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一聲驚雷劃破長空。
宮中傳出密報:皇帝突發高熱,昏迷不醒,御醫數人束手無策!
隨即,內務府傳出一道“密詔”:
“皇帝病重未愈,北疆親王阿斯蘭暫代三州兵權,以穩邊防。”
朝堂震動,眾臣驚恐!
禮部尚書怒問:“此詔何人手書?誰見證傳達?”
內侍啞口無言。
而蘇小糖眼睛瞬間瞇起:“兵權,是唯一不能假傳的命令。阿斯蘭終于露出了獠牙。”
她當即召集葉府精英,火速進入戰備狀態:“這一仗,拼的是速度、信息和控制力。”
“誰能先布控京內輿論、鎖住三州兵權,誰就能奪得下一個朝代的第一把椅子!”
蘇小糖啟動“緊急通訊系統”(改良版飛鴿信使+煙火編號),下令:
?葉珊珊率“影衛組”秘密控制京中傳書所與城門;
?蕭明軒調動東南巡邏軍,把持宮外四門;
?她親自帶人“抄家”皇宮西苑,搜出偽詔真跡。
?
與此同時,阿斯蘭已將數百北疆死士化妝成商隊、僧人等潛入京中。
他們的目標,不是奪宮——而是“引爆混亂”,逼迫皇室妥協!
蘇小糖判斷出他們將攻打“印綬司”,那里儲存全國官印、兵符、制詔文牘,一旦失守,將可偽造一切政令!
她冷笑:“好膽色,那我就讓你嘗嘗信息戰的恐怖。”
?
她早早布局,在印綬司設下“假數據點”:全是仿造文書與假密詔。
北疆死士沖進去,一通搶奪,滿心以為得手,殊不知早被“反追蹤墨粉”鎖定位置。
三個時辰后,死士窩點同時被擊破!
阿斯蘭在葉府內得報:“出事了。”
他眼神一沉,拔出隨身短刃:“那女人……比我們所有情報都要深。”
拂曉,皇帝意外醒轉。
第一件事就是問:“那封密詔是誰送出去的?”
蘇小糖站出,雙手呈上兩份文件:
一份,是皇帝印綬的“實時記錄文”,她仿現代監控,令內務府每日登記印綬用途;
另一份,是阿斯蘭所藏“北疆聯絡密報”,密謀數年,圖謀不軌。
皇帝震怒,命阿斯蘭交出隨行使臣,徹查到底!
但阿斯蘭卻說:“我并未謀逆,是陛下早年密詔所托!若您不記得,那才是真病入膏肓!”
?
這番話一出,朝堂震驚——是皇帝記錯,還是阿斯蘭在強行奪權?
葉府眾人一時間進退維谷。
?
關鍵時刻,蘇小糖提出:“可驗腦中毒素——若阿斯蘭近月對陛下施毒,神志混亂,便是謀逆證據!”
皇帝點頭。
果然,御醫驗出皇帝體內“幽寒散”殘留,此毒可使人迷糊、行為錯亂。
阿斯蘭終于坐不住,揮袖怒吼:“我們北疆忍辱十年,換來的是你們的猜忌與屠戮?”
蘇小糖冷笑:“你忍辱是假,藏刀是真。我們不過是順勢拔刀,還天地清明!”
?
皇帝下令,將阿斯蘭及其余黨流放北漠,永不入中原!
但蘇小糖卻建議:“暫緩!我有更好辦法對付他——讓他留下,做個活教材。”
她提出前所未有之策:
“設立邊疆‘試點州’,由阿斯蘭留任總督,協助推行‘民治試點’——民選長官、公示財務、教育改革、輿論公開!”
“其人若守正,北疆便會信任我們;其人若叛,百姓自會揭他老底。”
此舉看似和談,實則將北疆核心人心推入現代制度的洪流中,割裂其上下,動搖根基!
皇帝大驚:“如此新政,恐非一朝一夕可成。”
蘇小糖笑道:“正因一朝難成,才更需要試。”
?
葉府眾人隨即響應:
?葉珊珊主理“公選機制”,訓練邊疆文吏;
?蕭明軒負責“邊軍監督”,試行“軍民分權”;
?蘇小糖調遣一批“科普團”,專解民智!
?
北疆邊境的百姓第一次聽說:“我們可以不靠貴族分糧?可以選縣令?”
消息傳回敵國,朝野嘩然,士氣大落!
阿斯蘭被迫就范,明知陷入“和平鐵籠”,卻再無余力反撲。
戰爭告一段落,夜色微涼。
蘇小糖站在葉府后山望星。
蕭明軒走來,輕聲說:“你又贏了。”
她回頭看他:“這不是贏,這是生存本能。”
他突然湊近一步:“那……能不能把這生存本能,給我一點?”
她沒回話,只是嘴角微翹。
而遠處,葉珊珊看著二人背影,低聲問:“你真的……不會回你原來的世界了嗎?”
蘇小糖輕輕說:“也許我不是留下,而是終于找到了值得留下的理由。”
?
這一夜,風停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