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琉璃谷的最東邊,住著一只叫灰灰的小鼴鼠。他的爪子不像其他鼴鼠那樣擅長挖洞,鼻尖也總分不清哪塊土里藏著飽滿的花生——每當其他鼴鼠背著鼓鼓的食物袋從他身邊經過時,灰灰就會把臉埋進胸前的圍巾里。
“灰灰,要不要來試試挖紅薯?”田鼠阿麥舉著鏟子朝他喊。灰灰往后縮了縮:“我、我可能挖不到完整的。”他上次試著挖土豆,結果把三個土豆都刨成了碎塊,現在想起阿麥當時驚訝的表情,耳朵還會發燙。
這天清晨,灰灰在橡樹底下撿到了一粒種子。種子像顆小小的月牙,外殼泛著淡紫色的光,尾端還粘著張卷起來的枯葉。他小心翼翼地展開枯葉,上面用松脂寫著一行小字:“這是彩虹花的種子,能在琉璃谷開出七種顏色的花——但它很挑剔,十次栽種才可能活一次。”
灰灰的心跳突然變快了。琉璃谷的動物們都見過彩虹花的畫像,可誰也沒真正見過。他把種子捧在手心,陽光透過種子照在爪背上,映出淡淡的紫影。“要不試試?”他對著種子小聲說,剛說完又搖搖頭,“要是連第十次都失敗了,大家會不會笑話我?”
他把種子放進貼身的布袋里,連著三天都沒敢拿出來。白天看著其他小動物在菜園里忙碌,晚上就對著月亮發呆:如果不試,永遠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可試了又失敗,會不會更難過?
第四天清晨,灰灰在洞口發現了一叢被暴雨打蔫的三葉草。他想起前幾天還看見蝴蝶在草葉上歇腳,現在葉片卻都趴在泥里。他蹲下來輕輕把三葉草扶起來,往根部培了些新土。“就算活不成,至少我試過了。”他摸著三葉草的葉子,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轉身沖進了樹洞。
灰灰找出媽媽留下的陶盆,往里面裝了半盆篩過的細土。他記得媽媽說過,種花要先把土松到能攥成團又不粘手。可他的爪子總控制不好力道,要么把土壓得太實,要么一捏就散成粉。試到第五次,他的鼻尖沾了不少泥土,像粘了顆褐色的小豆子,終于調出了合適的土。
他把種子放進土里,用爪子輕輕蓋了層薄土。“要澆多少水呢?”灰灰看著陶罐里的水犯了愁。他先倒了一點點,土面只濕了個小圈;又加了半罐,水卻從盆底的縫隙漏了出來,帶著種子滾到了地上。
“呀!”灰灰慌忙把種子撿起來,發現外殼磕掉了一小塊。他蹲在地上盯著種子,眼淚“啪嗒”掉在陶盆里。“果然不行。”他把種子塞進布袋,抱著陶盆想扔進雜物堆,卻看見早上扶過的三葉草——有片葉子居然豎了起來,沾著露水顫巍巍的。
灰灰的心跳了跳。他把陶盆放回窗臺,重新裝土、埋種子,這次只倒了小半碗水。他在陶盆邊放了塊鵝卵石:“等鵝卵石被太陽曬熱的時候,我就來看看你。”
接下來的日子,灰灰每天都給種子澆水、松土。第七天早上,他發現土面裂開了道小縫,一顆嫩綠色的芽正頂著種皮往外鉆。“要出來了!”灰灰激動得圍著陶盆轉圈,結果尾巴掃到了旁邊的灑水壺,壺里的水全潑在了芽上。
等他手忙腳亂地把水擦干,嫩芽已經蔫成了細線,葉子卷得像顆小螺螄。灰灰坐在地上數著爪子上的泥點:第一次失敗是澆水太多,第二次是被灑水壺砸了,這是第三次——原來彩虹花真的很難種。
他把蔫掉的嫩芽埋回土里,又從布袋里摸出種子。這次他找來了薄荷葉,鋪在陶盆底部當“隔水墊”;還在樹枝上掛了片枯葉,風一吹就“沙沙”響,提醒他該澆水了。
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嫩芽長到兩厘米高時,突然開始往一邊歪。灰灰不知道是陽光不夠,還是根沒扎穩。他試著把陶盆搬到向陽的石頭上,結果中午的太陽太烈,嫩葉被曬得卷了邊;又移到樹蔭下,嫩芽卻越長越瘦,像根隨時會斷的絲線。
“第四次了。”灰灰把斷了的嫩芽放在掌心,突然發現它的根須比上次長了些。他跑去問谷里最老的烏龜爺爺:“為什么努力了還是會失敗?”
烏龜爺爺正趴在石頭上曬背,聽完慢悠悠地說:“你看這石頭上的青苔,”他用爪子敲了敲殼邊的石壁,“它們要在雨后才能長出來,可每次下雨,都會有一半青苔被沖掉。但剩下的那些,會記住哪里的石頭最不容易被沖,下次就往那邊長。”
灰灰摸著石壁上毛茸茸的青苔,突然明白過來:失敗不是結束,是在告訴自己“這樣不行”。就像第一次知道不能澆太多水,第二次知道要避開灑水壺,這些都是嫩芽沒說出口的“提醒”。
他抱著陶盆回到樹洞,把每次失敗的原因都記在枯葉上:
1.?澆水要讓土面微微發潮,不能看見水洼
2.?中午的太陽要擋上半片葉子
3.?嫩芽歪了可以用細草莖輕輕扶住
第五次播種時,灰灰的動作慢了很多。他先在土里插了三根細樹枝,圍成小籬笆擋住風吹;又用貝殼裝水,每次只澆三滴。這次的嫩芽長得很穩,葉片慢慢展開,邊緣還泛著淡淡的紫暈——就像種子外殼的顏色。
可就在灰灰以為要成功時,夜里來了場冰雹。他早上沖出樹洞,看見陶盆裂了道縫,嫩芽被砸斷了半截,葉片上全是小坑。他蹲在雪地里撿碎片,手指凍得發紅,卻沒像前幾次那樣掉眼淚。
“這次我知道了,要在下雨前把花盆搬到樹洞里。”灰灰把斷芽埋進土里,拍了拍陶盆上的雪。他發現自己記住的“提醒”越來越多,甚至能看出哪塊土更適合種子扎根。
第六次,嫩芽被蝸牛啃了半片葉子——灰灰學會了在花盆邊撒細沙防蝸牛;
第七次,澆水時忘了看枯葉提醒,嫩芽旱得打卷——他做了個刻著刻度的木牌,每天劃一道痕;
第八次,長出四片葉子時突然發黃,灰灰翻遍枯葉筆記,才想起沒給土里加腐葉當肥料;
第九次,他終于讓嫩芽長到了五厘米高,葉片舒展開來,隱約能看見葉脈里流動的淡彩光暈。
灰灰把陶盆放在床頭,晚上睡覺都睜著一只眼睛。可那天他幫阿麥尋找丟失的鏟子,回來時發現陶盆被風吹到了地上,嫩芽斷在了泥土里。
這是第九次失敗。灰灰撿起斷芽,發現它的根部已經長出了細細的須根,像一團小小的毛線。他突然不覺得難過了,因為這株嫩芽比第一次的小苗強壯了太多,就像他自己——從一開始連澆水都不會,到現在能說出十種種花的注意事項。
“最后一次了。”灰灰把種子放進新的陶盆。這次他沒有急著澆水,而是先在土里埋了層腐葉,又用樹枝搭了個小棚子擋風雨。他每天早上數葉片,中午調整遮陽的葉子,傍晚檢查有沒有蝸牛——就像在照顧一個小小的朋友。
半個月后的清晨,灰灰被一陣亮光驚醒。他抬頭看見陶盆里的嫩芽頂端,頂著個米粒大的花苞,花苞的邊緣泛著紅、橙、黃三種顏色。“要開花了!”他差點把陶盆碰倒,趕緊用爪子扶住。
接下來的三天,花苞每天都變個樣子:第一天長出藍色的紋路,第二天暈開紫色的邊,第三天,當朝陽把琉璃谷染成金色時,花苞“啪”地綻開了——七片花瓣像彩虹一樣鋪開,紅的像草莓醬,橙的像向日葵心,黃的像蜂蜜,綠的像新葉,藍的像溪水,靛的像夜空,紫的像他撿到的種子。
最神奇的是,花瓣上的顏色會隨著陽光流動,像有無數小星星在上面打滾。阿麥路過時驚得掉了鏟子,烏龜爺爺慢慢爬來看了半天,說這是他在琉璃谷住了一百年,第一次見到真正的彩虹花。
灰灰坐在花旁邊,看著花瓣上流動的光,突然發現自己記住的不是“成功”的瞬間,而是每次失敗教會他的事:是被冰雹砸后學會搭棚子,是被蝸牛啃后學會撒細沙,是忘記澆水后學會做木牌——這些藏在失敗里的“禮物”,才讓最后開花的時刻變得那么珍貴。
后來,彩虹花結了新的種子。灰灰把種子分給谷里的小動物,每個種子旁邊都附著重疊的枯葉筆記。有小松鼠問他:“要是種不活怎么辦?”
灰灰指著陶盆里新冒出來的小苗——那是用第九次失敗的斷芽根部種出來的,已經長出了兩片葉子。“就算沒開出花,你也會知道怎么讓它長得更久一點。”他笑著說,“就像走路會摔跤,但每次摔跤,都會讓下一次走得更穩呀。”
現在的灰灰,依然不是最會挖洞的鼴鼠,但谷里的小動物都知道,他能種出會發光的彩虹花。而那些曾經讓他難過的失敗,就像花瓣上的顏色,雖然各自獨立,卻最終拼成了完整的彩虹。
每當新的種子被埋進土里,灰灰都會在旁邊插一根細樹枝。他知道有些種子會發芽,有些不會;但只要愿意埋下種子,愿意在失敗時重新來過,就永遠有開花的可能——畢竟每一次“沒成功”,都是在朝著“成功”再走一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