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立淵跪坐在太學的書案前,春日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青磚地上投下細密的光斑。他刻意保持著端正的坐姿,背脊挺得筆直,仿佛這樣就能抵御四周若有若無的窺探目光。指尖緩緩摩挲著《藩國儀注》的末頁,這本裝幀精美的冊子是今晨禮部新送來的,燙金的封面上還散發著淡淡的墨香。
書頁翻動時發出細微的沙沙聲。盛立淵的目光掃過那些工整的小楷:“質子每月朔望需至太極殿外行三跪九叩之禮“、“不得私藏兵器甲胄“、“未經宣召不得近皇城三里“。每一條規矩都像無形的鎖鏈,將他這個北國皇子牢牢束縛在齊國精心編織的羅網中。
當翻到末頁時,他的指尖突然一頓。這里的紙張比其他頁略厚,邊緣處有細微的折痕,像是被人反復翻折過。盛立淵不動聲色地環顧四周——講席上的夫子正閉目吟誦《周禮》,幾個齊國貴族子弟在角落里交頭接耳,時不時向他投來輕蔑的目光。窗外的侍衛拄著長槍打盹,陽光在他锃亮的頭盔上跳躍。
借著窗外斜射進來的光線,盛立淵將書頁斜斜抬起。紙背的夾層里,隱約透出幾道極淡的墨痕。他屏住呼吸,用指甲輕輕挑開黏連的紙頁,一行小字如同蟄伏的毒蛇般映入眼簾:
「寅時三刻,南市槐樹下。」
字跡淡得幾乎消散,像是用稀釋的墨汁寫就,若不仔細辨認,幾乎與紙張紋理融為一體。盛立淵的瞳孔微微收縮,指腹輕輕碾過那行字跡。這是北國暗樁特有的聯絡方式——用明礬水書寫,遇熱顯形。他曾在樞密院的密訓中學過。
“三殿下對《藩國儀注》如此感興趣?“
帶笑的聲音突然在耳邊響起,驚得盛立淵險些將書冊脫手。司景炙不知何時站在了他身后,月白色的錦袍袖口繡著銀線云紋,隨著他俯身的動作輕輕拂過盛立淵的肩頭。少年皇子身上帶著淡淡的沉水香,混合著某種草藥的苦澀氣息。
“只是好奇齊國禮儀與北國有何不同。“盛立淵平靜地合上書冊,指尖卻悄悄按住了那頁夾層。
司景炙的目光在他手上停留了一瞬,嘴角噙著若有若無的笑意:“北國尚黑,齊國崇白;北國以右為尊,齊國以左為貴。“他忽然伸手,修長的手指掠過書脊,“比如這裝幀,北國喜歡用狼毫題簽,而我們——“
“用鶴羽。“盛立淵接口道,注意到司景炙右手虎口處新添了一道傷口,結著薄薄的痂。
司景炙似乎有些意外他會接話,眉眼彎了彎:“三殿下果然博學。“說罷直起身子,“今日太學提前散課,陛下要考校皇子們的箭術。“
盛立淵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注意到司景炙走路時左腿有些微跛,像是舊傷未愈。這個發現讓他莫名想起那日在太極殿前,少年皇子耳后那道猙獰的箭疤。
??????
質子府的夜晚總是來得格外早。盛立淵坐在案前,燭火將他的影子投在墻上,扭曲成張牙舞爪的怪物。他緩緩卷起左袖,露出腕間那道猙獰的淤痕——紫紅色的傷痕交錯盤踞在蒼白的手腕上,像一條吐信的毒蛇。
這是他用粗麻布反復摩擦出來的。北國暗樁聯絡時,需要特定的傷痕作為身份憑證:三道橫紋代表緊急軍情,兩道豎紋表示安全,而他現在腕間的星狀淤痕,則是要求立即接頭的信號。
盛立淵面無表情地拿起浸過鹽水的粗布,在傷痕上狠狠擦過。皮膚立刻泛起一片刺目的紅,細小的血珠從破損處滲出,在燭光下如同紅色的珍珠。疼痛讓他額角滲出冷汗,卻連眉頭都沒皺一下。
門外傳來極輕的腳步聲,像是貓兒踏過積雪。盛立淵眼神一凜,迅速將粗布藏入袖中,同時抄起案上的《藩國儀注》,裝作專心研讀。
門被輕輕推開,帶進一縷帶著梅香的夜風。司景炙站在門外,手里捧著一個青瓷小瓶,月光為他鍍上一層銀邊。他今日未著狐裘,只穿了件素白單衣,顯得身形格外單薄。
“還沒睡?“司景炙低聲問,聲音里帶著些許沙啞。
盛立淵抬眸,目光如刀:“殿下深夜造訪,有何貴干?“
司景炙不請自入,將青瓷小瓶放在案上。燭光下,瓶身上釉彩繪制的仙鶴栩栩如生,正是齊國皇宮御用的紋樣。“金瘡藥。“他說,目光落在盛立淵來不及完全遮掩的腕間,“雪靈芝和龍血竭調配的,不會留疤。“
盛立淵掃了一眼瓷瓶,沒有伸手。“小傷而已,不勞殿下掛心。“
司景炙突然伸手扣住他的手腕,力道不重卻不容掙脫。盛立淵另一只手已按上藏在案下的匕首——那是他用膳時私藏的銀箸磨成的,雖不鋒利,卻足以刺穿咽喉。
但司景炙只是輕輕掀開他的袖口,露出那片猙獰的淤痕。燭光下,傷痕邊緣已經發黑,顯然是反復摩擦所致。“這不是鞭傷。“司景炙低聲道,指尖在傷痕邊緣輕輕撫過,觸感冰涼,“是刻意磨出來的。“
盛立淵心頭一緊,面上卻依舊平靜:“質子府的地磚粗糙,跪久了自然會留下痕跡。“
司景炙抬眸看他,那雙澄澈的眼睛里跳動著燭火,像是能看透一切謊言。盛立淵這才注意到,司景炙今日臉色格外蒼白,連唇色都淡得幾乎透明,唯有眼尾泛著不正常的潮紅。
“是嗎?“司景炙輕聲問,突然咳嗽起來,單薄的肩膀劇烈抖動。他迅速用袖口掩住嘴,但盛立淵還是瞥見了一抹刺目的猩紅。
盛立淵與他對視,緩緩抽回手:“殿下若不信,大可去查。“
司景炙沒再追問,只是將瓷瓶又推近了些:“這藥能化瘀。“見盛立淵仍不接,他突然從袖中取出一塊素白帕子,浸了案上的茶水,輕輕按在盛立淵腕間。
帕子觸到傷口的瞬間,傳來一陣鉆心的刺痛。盛立淵指尖微顫,卻沒有躲開。司景炙低垂著眼睫,動作輕得像是怕碰碎什么珍寶。他睫毛很長,在臉上投下扇形的陰影,遮住了眼底的情緒。
“北國的暗樁...“司景炙的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每隔三日會在南市槐樹下接頭,是嗎?“
盛立淵瞳孔驟縮,手指猛地收緊——銀箸磨成的匕首已經抵上了司景炙的腰側。只要稍一用力,就能刺穿那單薄的衣衫。
司景炙卻在這時抬眸,對他微微一笑:“放心,我不會說出去。“他的氣息拂過盛立淵的耳際,帶著淡淡的血腥味,“寅時三刻,巡夜的金鱗衛會換崗,從西側門走最安全。“
??????
寅時的梆子聲剛過,盛立淵就閃出了質子府。春夜的寒意仍未散去,他裹緊司景炙留下的那件月白狐裘——不知為何,少年皇子臨走時堅持要他留下御寒。
南市早已宵禁,空蕩蕩的街道上只有巡邏衛兵的火把在遠處明滅。盛立淵像一道影子般穿過小巷,刻意繞了幾條遠路,不時停下確認是否有人跟蹤。在一處拐角,他突然蹲下,假裝系鞋帶,實則從袖中抖落幾粒黃豆——這是北國斥候慣用的手法,若有人跟蹤,必會踩到豆子發出聲響。
確認安全后,他停在一棵百年老槐樹下。樹影婆娑,將月光切割成碎片灑在地上。盛立淵學了三聲鷓鴣叫,片刻后,一道黑影從樹后轉出。
“三殿下。“來人單膝跪地,聲音壓得極低。他穿著齊國平民的粗布衣裳,但腰間別著的短刀卻是北國軍中制式。
盛立淵頷首:“消息呢?“
黑影遞來一枚蠟丸:“北境最新軍報,樞密院加急送來的。“
盛立淵捏碎蠟丸,展開里面的紙條。借著月光,他看清上面寫著:「齊軍增兵雁門關,三日后糧草經黑水峽。務必取得邊防圖,速復。」
他眸色一沉,指尖一搓,紙條化作齏粉隨風散去。“告訴樞密院,按原計劃行事。“
黑影剛要點頭,突然身形一僵。盛立淵順著他的目光回頭,只見巷口處,司景炙一襲月白狐裘,手中提著一盞昏黃的燈籠。夜風吹動他的衣袂,雪白的衣角上沾著幾點暗紅,像是咳出的血跡。
燈籠的光暈中,司景炙的臉色蒼白如紙,唯有眼睛亮得驚人。他就這樣靜靜站著,雪落在他的肩頭,像是無聲的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