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時裝周的最后一天,所有的聚光燈都對準了一個名字——艾琳娜。
我站在后臺,透過厚重的帷幕縫隙,能看到T臺另一端黑壓壓的觀眾席。全球最頂尖的時尚編輯、買手、明星、名媛,他們都在等待著今晚的壓軸大秀。
“艾琳娜小姐,您的禮服準備好了。”助理安娜小心翼翼地捧著那襲白色高定禮服走過來。
那是我親手設計的作品,象牙白的真絲緞面上手工刺繡著細膩的薔薇花紋,每一朵花都用了最頂級的施華洛世奇水晶點綴。裙擺的流線設計完美貼合身形,既優雅又充滿力量感。
“今晚的主題是'重生'。”我對著鏡子整理妝容,紅唇如血,眼神如星,“每一個女人,都應該有重新定義自己的權利。”
音樂響起,模特們開始依次登臺。我透過監視器看著她們在T臺上展示我的作品——那些代表著獨立、自信、不屈的設計理念。每一件衣服都在訴說著一個故事,關于蛻變,關于重生。
“艾琳娜,該你上場了。”音響里傳來導演的聲音。
我最后看了一眼鏡子里的自己。五年前那個在火海中絕望掙扎的蘇晚已經死了,站在這里的是艾琳娜,一個用灰燼重塑的靈魂。
踏上T臺的那一刻,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無數鎂光燈閃爍,像漫天星辰為我加冕。我緩緩走向T臺中央,每一步都踩在節拍上,白色禮服在燈光下熠熠生輝。
臺下的觀眾全部起立,掌聲經久不息。我看到了《VOGUE》的主編、香奈兒的設計總監、還有那些曾經高不可攀的時尚界傳奇人物,此刻都在為我鼓掌。
我在T臺中央停下,微微欠身致意。這一刻,我是這個世界的女王。
“艾琳娜!艾琳娜!”臺下響起整齊的呼聲。
燈光漸暗,音樂停止,但掌聲還在繼續。我知道,今晚過后,艾琳娜這個名字將徹底載入時尚史冊。
后臺的慶功香檳已經打開,所有人都在為這場史無前例的成功慶祝。各大媒體的閃光燈追著我不放,記者們爭相提問。
“艾琳娜小姐,這場秀的設計靈感來自哪里?”
“您如何看待女性在時尚界的地位?”
“有傳言說您拒絕了多家國際品牌的收購邀請,這是真的嗎?”
我端著香檳杯,從容應對著這些問題。每一個回答都經過精心考慮,既不失優雅,又體現出獨立女性的堅定立場。
“我的設計靈感來自于每一個勇敢做自己的女人。”我微笑著說,“時尚不應該束縛女性,而應該成為她們表達自我的工具。”
記者們瘋狂記錄著我的每一句話,我知道這些將會成為明天全球時尚媒體的頭條。
采訪結束后,我獨自回到休息室。卸下妝容,脫下那襲華美的禮服,我又變回了那個普通的女人。
鏡子里的倒影讓我想起了很多往事。我輕撫著手腕上那道疤痕,那是五年前烈火留下的印記,也是我重生的見證。
手機震動,米婭發來了消息:“總監,網絡上全是關于今晚大秀的報道。#艾琳娜米蘭加冕#已經沖上了全球熱搜第一,討論量超過五千萬。”
我打開社交媒體,鋪天蓋地的贊美撲面而來。
“艾琳娜就是當代女性的標桿!”
“這場秀簡直是藝術品,每一個細節都完美到極致。”
“從今天起,艾琳娜就是我的女神!”
“這才是真正的獨立女性,用實力征服世界!”
我放下手機,走到窗邊。米蘭的夜景在腳下鋪展開來,這座時尚之都見證了我的加冕時刻。我想起了那個遙遠的A市,想起了陸景琛,想起了那些曾經傷害過我的人。
他們大概永遠想不到,那個被他們推入火海的女人,會站在世界的頂端俯瞰眾生。
第二天的各大報紙頭條都是關于我的報道。《紐約時報》稱我為“重新定義時尚的女王”,《泰晤士報》說我是“從灰燼中重生的鳳凰”。就連一向苛刻的法國《費加羅報》都用了“傳奇”這個詞來形容我的成就。
“艾琳娜現象”成了全球媒體熱議的話題。各大商學院開始研究我的商業模式,女性組織邀請我做勵志演講,甚至有出版社要為我出傳記。
我在巴黎的辦公室里處理著這些邀請,每一份合同都代表著巨大的商業價值。但我很清楚,金錢和名聲從來不是我的最終目標。
我要的是證明,一個女人可以僅憑自己的力量站在世界之巔。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會想起過去的一切。那些痛苦的回憶已經不再那么銳利,反而成了我前進的燃料。我學會了與傷痛共存,學會了把它們轉化成力量。
站在落地窗前,看著塞納河上倒映的燈火,我知道自己已經完成了最完美的蛻變。蘇晚死在了五年前的那場大火里,而艾琳娜,將在這個世界上永遠閃耀。
手機又響了,屏幕上顯示著一個許久未見的號碼。我看著那串數字,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是時候,讓某些人見識一下,真正的艾琳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