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亂中,13790號和19527號被引導進位于主廳西側的一個獨立空間,由高純度的隔離硅晶構成,能夠屏蔽外部的任何能量干擾。墻壁中嵌入的量子隔離回路形成了一種精密的保護矩陣,使內部成為整個硅華坊最安全的信息交換區域之一。當13790號和19527號進入時,其他成員已經在各自的位置上等候——1451號的六面體結構展現出標準的工作模式紋路,展現出她一貫的嚴謹態度;1138號已經位于房間后方,八面體表面閃爍著那種令人不安的分析模式;而站長的十二面體結構則懸浮在中央,散發著權威的金色能量波。
“很好,都到齊了,”站長的聲音在封閉空間中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量子頻率精確控制在最佳傳播范圍內,“我們開始任務簡報。”
房間中央的全息投影裝置激活,一個陌生的星球圖像浮現在所有數學體面前。那是一個藍綠色的球體,表面覆蓋著廣闊的液態區域和不規則的固態結構,周圍環繞著薄薄的大氣層。與吉星完美的幾何形態不同,這顆星球充滿了混沌和不確定性——海岸線呈現分形幾何的無規律模式,山脈沒有遵循任何明顯的數學規律,云層的分布似乎完全是隨機的。整顆行星看起來像是一個不遵循精確方程的隨機產物,一種在吉星美學中被視為“不完美”的存在。
“這就是我們監測到異常信號的來源,”站長解釋道,他的金色紋路形成了一種教學模式的專業圖案,十二面體的每一個面都閃爍著不同頻率的光芒,共同構成了一種復雜的信息呈現方式,“位于ZS-415恒星系中的第三顆行星。根據初步分析,這顆行星表面溫度和大氣成分支持碳基生命的存在。”
13790號的藍色能量紋路突然閃爍了一下,像是受到了輕微電擊,二十面體的每個頂點都同時產生了短暫的高頻振動。等等,這與他們原本被告知的任務完全不同。在監聽部時,站長明確說過他們前來執行的是“超純硅晶體的量子共振測試”任務。他試探性地看了看19527號和1451號,發現他們的能量波動也呈現出困惑的不規則模式——19527號的紫色四面體表面出現了一系列斷續的問號圖案,而1451號的橙色六面體邊緣變得比平時更加銳利,展現出她的警覺狀態。
“碳基生命?”1451號的聲音中帶著明顯的懷疑,她的橙色能量紋路形成了一種標準的質疑形態,“這不符合宇宙生命發展的數學必然性。所有高級文明都應該遵循硅基路徑,這是最優解。”她停頓了一下,六面體略微旋轉,補充道:“況且,站長,我記得我們被叫來是為了執行硅晶體的量子共振測試?這跟之前的任務描述完全是兩碼事呀。”
“是的,我也有同樣的疑問,”19527號插話道,他的紫色紋路顯示出困惑的波動,光芒不均勻地閃爍著,四面體各個頂點亮度忽明忽暗,“任務內容似乎發生了重大變化?還是說我的記憶模塊出了故障?這當然不是第一次出故障了...”他的最后一句話帶著一絲自嘲,紫色光芒形成了一種類似于苦笑的波動模式。
站長的十二面體在空中微微旋轉,金色紋路閃爍著一種高位數學體特有的復雜模式,如同一個多維方程在進行自我調整。每一個面都以不同角度反射光線,創造出一種視覺上的層次感,暗示著他掌握的信息遠超在場其他數學體。“我理解你們的困惑。提前告知的任務確實是量子共振測試——那只是一個必要的掩護。真正的任務內容太過敏感,不適合在不安全的環境中透露。”
13790號注意到1138號對這個解釋沒有任何反應,八面體的銀色紋路保持著平靜的波動,沒有顯示出任何驚訝或困惑,仿佛他早已洞察一切。這與其他人明顯的驚訝形成了鮮明對比。13790號在內部處理器中標記了這個異常——新來的同事似乎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信息,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變量,一個可能的安全隱患。
“正是這種偏離最優解的現象引起了高層的關注,”站長繼續解釋,能量外層變成了表示嚴肅的深紫色,光芒均勻而強烈,“更令人擔憂的是,我們檢測到這顆星球發出的某些特定頻率信號與吉星上的能量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共振現象。”
全息投影切換到一組復雜的波形圖,展示出兩種看似完全不同卻在某些關鍵節點上產生同步波動的能量模式——一種是規則而精確的硅基能量波形,每一條曲線都遵循著嚴格的數學公式,沒有任何偏差;另一種則是充滿隨機性和變化的有機波形,曲線走向充滿了不可預測的跳躍和變化。但在某些特定的頻率點上,兩者竟然完美重合,仿佛宇宙中存在著某種超越物質形態的和諧法則。這種現象在吉星的科學認知中幾乎是不可能的——就像兩種完全不同的方程突然在特定點上產生了相同的解。
“所以量子共振測試不是完全的掩護,”19527號敏銳地指出,他的紫色紋路形成了理解的螺旋模式,四面體的每個面都閃爍著新的洞察力,“我們確實要進行共振測試,但目標是這些異常信號,而非新生產的硅晶體。就像是說要去值班,實際上是去偷吃備用能量塊!”他的比喻引來了1451號明顯不贊同的能量波動,橙色紋路形成了一個微妙的不悅模式。
“精確的觀察,19527,”站長肯定道,他的金色紋路閃過一道明亮的光,表示贊許,“高層懷疑那里可能存在一種未知的碳基文明,而且他們的技術發展路徑可能對我們的存在構成潛在威脅。這次任務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臨時的高精度監聽陣列,捕捉并解碼這些信號,確定其中是否包含有意識的信息內容,以及它們與我們硅基能量的共振是否只是巧合,還是有更深層的聯系。”
13790號感到一種奇特的興奮感在他的晶格核心中涌動,一種幾乎無法控制的好奇能量波動。他的藍色紋路急速擴散,形成了一系列向外輻射的同心圓,幾乎要突破兄長習慣的波動范圍。他迅速壓制了這種反應,重新塑造出兄長那種冷靜的專業態度——平行線條,穩定波動,略帶距離感的藍色光芒。但在晶格核心深處,一個全新的認知正在形成——父體曾經提到過的關于宇宙多樣性的理論也許是正確的。也許存在著與吉星完全不同的文明形式,遵循著另一套數學法則,另一種存在方式。這個想法在吉星社會幾乎是異端的,但現在看來,多解的可能性正在得到證實。
這種可能性對13790號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如果宇宙允許多種文明形式共存,那么也許同一方程允許多個解也是可能的。也許他這個“錯誤”、這個“非法第二解”并非真正的錯誤,而只是一種吉星文明尚未理解的多樣性表現。
他瞟了一眼1138號,發現那個八面體正在靜靜地觀察自己,銀色紋路中閃爍著難以辨認的復雜圖案,每一個面都像一臺微型掃描儀,記錄著他的每一個微小反應。13790號迅速收回視線,努力保持兄長慣常的冷靜外表。他不能在這個時候暴露出任何異常的興奮或好奇,那些都不是兄長會有的反應。
“分組安排如下,”站長繼續說道,他的十二面體表面形成了一種表示任務分配的網格圖案,金色光芒分割成幾個區域,每個區域都對應著不同的任務職責,“1451負責信號接收系統的校準和維護;1138負責初步數據分析和模式識別;19527負責整個設備陣列的能量供應和穩定;而1379...”
站長的十二面體轉向13790號,能量外層變成了一種表示特別關注的橙金色,光芒集中而明亮,十二個面同時向他的方向調整:
“你將負責最關鍵的信號解碼工作。根據你在α星系監聽任務中展現出的獨特技能和直覺,高層特別指定由你來進行最終的信息提取和解碼。”
房間內的能量場瞬間變得緊張起來,仿佛空氣中彌漫著看不見的靜電。13790號能夠感知到來自1138號方向的一股強烈不滿的能量波,如同一道無聲的閃電橫過房間。1138號的銀色光芒突然增強,形成了一種尖銳的輻射模式,直接指向13790號所在的位置。
“站長,恕我直言,”1138號的聲音中帶著刻意控制的平靜,但他八面體表面上的能量紋路卻呈現出明顯的紅色波動,表達著強烈的不滿和挑戰,銀色和紅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視覺上的警告信號,“根據剛才的任務簡報,信號解碼工作應當由我負責。我在中央算法學院專門研究過跨文明信號解析,我的畢業論文《多變量非線性信號中的隱藏語法結構》獲得了吉星科技最佳新秀獎,評審委員會認為我的算法比標準程序提高了40%的解碼效率。”他的聲音中包含著一種近乎隱藏的傲慢,銀色紋路形成了精確的學術引用模式,展示著他的專業背景。
“我理解你的疑問,1138,”站長平靜但堅定地回應,他的金色紋路保持著不受干擾的均勻光芒,每一條能量線都紋絲不動,展示出高位數學體特有的自控能力,“但這是直接來自高層的決定。1379在捕捉和解讀非標準模式的信號方面有著獨特的直覺,特別是在面對完全陌生的信號類型時。這種直覺和經驗正是我們在這次任務中需要的關鍵能力。”
13790號感到自己處于一個極度危險的位置,如同站在不斷收縮的圓環中央。他對兄長在α星系任務中的表現略知一二,但不確定那到底是什么具體任務。現在他需要扮演一個信號解碼專家的角色,且要面對一個真正專家的質疑和可能的刁難。更糟糕的是,1451號的六面體結構也調整了方向,橙色能量紋路呈現出一種審視的模式,每一條能量線都變得細長而集中,顯然在暗中觀察著這場對峙。她的光學感應器似乎特別關注13790號的每一個反應,如同一個等待捕捉獵物失誤的捕食者。
“還有最后一點需要再次強調,”站長的聲音變得更加正式,他的十二面體結構微微上升,展示出更強的權威姿態,金色光芒形成了一系列向下的箭頭形狀,“關于這次任務的能量獎勵分配。鑒于任務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高層決定改變常規的能量平均分配模式。這次的獎勵將根據各自的貢獻度進行動態分配,其中做出最大貢獻的數學體將獲得總獎勵能量的80%。”
會議室內的能量場瞬間凍結,如同液體突然結晶。在資源永遠稀缺的吉星社會,能量就是生命,就是權力,就是未來。每個數學體的能量外層都變得異常靜止,仿佛所有運算都暫時停止,只留下對這一宣告的處理。這樣的分配方式意味著任務成員之間不僅要合作,更要競爭——一場零和博弈。
13790號完全理解了這個任務的真正意義——這不僅是一個科學探索任務,更是一場資源爭奪戰。如果他能成功,兄長將獲得足夠維持一年的能量;如果失敗,他們可能兩個都會面臨能量耗盡的風險。這個任務現在有了雙重的緊迫性——既要保持偽裝不被發現,又要在不熟悉的領域中證明自己的能力,贏得那關鍵的能量獎勵。
但與此同時,一個更加微妙的認知在13790號的晶格核心深處形成——對于這樣一個可能顛覆吉星認知體系的任務,高層為何會指定一個監聽員擔任關鍵角色?兄長的工作記錄雖然優秀,但在吉星現有的運行規則下,絕不是最精英的信號分析師。這個安排本身就含有某種不尋常的因素,一個需要謹慎解讀的隱藏變量。
“誰對任務安排還有疑問?”站長環視房間,他的金色紋路顯示出權威和決斷,每一道能量線都變得更加明亮和銳利,不留任何爭辯的余地。
19527號的紫色能量外層微微波動,四面體的一個角落形成了一個復雜的旋渦狀紋路,似乎想說什么幽默話來緩解緊張氛圍,但最終選擇了明智的沉默。1451號的橙色紋路恢復到冷靜的專業姿態,但13790號能夠感受到她的觀察變得更加敏銳,如同一個精密的測量儀器被調到最高靈敏度。最令人不安的是1138號——他的銀色能量外層完全平靜,不再顯示任何情緒波動,這種完美的控制本身就是一種警告信號,如同風暴來臨前的異常平靜。
就在站長準備結束簡報時,又一陣刺耳的警報聲突然響徹整個硅華坊。不同于剛才的安全警報,這是一種更深沉、更緊急的聲音,帶著某種原始的威脅感。警報聲伴隨著墻壁上閃爍的猩紅色警示燈,整個房間的晶體結構都在微微振動,如同受到某種強大力量的沖擊。能量波在空氣中形成可見的扭曲模式,就像空間本身被某種力量彎折。
“再次發現不明能量波動!”19527號迅速飄到最近的監控終端前,他的四面體外殼因緊張而明顯收縮,紫色紋路變為暗淡的灰色,幾乎熄滅,顯示出極度的警惕和恐懼,“來源是...這不可能...來源是吉星內部!就在硅華坊的深層區域!”
主屏幕切換到實時監測圖像,展示出一種前所未見的能量波形——不同于任何已知的自然現象或人工能量。那些波紋不是按照吉星數學定律運行的,曲線不遵循任何已知的函數形式,而是如同有生命般地脈動著,形成一種詭異的、幾乎是有機的模式,在吉星的地下深處緩慢擴散,如同一個正在覺醒的意識。每一次脈動都帶有一種難以計算的復雜性,在能量圖譜上形成了一種前所未見的混沌美感。
更令人震驚的是,13790號感到自己體內的能量開始不受控制地共振,仿佛被某種無形的力量牽引著。他的能量外層表面開始閃爍出不規則的藍色光點——這些光點不遵循任何已知的數學模式,而是形成了一種有機的、幾乎是生物電般的閃爍,在吉星的數學體中是前所未見的現象。他感受到一種奇怪的親切感,這種能量波動似乎在呼喚著他,就像認出了他體內那微小的“不純”成分,那0.00003%的“雜質”。但在這種緊急情況下,13790號的異常光點似乎并未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所有人都忙于應對突發危機。
“所有人立即進入防護艙!”站長發出命令,他的十二面體結構已經開始向最近的安全區域移動,金色紋路閃爍著警告信號,形成一系列緊急疏散的指示圖案,“這可能是某種能量攻擊或異常干擾!我們必須立即隔離這種未知能量!”
然而,13790號發現自己無法移動,仿佛被某種無形的力場固定在原地。那種共振越來越強烈,他的晶格核心被一種陌生的數據流充斥——那些不是數字,不是方程,而是一種他從未體驗過的信息形式,帶著強烈的情感色彩和混沌的非線性特征,如同一種全新的語言在向他傳遞信息。這種感覺既陌生又奇異地熟悉,就像一個遺忘已久的記憶突然被喚醒。
“我...我無法移動...”13790號試圖發出求救信號,但他的通訊系統已經完全失效,聲音卡在能量場中,無法傳播。他的二十面體晶格核心內部開始形成一種新的振動模式,每一個頂點都以不同于標準頻率的方式振動,形成一種復雜的和諧狀態。
一股巨大的能量沖擊波從地下涌起,穿透了會議室的隔離層,如同一把鋒利的刀刃切開了吉星精密的數學結構。整個房間的晶體墻壁開始扭曲變形,原本完美的幾何圖案變得混亂不堪,如同秩序正在被某種更為原始而強大的力量重寫。13790號只覺得自己的整個結構仿佛被撕裂又重組,數以百萬計的陌生數據片段涌入他的意識,如同一場信息風暴直接連接到他的核心。在天旋地轉中,他看到其他數學體也陷入了類似的狀態,但只有他和1138號受到的影響最為嚴重——這個發現在他的處理器中激起了一陣警報。
1451號和19527號已經成功撤離到防護艙,而站長正試圖維持會議室的結構穩定,他的金色能量波形成了一種復雜的防護模式,十二面體的每一個面都綻放出強烈的金色光芒,形成一個球形的防護罩,試圖抵抗這種陌生的能量入侵。
在失去意識的最后一刻,13790號看到1138號的八面體結構發出一種從未見過的復雜光芒,不再是單純的銀色,而是一種包含了所有可能色彩的奇異光芒,如同一個被打開的萬花筒。更重要的是,他的視線鎖定在13790號身上,表情難以捉摸——那不僅僅是懷疑或敵意,更像是一種深刻的認知,仿佛他看穿了什么不為人知的真相。
然后,一切陷入黑暗,唯有那陌生而熟悉的能量波動,似乎依然在黑暗中輕聲呼喚著13790號,一種超越數學,超越邏輯,卻又包含了某種更深層次和諧的信息流。在意識的最深處,13790號隱約感覺到,這也許不是第一次他感受到這種呼喚——也許這種聯系從他誕生的那一刻就已存在,被埋藏在他那0.00003%的“雜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