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投資合作擴版圖
在一系列商業談判大獲成功后,“惠民坊”不僅穩固了原材料供應鏈,也調和了與加盟商之間的利益關系。然而,林小滿并未滿足于現狀。隨著市場調研的深入,她發現了新的商機——在偏遠的西南邊陲,豐富的礦產資源尚未得到有效開發;而北方的草原地區,畜牧業的規模化發展也存在巨大潛力。與此同時,朝廷正大力推行“通商惠工”政策,鼓勵商業拓展邊疆經濟。
“玄璟,您看這些調研報告。”林小滿將幾卷詳細標注著各地資源分布與經濟狀況的圖紙鋪展開來,“西南的銅礦、錫礦儲量驚人,但當地工坊技術落后,產量極低;北方草原的牛羊養殖雖盛,卻缺乏深加工能力。若‘惠民坊’能參與其中,既能帶動當地經濟,又可開拓新的商業版圖。”趙玄璟審視著圖紙上密密麻麻的數據,點頭道:“但邊疆投資風險重重,交通不便、民情復雜,還需謹慎謀劃。”
林小滿早已成竹在胸。她決定采用“投資合作”的模式,聯合當地勢力共同開發資源。為組建專業的投資團隊,她從鴻文書院選拔了精通地理、經濟、律法的學子,又抽調“惠民坊”經驗豐富的掌柜和賬房先生,同時還邀請了曾出使邊疆的朝廷官員作為顧問。團隊成立后,便兵分多路,深入西南和北方進行實地考察。
在西南,考察隊翻山越嶺,詳細記錄礦脈走向、開采難度,并與當地部落首領、工坊主交流。他們發現,當地礦工仍采用古老的挖掘方式,不僅效率低下,安全隱患也極大。一位老礦工指著簡陋的礦洞嘆道:“要是有更好的工具和技術,我們能挖出更多礦石。”在北方草原,考察隊了解到牧民們雖擁有大量牛羊,但只能出售皮毛和鮮肉,附加值極低。一位年輕的牧主感慨:“我們也想把羊毛紡成線、把牛奶制成奶干,可沒技術、沒銷路啊。”
考察歸來,林小滿立即召開投資研討會。團隊成員各抒己見,擅長經濟的學子提出“梯度投資”策略:先注入少量資金進行試點,待模式成熟后再擴大規模;地理專業的學子則根據地形規劃運輸路線;律法專家仔細研究當地的部落規約和朝廷律法,確保投資合法合規。經過反復論證,“惠民坊”最終確定了西南礦業和北方畜牧業的投資合作方案。
在西南,“惠民坊”與當地最大的部落“金烏部”達成合作協議。“惠民坊”出資引入鴻文書院研發的新式采礦工具,如利用杠桿原理設計的省力挖土機,以及改良后的通風設備,同時派遣工匠傳授安全采礦技術;作為回報,“金烏部”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優先供應礦石,并提供土地用于建設冶煉工坊。但合作初期,卻遭到了部分部落成員的抵觸。“這些外來人,怕是想搶走我們的寶貝!”一些人聚集在部落首領帳外抗議。
林小滿得知后,親自前往“金烏部”。她在部落廣場上搭建起演示臺,現場展示新式采礦工具的高效與安全。“大家看,這臺挖土機只需兩人操作,就能抵得上十人之力。”她邀請幾位年輕的礦工上前體驗,當看到沉重的礦石被輕松挖出時,人群中發出陣陣驚嘆。她又承諾,合作后將優先雇傭當地居民,傳授他們技術,讓大家都能從中受益。最終,疑慮逐漸消散,合作得以順利推進。
在北方草原,“惠民坊”與多個牧主聯盟成立了“草原興牧合作社”。“惠民坊”投資建設現代化的羊毛加工坊和奶制品廠,引入鴻文書院改良的紡織機和奶品制作技術,同時利用自身的銷售渠道,幫助合作社打開市場。但在合作過程中,因管理理念的差異,雙方產生了分歧。牧主們習慣了自由放牧的松散模式,對工廠化的生產管理很不適應。
“這樣每天定時擠奶、剪毛,太不自由了!”一位年長的牧主抱怨道。林小滿耐心解釋:“只有規范生產,才能保證產品質量,賣出好價錢。我們可以制定彈性工作時間,既保證生產,又不耽誤放牧。”她還組織牧主們到“惠民坊”的其他工坊參觀,讓他們親眼看到標準化生產帶來的效益。漸漸地,牧主們開始接受新的管理模式,合作社的產量和利潤不斷攀升。
除了資源開發領域的投資,林小滿還將目光投向了新興的商業領域。她注意到,隨著“惠民坊”的發展,物流需求日益增長,而現有的萬通鏢局已難以滿足長途運輸和復雜貨物的配送。于是,她決定投資組建“萬通物流”,引入數學模型優化運輸路線,利用機關術改良運輸工具,如設計出可自動減震的馬車,保護易碎貨物。同時,“惠民坊”還與各地的商幫合作,通過入股的方式整合運輸資源,構建起覆蓋全國的物流網絡。
在投資合作的過程中,林小滿始終堅持“互利共贏”的原則。她在每個合作項目中,都設立了“民生基金”,用于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投入。在西南,“惠民坊”出資修建了連接礦場與集市的石板路;在北方草原,建起了多所蒙學館,教授牧民子弟讀書識字和實用技術。這些舉措不僅贏得了當地民眾的信任,也為“惠民坊”的長遠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然而,投資擴張并非一帆風順。競爭對手眼紅“惠民坊”的新業務,暗中使絆子。在西南,有人故意破壞運輸道路,散布“惠民坊”掠奪資源的謠言;在北方,有人煽動牧主退社。林小滿沉著應對,一方面加強安保措施,修復受損設施;另一方面,通過公開賬目、邀請當地官員和民眾代表監督等方式,澄清事實。她還組織鴻文書院的學子編寫通俗易懂的宣傳冊,向民眾解釋投資合作帶來的好處。
隨著投資合作項目逐漸步入正軌,“惠民坊”的商業版圖得到了極大擴張。西南的礦石源源不斷地運往各地工坊,制成精美的器具和工藝品;北方的羊毛制品和奶制品成為“惠民坊”的暢銷商品。萬通物流也憑借高效的服務,在物流行業占據了一席之地。
一日,林小滿站在巨大的商業版圖前,看著上面不斷新增的合作據點,欣慰地對趙玄璟說:“玄璟,這些投資合作就像一顆顆種子,如今已生根發芽。‘惠民坊’不再只是一家商鋪,而是一個連接各地、推動發展的商業網絡。”趙玄璟攬住她的肩,感慨道:“明姝,你以商惠民、以商興邦,這份遠見卓識,實在令人欽佩。”
在林小滿的帶領下,“惠民坊”的投資合作模式成為了商業典范,吸引了眾多商家效仿。而她始終牢記初心,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不忘回饋社會,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集天下巧思,惠萬千百姓”的使命,在商業的廣闊天地中,繼續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