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鄉路彎彎心燈長明

11、父務年味

在那些忙碌又充滿期待的年關日子里,父親平日總是奔波在外,難得閑暇。一旦有了空閑,他偶爾也會幫著燒燒火,可這樣的時刻實在少之又少。不過,家中的庭院與胡同,卻是父親負責的“領地”。每至年前,他便會領著兩個弟弟,開啟一場清掃的勞作。

父親肩上扛著新砍的竹掃帚,竹枝上還掛著未褪盡的青葉。按照老規矩,他特意在黎明前用芝麻秸蘸著清水灑掃庭院——這是祖輩傳下的“接年根“習俗,說是能把晦氣順著水沖走。兩個弟弟舉著紅紙包的芝麻秸,有模有樣地跟在父親身后,在青石板上畫出蜿蜒的水痕

父子三人先是提來一桶桶清水,均勻地潑灑在地面上。冬日的塵土遇水沉降,使得清掃時少了飛揚的煩惱。隨后,父親手持掃帚,帶著弟弟們,仔細清掃著每一個角落,從庭院的磚石縫隙,到胡同的邊角旮旯,無不被打掃得一塵不染。父親還會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仔細查看,尋找那些平日里被忽略的老鼠洞。一旦發現,他便會找來磚石、泥土,將洞口堵得嚴嚴實實。同時,在洞口附近以及老鼠可能出沒的路徑上,撒上老鼠藥,確保家中免受鼠患侵擾。一番勞作之后,家里家外煥然一新,呈現出一派干凈整潔、欣欣向榮的景象,仿佛在為新年的到來做好最周全的準備。

煮年肉與燉魚這兩項“大工程”,向來是父親的拿手好戲。在父親眼中,母親做的這兩道菜總差了些滋味,而我們也確實覺得,父親在這方面有著獨特的廚藝。在我們村那個年代,一到過年,燉鲅魚幾乎成了家家戶戶的“標配”。那時,鲅魚在市場上最為常見,農村集市上,很難見到其他魚類的身影。即便偶爾有別的魚,價格也遠高于鲅魚,而且父親和鄉親們大多只擅長烹制鲅魚。雖說家家戶戶都會做鲅魚,但味道卻各有千秋。而父親燉的鲅魚,堪稱一絕。新出鍋的魚,香氣四溢,不僅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父親還會先挑出兩條,趁熱給爺爺家送去。爺爺嘗后,也不禁夸贊,直言父親燉的魚比奶奶做的好吃許多。

燉魚可是個技術活,調料的配比與火候的掌控至關重要。在這方面,我有幸得到了父親的真傳。通常,下午四點多,父親便會在院子里靠近豬圈的地方開始收拾魚。我總會蹲在一旁,滿心好奇地看著,若是父親需要端水之類的,我也能趕緊上前幫忙。父親先將鲅魚一條條從水桶中撈出,在清水中仔細沖洗,去除表面的雜質。接著,他拿起菜刀,熟練地給魚開膛破肚。此時,我便會迅速端來掏灰的鐵簸箕,接住魚肚子里掏出的內臟,這些可是家里狗狗的“美味佳肴”。父親格外小心地將魚肚子里的東西掏干凈,尤其是魚膽,絕不能弄破,否則魚就會發苦。隨后,他又精準地去除魚腮,將一條條魚都處理完畢。緊接著,再次把魚的內外沖洗兩遍,至此,魚的前期準備工作才算完成。

與此同時,外間屋的爐子早已生好(燒的是煤火)。用來燉魚的是一口專門架在爐子上的鐵鍋。鐵鍋架在爐子上,不一會兒便燒熱了。父親往鍋里倒油,母親在一旁瞧見,忍不住念叨:“放這么多油呀!”父親卻仿若未聞,繼續有條不紊地準備著輔料。他一邊切著蔥花、姜片,一邊吩咐我:“去窗臺拿幾個干辣椒來。”窗臺晾曬著自家種的干辣椒,一個個紅通通的,透著喜慶。我用手輕輕搓去辣椒上少許的塵土,再對著辣椒吹一吹,便將它們遞給父親。父親接過辣椒,直接丟進鍋里。我如今想來,或許正是因為農村的食材帶著這少許的塵土,才讓農村的孩子和大人脾胃強健,畢竟少量塵土在中醫里有補脾的功效。此時,鍋里的熱油中早已放好了大料、花椒、茴香籽、香葉等調料,微微冒著油煙。干辣椒一入鍋,油瞬間翻滾起來,油煙也愈發濃烈。父親迅速將切好的姜片和蔥段放入鍋中,剎那間,一股濃郁的蔥香熗鍋味彌漫開來。他用鏟子稍作翻炒,緊接著倒入醬油,鍋中瞬間“滋滋”作響,隨后加入少許清水,接著把自家腌好的白蘿卜咸菜一片一片地鋪滿鍋底。最后,父親將魚一條條頭尾相間、擺放整齊地放入鍋中,接著倒入大量的醋,用量足有平時炒菜的四五倍。隨后,他根據鍋中液體的量,再次加水,直至水面沒過魚兩到三指的高度。一切準備就緒,父親蓋上鍋蓋,開始了漫長的燉煮過程。

這鍋魚,早在我們吃晚飯前便開始燉煮,一直要燉到第二天清晨,整整一晚上的時間。期間,煤火的火候得把握精準,父親會將爐子下邊的“掃風”關得僅留一條小縫兒,讓煤火的火力降到最低,使鍋里的魚始終處于微微沸騰的狀態。父親也并非整晚守著,只是在睡覺前,會到外間屋查看一下鍋中的水,有時覺得料汁不夠濃郁,便會再添少許醋,之后便安然回房睡覺。而我們,則在彌漫全屋的燉魚香氣中,饞得直流口水,帶著對美味的期待,漸漸進入夢鄉。

第二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進屋子,一鍋香氣撲鼻、令人垂涎欲滴的魚便燉好了。父親燉的魚之所以美味無比,秘訣就在于魚熟之時,湯汁恰好收干,魚卻絲毫不糊鍋底。魚充分吸收了所有料汁,每一口都入味十足,正所謂“千燉豆腐,萬燉魚”,長時間的小火慢燉,讓魚的味道達到了極致。更神奇的是,魚刺也變得軟糯,無需特意挑出,直接和魚肉一同入口,竟比魚肉還要鮮香,印證了那句“雞吃骨頭,魚吃刺”。父親雖未曾上過學,卻在生活的點滴中傳承著諸多精湛的技藝,這些本事,也不知他是從何處學來的,如同歲月里的寶藏,代代相傳,溫暖著我們的生活。

作家WN9Uto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厦门市| 萍乡市| 瑞安市| 廊坊市| 成安县| 呼伦贝尔市| 井研县| 乐至县| 高要市| 滁州市| 岳普湖县| 泉州市| 婺源县| 启东市| 浙江省| 永善县| 岳阳市| 壶关县| 鄱阳县| 承德县| 嵩明县| 涟水县| 新泰市| 麟游县| 溧水县| 津市市| 永善县| 永胜县| 镇巴县| 肇东市| 昭通市| 惠水县| 马边| 布尔津县| 曲阜市| 丁青县| 大同县| 夏津县| 河源市| 新源县| 伊金霍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