的原因,這些弟子便喊她師姐,靜玄師太對此默認了。
靜玄師太一共收了兩名弟子,除了朱玄境,還有一位女弟子顏向清,便是那位林昭初見靜玄師太時與靜玄師太起爭執的女弟子。
林昭穿過后山一片郁郁蔥蔥的竹林,來到一處環境清幽的小院。
這小院名為清修閣,靜玄師太若無問診,便時常待在這理。
林昭進了清修閣正房,卻見一向勤奮的靜玄師太竟然不在修煉,而是盯著手上的帖子發呆,神態不如往常的凌厲,反而稍顯落寞。
再看那帖子寫著“魯國公府”,林昭便明了了緣由,原來是顏向清,顏師姐。
與其他大多被遺棄的弟子不同,這顏師姐是有母家的,且出身富貴,便出自這帖子上提到的魯國公府,因著出生時身體虛弱的原因,自小便跟靜玄一起修道。
這位顏師姐與眾弟子還有一個不同之處,道觀除了靜玄師太,便沒有人有靈根了,便是朱玄境也是一樣,只是這位顏師姐,卻是有靈根的,且是三靈根,眼下已經煉氣五層了。
修仙界向來以靈根的多寡來判斷修仙資質的優劣,最常見的靈根便是四靈根五靈根。
五靈根除了特殊靈根如混元靈根外,普通五靈根者若靜玄師太,若無特殊的機遇或者修行資源的堆砌,這輩子難入筑基。
便是對于三靈根四靈根,筑基也是艱難的門檻,林昭若不是中正體質,得以修行太和養真訣,恐怕她也只到筑基便到頭了,四靈根走到結丹的也有,只是極少,元嬰更沒聽說過,估計已是極限了。
但三靈根卻不同,三靈根便是入大宗門的門檻,結丹亦有可能,甚至有少數修行者可至元嬰。
此處為俗世,有靈根者萬中無一,且多是四靈根,五靈根,更別說三靈根了,因此顏師姐的資質在俗世稱得上一句天才。
因有靈根的緣故,靜玄師太對她要求甚嚴,顏師姐小的時候倒聰慧伶俐,也十分勤勉,只是漸漸長大,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便逐漸變得不大一樣。
青蓮道觀的香火十分旺盛,京城的富貴人家也會時常來道觀上香,魯國公府自然也一樣,魯國公府的顏老太太每隔三月就會過來道觀上香,每次上香必來探望顏師姐,因此顏師姐基本上是在魯國公府和道觀的共同撫育下長大的。
因著顏老太太常年身居高位,自然心情舒暢,不免的有些溺愛小輩。
對于顏師姐這個自小離家苦修的小輩,老太太頗為憐惜和心疼,魯國公府其他的小姐個個穿金戴銀,珠光寶氣,顏師姐卻衣著素凈,生活儉樸,處處受到戒規嚴律,老太太不免的心發牢騷。
顏師姐耳濡目染之下,對道觀也有了幾分不滿,再加上靜玄師太向來嚴厲,顏師姐便漸漸向往俗世富貴的生活。
上次靜玄師太和顏師姐起爭執的事情,便是因為魯國公府的姐妹嫁了公侯,顏師姐便要嫁給她口中的蕭郎,異姓王府秦王府的世子。
靜玄師太自然是不同意,只是魯國公府卻對這份姻緣自是樂見其成,他們是凡人,不懂的修仙的事情,但他們卻知道顏師姐嫁到秦王府對國公府有好處。
有了魯國公府的支持,顏師姐便和靜玄師太決裂了。
眼下已經過去一年多,顏師姐最近便要成親了,魯國公府便派人送了帖子來,便是此時靜玄師太手上這帖子。
看靜玄師太如此落寞,林昭也沒像往常一樣嚴肅,反而勸道,“師太何不同意此事?”
在林昭看來,這完全是魯國公府對顏師姐的愛而不教導致的。
顏師姐小的時候還沒有形成對事情的認知,很多事情需要人去引導她懂得對錯是非,特別是仙凡有別,很多觀念有根本上的差異。就拿規矩一詞來說吧,無規矩不成方圓,俗世更加講究尊卑,出身,修仙界的人卻完全不看重,俗世更加喜歡表面和氣,你好我好大家好,但修仙界的人更為自我,為人更加自由灑脫,更加講究獨立獨處,畢竟動不動閉關幾十年,修行路上也注定是一個人,不管是道侶還是子女,都很少能一起走到最后。俗世更加喜歡教人做事,喜歡管教別人,修仙界卻不喜約束,強調不干涉別人的因果。
因此,顏師姐只靜玄師太教養還好,便是循著戒規修行,努力大道,但是顏家卻不同了,顏家是貴族,但畢竟在俗世生活,一些觀念可能與修仙界的理念完全相悖,顏師姐這般做也就不奇怪了。
只是畢竟魯國公府是顏師姐的母家,他們要表達對小輩的關愛,靜玄師太也不好約束,只能多加教導顏師姐遠離俗世,專注修行。
但顯然毫無作用。
只是林昭卻覺得,靜玄師太此時約束的越狠,顏向清就越朝著對立的方向而去,反而放手,還有一絲機會。況且,旁人便是再可惜,也沒有權利決定顏師姐的人生,畢竟是她的人生,硬要插手的話,迎來的也只會是反抗。
“她若是無靈根,這樣做也未嘗不好,只是就這樣放棄道途太過可惜了些。”靜玄師太嘆息道。
林昭聽到這里,便沉默了,不敢再勸,畢竟要是顏師姐真的沒有回頭,到時候靜玄師太追究起來,說她毀人前程,林昭卻負不起這個責任。
修行最好是不染俗事,不沾因果,因此得成大道,普通人家的孩子自小勞作吃苦,也沒有那么多誘惑,修行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件美差。
只是出身富貴的孩子,卻由于父母在俗世是既得利益者,很難不把自己的觀念灌輸于孩子,有礙成就大道,只是想到顏師姐的資質,林昭不免暗道一聲,可惜。
難怪,修仙界的人修仙自小便要離家去宗門,原是這么個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