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下午還有課,剛走到學校旁邊就發現有那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情況,到辦公室的時候就聽到其他老師議論紛紛。
“沒什么大事兒,好像是家長給學校鬧呢。”
“這叫沒什么大事兒呀。”
“鬧的原因唄,鬧的原因好像是因為林校長”
“林校長怎么了?”
“我當初上課的時候都是沖著林校長去的,想著讓林校長當班主任,然后帶著他們孩子一塊兒往好的地方走呢,結果現在都當校長了,然后工作比較忙,想著把這班推了呢,那人家家長能愿意呀?”
“那倒也是。”
“我可不就是嘛,當初去班兒里邊兒的時候就沖著你來的,結果你當上官兒了,然后不想管學生了,人家能樂意嗎?所以就來找學校來了。”
“怎么著也得把這學期給上完了。給家長一個交代才行。”
“我還以為是什么大事兒呢。”
“大事兒大事兒都藏著掖著,能讓你知道。”
“看你這話說的。”
“你還真別說,那時候這話是真的。前一段時間咱們學校不知道都打了多少架了。咱們這邊兒是一點兒音兒都沒有。”
“打架這還不正常,這幾千人呀,五六千人,平常時間沒個架打,那倒不正常了。”
“還說呢我聽說之前的時候有個老師好像因為打架的問題還是怎么樣的收人家學生的錢。結果學生畢業了以后,然后找他去了。”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事兒結束了,給人家錢的時候求人辦事兒呢,然后人家幫他辦了,結果畢了業了,告到教育局去了,想讓把錢退回去的。”
“這事兒也能有。”
“怎么就不能有了?電話都打到學校來了。”
“那最后退了沒有?”
“當然得退了,不退能行嗎?”
“我也聽說了個事兒啊。好像聽說老師上課的時候要獎勵學生,結果沒獎勵那個學生,那個學生拿水潑到老師身上去了。”
“還有這事兒呢。”
“可不就是如果這個老師處理方法有點過激了,直接把這個學生給拽出去了。好像最后聽說想要把這個學生扔出去呢。”
“這這不太好說。”
“當然不太好說了,過程不太清楚,但結果很明顯。”
“最后會怎么處理?”
“不知道,好像現在已經被拘留了。”
“現在的老師這活兒沒法兒干。”
“那你說怎么辦吧?就像這個學生他肯定調皮了。”
“按照咱們的理解,你覺得該怎么辦?正常情況下的話,咱們肯定要第一個處理,就是現場吵的不行了,那當然是要處罰,處罰的不行了實在怎么樣了才會出現?動手的一種現象。但你看這種情況不太好說。”
“作為一個老師來說,正常的思路是這個樣子。”
“對呀,剛開始的時候你有一些紀律上的問題,那老師肯定是吵你那吵你不管用了,或者是起了沖突了,然后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激烈的一個狀況,兩個人都情緒沖動了,才會有最終的結果。按照輿論的說法,一個成年人不能有情緒沖動的現象,如果有情緒沖動的現象的話,就應該承擔相應的后果。”
“可是老師應該站到什么角度去,就像這種情況,這個老師肯定想管學生,而且管不住的。他想要管學生想要讓這個整個課堂紀律比較好一些,才會想要想方設法的去約束那些紀律不太好的學生。因為只有約束了紀律不太好的學生,才能讓整個課堂的氛圍比較好,才能讓其他想要學習的學生學到該學的東西。”
“可是家長不那么認為呀,家長會覺得老師在課堂上做的這些動作,會危害到學生的相關權益,比如說學生的心理,比如說他們的孩子在學校受了欺負什么的。”
“當然我們不排除有這樣的老師存在,比如說他們為了顯示老師的權威,各種各樣的為難學生或者是什么的。但是所有的老師都是以教課為主,如果不是學生違反了紀律,他們不會惡意的懲罰學生。”
“所有的圈子都有害群之馬,不能因為一個害群之馬把老師手里的教鞭給取下。”
“過分的約束教師會導致學生惡意的猖狂。你看現在的課堂,學生上課的時候肆無忌憚,想說說想鬧鬧,還有約束他們的方法沒有了?”
“課堂上的學生紀律必須保證,必須有約束學生。遵守紀律的一個方法,才能夠保證課堂的有秩序性。否則這個課堂就不算是課堂,到時候老師講授的內容,想要學的學生根本就學不進去,只有老師自己一個人在說一家的話,講課跟不講課沒什么區別,成績下降是必然的。”
“而且有的時候對于人來說方法有很多。誰都不敢保證在沒有教鞭的情況下想要懲罰學生,還會用到什么方法”
“還有前幾天拿戒尺打學生的那個老師。現在人家不管了。”
“那你還咋管哪些是大學生作為正常的一個懲罰途徑,只要學生能承受,就沒什么大問題,關鍵是人家學生不成熟,家長不樂意。那你就別管了唄。”
“就是管到最后全是老師的問題。”
“不管怎么說,教師是具有權威性的,當你站到一個權威性的位置上的時候,難免不了有人會質疑你的權威。”
“而且當一個人手中擁有權威的時候也難免不了,他會胡亂使用權威。這就導致避免不了有一些負面的影響,但這些人確確實實存在我們不能否認的。”
“所以我們必須給這個權威施加上一定的約束,有了這些約束才能讓其中的某一部分人在對弱勢群體施加傷害的時候有一些顧慮。但是權威必須要有,畢竟弱勢群體當中也有一些害群之馬,我們的本意是想要保護弱勢群體,卻不能因為保護弱勢群體最后導致弱勢群體當中的強勢份子迫害到弱勢群體,增加弱勢群體受傷害的可能性。”
“不管怎么說,學生擾亂課堂是真實存在的,老師手中喪失了教鞭,約束不了課堂也是真實存在的。接下來教育處的學生會是什么樣子?誰都不敢保證。”
小可聽著周圍的人亂七八糟的說著,不知道是什么的話,自己聽的迷迷糊糊,一愣一愣的,搞不清楚。到底跟什么有關系?但只知道這些話應該跟教育有關,跟老師有關,跟學生有關,跟學校有關。好像跟自己沒什么關系。
最好自己能夠像那個扔掉教鞭的老師一樣,認認真真的教自己的課,把自己的課磨練的無可挑剔,至于學生的成績可能就像他們說的一樣吧。不要過分的去約束學生,讓學生自由的發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