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潯和蘇婉兒擊退黑蓮教眾人后,小船在鄱陽湖的湖面上輕輕搖曳。
月光如水,灑在他們疲憊卻又帶著堅毅神情的臉上。
蘇婉兒看著林潯身上深淺不一的傷口,眼中滿是心疼:“林公子,你傷勢嚴重,我們得趕緊回小漁村找大夫。”
林潯微微點頭,強忍著傷口的疼痛,拿起船槳,與蘇婉兒一同向小漁村劃去。
歸途中,湖面恢復了平靜,只有船槳劃動水面發出的輕柔聲響。
林潯打破沉默:“蘇姑娘,此次雖然擊退了黑蓮教,但他們必定還會再來,我們要盡快想出應對之策。”
蘇婉兒沉思片刻,說道:“我們有了紫金貝,還需找到其他儀式材料,完成加固廬山封印的儀式。或許可以回到九江城,尋求更多人的幫助。”
林潯一邊劃槳,一邊說道:“嗯,九江城藏龍臥虎,還有白鹿洞書院的夫子們,他們或許能給我們提供一些思路。而且,我也擔心黑蓮教在我們離開后對九江城不利。”
想到九江城可能面臨的危機,林潯加快了劃槳的速度。
隨著小船漸漸靠近小漁村,岸邊亮起的點點燈火仿佛溫暖的召喚。
回到小漁村,村民們看到他們受傷歸來,紛紛圍了過來。村長關切地詢問情況,林潯簡單講述了在湖中心的遭遇。
村長聽后,眉頭緊鎖:“黑蓮教如此猖獗,看來九江城的危機迫在眉睫。”
在村民的幫助下,林潯和蘇婉兒被帶到一間屋子里休息,村里的大夫趕忙過來為他們處理傷口。
大夫一邊為林潯包扎,一邊說道:“你們這傷得可不輕啊,好在沒有傷到要害。接下來可得好好養著。”蘇婉兒在一旁細心地照顧著林潯,眼神中滿是關切。
經過大夫的治療,林潯的傷勢穩定了下來。
夜晚,小漁村格外寧靜,林潯和蘇婉兒卻難以入眠。他們坐在窗前,望著夜空,商討著接下來的計劃。
蘇婉兒說:“林公子,我在杏林文化的研究中發現,有些古籍記載了特殊的草藥組合,或許能增強我們的力量,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我們回九江城后,可以去醫館仔細查閱。”林潯點頭贊同:“蘇姑娘所言極是,而且九江城的非遺文化中,說不定也有能助力我們的東西。
比如一些古老的技藝,可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力量。”
他們想起在小漁村看到的竹編技藝,那些精美的竹編不僅是藝術品,在村民的講述中,似乎還蘊含著某種守護的寓意。
林潯說道:“或許我們可以找竹編藝人制作一些特殊的竹編器具,說不定在關鍵時刻能發揮作用。”
兩人越聊越深入,不知不覺,天邊泛起了魚肚白。
清晨的陽光灑在小漁村,給這個寧靜的地方帶來了新的生機。林潯和蘇婉兒告別小漁村的村民,踏上了返回九江城的路途。
一路上,他們路過九江的田野和村莊,看到農民們在田間勞作,孩子們在路邊嬉笑玩耍。
林潯不禁感慨:“這就是我們要守護的九江,如此美好的地方,絕不能讓黑蓮教的陰謀得逞。”
蘇婉兒堅定地說:“是啊,為了九江的百姓,我們一定要成功。”
回到九江城,熟悉的街道和熱鬧的集市映入眼簾。
然而,林潯和蘇婉兒卻敏銳地察覺到,城中似乎彌漫著一股異樣的氣氛。人們的臉上少了往日的笑容,行色匆匆,仿佛在刻意回避著什么。
林潯和蘇婉兒來到蘇記醫館,醫館的伙計們看到他們回來,紛紛圍了上來。
伙計焦急地說:“小姐,林公子,你們可算回來了。自從你們走后,城中就出現了一些奇怪的人,四處打聽你們的消息,還時不時有百姓莫名其妙地失蹤。”
林潯和蘇婉兒對視一眼,心中一沉,他們知道,這一定是黑蓮教在暗中搞鬼。
蘇婉兒說道:“看來黑蓮教已經開始在城中行動了,我們得盡快找到幫手,阻止他們。”
林潯點頭:“先去白鹿洞書院找老夫子,看看他有沒有什么線索。”于是,兩人馬不停蹄地趕往白鹿洞書院。
來到書院,他們徑直找到之前幫助過他們的老夫子。
老夫子看到他們,臉色凝重:“你們回來得正好,最近書院也察覺到了異樣。
有一些神秘人在書院附近徘徊,似乎在尋找什么。我想,這與黑蓮教脫不了干系。”
林潯將在鄱陽湖的經歷以及紫金貝的事情告訴了老夫子。
老夫子聽后,沉思良久:“紫金貝是關鍵,但僅靠這個還不夠。我記得書院的古籍中記載了一種與廬山封印相關的陣法,或許可以借助這個陣法來加固封印。只是,啟動陣法需要特殊的信物。”
老夫子帶著林潯和蘇婉兒來到藏書閣的一個隱秘角落,從書架上取出一本落滿灰塵的古籍。
他小心翼翼地翻開,指著其中一頁說道:“你們看,這上面記載的信物名為‘廬山令’,據說由上古仙人所制,蘊含著強大的力量。只是,多年來無人知曉‘廬山令’的下落。”
林潯和蘇婉兒看著古籍上的記載,心中既充滿了希望,又有些擔憂。
尋找“廬山令”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而且黑蓮教在城中的行動越發猖獗,時間緊迫,他們必須爭分奪秒。
離開書院時,天色已晚。九江城的夜晚燈火通明,但林潯和蘇婉兒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們深知,一場更為嚴峻的考驗即將來臨,而尋找“廬山令”則是解開這場危機的關鍵。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刻,他們彼此相依,堅定著守護九江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