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就像病毒一樣瘋狂蔓延,林秋雅第一時間察覺到了異樣。
她不動聲色,只是讓顧云逸帶著相機,更加完整地記錄下每一個環節。
捐贈舊衣的嚴格分揀、破舊衣物的無害化處理、清洗消毒設備的規范運行和實時數據記錄、女工們佩戴口罩手套的規范操作、修補區的專業流程、以及每一件成品衣物的嚴格質檢。
同時,她讓羅主席加大了現場宣傳和解釋力度,將消毒流程和質檢標準做成易拉寶,豎立在收衣點和尾貨區最顯眼的位置。
顧云逸的鏡頭,成了戳破流言最鋒利的武器——
他將精心剪輯的、展現“霓裳閣”內部嚴謹、專業、充滿溫度工作場景的短視頻和圖片,通過僑辦和婦聯的渠道,在本地有影響力的媒體賬號上發布。
“‘暖陽行動’首日:一件舊衣的溫暖旅程!”
“看!奶奶寫給山里娃娃的祝福!”
“霓裳閣張姨:每一件‘新生’霓裳都經得起檢驗!”
“硬漢柔情!王師傅和他的‘溫暖搬運隊’!”
圖文并茂的報道,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蕩起層層漣漪。
視頻里,巨大的消毒設備轟鳴運轉,儀表盤數據清晰可見;女工們戴著口罩,眼神專注地操作著機器或飛針走線;一件件破舊或有瑕疵的衣物,在巧手和匠心下煥發出獨特的光彩;打包好的捐贈衣物包裹,像小山一樣堆放著,貼著“月北暖陽”的標簽……
配合簡潔有力的文字說明:“每一份溫暖,都經得起檢驗。霓裳閣,讓舊愛新生,讓善意流轉。”
真實的力量是巨大的。
流言在鐵一般的影像記錄和透明的流程面前,迅速失去了市場。
質疑的聲音被更多支持的聲音淹沒:
“拍得太好了!這才是真相!”
“那些大姐的手藝真棒!改的衣服比新的還有味道!”
“支持小林!支持霓裳閣!明天再送一包衣服去!”
“什么時候能拆了那堵墻啊?每次從廠里繞進去太不方便了!”
這最后一句關于圍墻的抱怨,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評論區激起了廣泛的共鳴。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問:
“對啊,這么好一個地方,為什么還要窩在廠區里面?進出太麻煩了!”
“聽說廠里不讓拆墻?為什么啊?這不是阻礙公益嗎?”
“支持霓裳閣獨立門戶!方便大家獻愛心,也方便做定制!”
這股由下而上的聲浪,匯聚成強大的民意,開始慢慢地形成一種無形的推動力。
林秋雅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契機。
她將這段時間“暖陽行動”的詳細報告、捐贈衣物的處理量、受益山區反饋(來自志愿者)、尾貨銷售和公益資金流向的透明賬目,以及最重要的——關于那道圍墻如何嚴重阻礙項目發展、影響市民參與、限制“霓裳閣”服務社會的完整說明,整理成一份沉甸甸的、圖文并茂的報告。
她沒有再去敲孫廠長的門。而是帶著這份報告,在顧云逸拍攝的、真實記錄圍墻阻礙市民參與的照片和視頻片段(比如長長的隊伍在廠區內部道路排開,影響廠區車輛通行;市民拎著大包衣物在廠區里繞行不便)的加持下,直接走進了僑辦黃慶年主任的辦公室。
“黃主任,‘暖陽行動’目前運轉良好,市民參與熱情極高,社會反響非常正面。這是我們階段性的成果和總結。”林秋雅將報告遞上,語氣平和而充滿力量,“但是,目前最大的瓶頸,就是這道圍墻。”
她打開顧云逸從國外帶來的筆記本電腦,播放剪輯好的片段,“您看,市民進出非常不便,影響廠區秩序,也嚴重限制了‘霓裳閣’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尤其是定制設計服務,需要更便捷的對外窗口。我們向廠里申請過拆除東側圍墻開設獨立門戶,但……阻力很大。”
黃主任仔細翻閱著報告,看著屏幕上那些因圍墻而顯得局促不便的畫面,眉頭漸漸鎖緊。
報告里翔實的數據和照片背后透出的民意,以及林秋雅平靜敘述下隱含的堅持,都讓他感到問題的分量。
“這個孫德海!”黃主任合上報告,手指敲了敲桌面,語氣帶著慍怒,“思想僵化!因循守舊!這么好的項目,這么強的社會需求,他居然還抱著那堵破墻當寶貝!”
他站起身,在辦公室里踱了兩步,“小林同志,你做得很好!報告留下,這件事,僑辦來協調!不能讓一堵墻,擋住了民心,也擋住了城市創新的路!”
幾天后。
孫廠長坐在辦公室里,正對著電話點頭哈腰:“是是是,王局您放心,我們廠里一定加強管理……”電話剛掛斷,辦公室門就被敲響了。
進來的是廠黨官員和一位市規劃局的工作人員,后面還跟著僑辦黃主任和一臉平靜的林秋雅。
“老孫啊,”黨官員開門見山,語氣嚴肅,“關于‘霓裳閣’東側圍墻的事,市里很重視!規劃局的同志也來了。經過初步勘察和論證,認為拆除那段圍墻,開設面向規劃道路的獨立門戶,符合城市微更新和盤活閑置資源的政策導向,有利于提升區域活力,也有利于‘暖陽行動’這個優秀公益項目的長遠發展!手續方面,規劃局會特事特辦,開辟綠色通道!”
孫廠長臉上的血色瞬間褪去,他張了張嘴,想說什么,目光對上李主任平靜卻銳利的眼神,又掃過林秋雅那張波瀾不驚的臉,最終,所有辯解的話都卡在了喉嚨里。他看著規劃局工作人員遞過來的初步許可意向書,額角滲出了冷汗。
“是……是,廠里……廠里全力配合!”他艱難地擠出這句話,聲音干澀。
林秋雅走出廠長辦公室時,夕陽正將那道紅磚圍墻染成一片溫暖的金色。她仿佛已經聽到磚石松動、塵埃落地的聲音。
暖流終于沖破了冰冷的壁壘。霓裳閣通向更廣闊天地的門,即將真正打開。而她和她的伙伴們,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那門外的陽光與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