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宮大劇院,水晶燈璀璨如星。后臺彌漫著化妝品的香氣和緊繃的期待。依暮對著鏡子深呼吸。鏡中的少女身著簡潔的白襯衫與深藍百褶裙,潘星靈精心編就的發辮露出她光潔的額頭,也襯得那雙易紅的眼眶更明顯。膝蓋上新鮮的青紫被長襪遮掩,但隱隱的鈍痛頑固地提醒著昨天下樓梯的意外。
“暮暮,加油!你絕對沒問題的!”潘星靈一邊給她整理領口,一邊壓低聲音打氣,“稿子都刻進DNA了吧?”
依暮點點頭,指尖冰涼。她下意識摸了摸口袋,那里沒有陪伴她的小熊掛件(怕弄丟),只有一張疊得方方正正的硬紙片——顧沉那張畫著仰望星空小熊的數學筆記。莫名的,這成了她此刻唯一的定心丸。
這次演講,并非依暮主動請纓。一周前,英語教研組長劉慧老師特意找到她。劉老師年近五十,氣質溫婉,眼神卻銳利如鷹,是學校里公認的“伯樂”。
“依暮,”劉老師將一份打印稿推到她面前,正是依暮之前一次英語周記作業《仰望星空》,“這篇東西,我看了三遍。不只是語言好,是里面那股勁兒,那種對未知的探索和……孤獨感里的聯結渴望,很特別。市里英語風采大賽決賽缺一個能講出新意、講出深度的選手,我覺得非你莫屬。”
依暮當時很驚訝,也有些抗拒:“劉老師,高三了,而且我……我怕講不好,當眾……”
“怕什么?”劉慧老師打斷她,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鼓勵,“正是高三,才更需要這樣的舞臺鍛煉你的心性!把你稿子里那個‘Lost&Found’的主題深化,融入你自學的星圖知識,講一個在浩瀚中尋找聯結的故事。我相信你,依暮,你骨子里有股韌勁,缺的就是把它亮出來的機會。”劉老師的信任和期許,讓依暮無法拒絕,也成了她此刻站在后臺的壓力源頭之一。
觀眾席漸漸坐滿。顧沉坐在靠后的位置,旁邊是硬被潘星靈拉來“熏陶英語”、正百無聊賴刷手機的楊文。顧沉穿著簡單的黑色衛衣,在周圍或正式或華麗的觀眾中格格不入,但他脊背挺直,目光穿透人群,牢牢鎖定在后臺入口處那個纖細的身影上。他看到了依暮微紅的鼻尖(后臺冷氣太足?還是緊張?),看到了她無意識摩挲口袋的小動作,心口像被羽毛輕輕拂過,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憐惜和擔憂。坐在前排的班主任徐老師(徐志剛)也來了,這位平日里不茍言笑、以嚴厲著稱的物理老師,此刻也微微側身,目光投向舞臺,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關切。還有劉慧老師,坐在評委席旁,雙手交握,眼神里是滿滿的期待和一絲緊張。
聚光燈驟然亮起。依暮和陳林嶼(搭檔,負責PPT和背景制作)并肩走上舞臺。追光燈下,依暮的身影顯得有些單薄,但當她拿起話筒,開口說出第一個清晰而帶著點柔軟顫音的英文單詞時,一種奇異的鎮定籠罩了她。她講述對星空的向往,童年第一次用簡陋望遠鏡鎖定獵戶座時的震撼,宇宙的浩瀚與人類的渺小。英語流利準確,帶著詩意的韻律。陳林嶼默契配合,展示著由他繪制、依暮用星圖軟件制作的動態背景——星云旋轉,流星劃破黑暗,星軌交織如命運之網。
“……Andsometimes,”依暮的聲音微微低沉,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wefeellostinthevastuniverse,likeatinystarswallowedbydarkness.”(“……有時,我們在這浩瀚宇宙中感到迷失,像一顆被黑暗吞噬的微小星辰……”)屏幕上,一顆代表孤獨個體的微光被無邊的黑暗吞噬。觀眾席一片寂靜,連楊文都放下了手機。顧沉的心猛地揪緊,手指無意識地攥緊了座椅扶手。劉慧老師屏住了呼吸。
“ButIbelieve,”依暮的聲音陡然明亮,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thateveryconnection,everyactofkindness,everyshareddream,islikeabridgebuiltwithstardust,guidingusbacktoeachother,backtothelight.”(“……但我相信,每一次聯結,每一次善意,每一個共同的夢想,都如同用星塵建造的橋梁,指引我們回到彼此身邊,回到光明之中。”)
屏幕上,“善意”的暖黃光點如星塵匯聚,在黑暗中架起發光的橋,引向那顆被吞沒的微光。微光重燃,沿著星橋回歸璀璨星河。就在依暮即將講到演講稿中最個人、最核心的部分——關于童年沙坑初遇和小熊守護,暗示在最孤獨時刻被無聲善意“找回”的經歷時——
“滋啦——!”一聲尖銳刺耳的電流噪音撕裂空氣!
緊接著,“啪!”一聲悶響,陳林嶼身后巨大的電子屏幕瞬間陷入一片死寂的黑暗!舞臺燈光也同時熄滅大半,只留下幾盞應急燈投下慘淡昏黃的光暈。背景音樂戛然而止。
死寂。緊接著,臺下觀眾席爆發出巨大的驚愕和騷動。
依暮的聲音被硬生生掐斷在喉嚨里!像被一只無形的手扼住。突如其來的黑暗和死寂放大了她所有的恐慌。膝蓋的鈍痛瞬間變得尖銳,直刺神經。她站在舞臺中央,聚光燈消失后的巨大反差讓她眼前發黑,心慌得幾乎無法呼吸。黑暗中,那些被誤解、被當眾審視的冰冷記憶碎片洶涌而來,將她瞬間拖入無助和窒息的深淵。淚水不受控制地決堤,視線徹底模糊,身體微微顫抖起來。
后臺傳來工作人員氣急敗壞的吼叫和慌亂的奔跑聲。陳林嶼焦急地想靠近安慰她:“依暮!別怕!馬上就好!”但在混亂的黑暗和噪音中,他的聲音顯得那么微弱和遙遠。
觀眾席一片混亂。楊文嚇得差點跳起來:“臥槽!什么情況?”潘星靈急得直跺腳,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恨不得沖上臺去。徐老師眉頭緊鎖,身體前傾,手指在扶手上焦躁地敲擊。劉慧老師臉色發白,猛地站起身想往后臺沖,卻被工作人員攔住。評委席也交頭接耳,搖頭嘆息。完了,精心準備的演講,依暮的狀態……一切都完了。很多人心里冒出這個念頭。
就在這令人絕望的混亂時刻——
“砰!啪!啪!啪!”
幾道強光突然從觀眾席后方亮起!并非專業的舞臺燈光,而是幾支強力手電筒的光束,被人為地、極其精準地打在了舞臺上空!
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驚得抬頭望去。只見觀眾席后方高處,楊文正手忙腳亂地舉著兩支手電筒,對著舞臺上方胡亂晃著,嘴里嚷嚷:“沉哥!這邊!照準點!給暮姐打光啊!”而在他旁邊,顧沉不知何時已經站到了座椅上!他手里舉著一支強力手電筒,光束卻異常穩定、精準!那束光沒有刺向依暮的臉,也沒有漫無目的地亂晃,而是極其穩定地、溫柔地,投射在依暮身前的舞臺地板上,在她腳邊圈出了一片明亮而溫暖的光域!如同一盞在無邊黑暗中,只為她而亮的、專屬的聚光燈!
緊接著,顧沉那清冷而帶著不容置疑穿透力的聲音,竟透過楊文慌亂中塞給他的、忘記關掉的手機麥克風(楊文之前用來偷偷錄音),在短暫的寂靜空隙中響起,雖然有些失真,卻清晰地傳遍整個劇場:
“Lookup,Mumu.”(“抬頭,暮暮。”)
他的聲音不高,卻奇異地壓下了部分嘈雜。他甚至沒有用“依暮”,而是那個只屬于他的、帶著親昵和守護意味的昵稱“暮暮”。
這熟悉的聲音和腳邊突然降臨的溫暖光圈,像一道閃電劈開了依暮眼前的黑暗和心頭的冰封!她猛地從恐慌的深淵里被拽了出來!她幾乎是本能地抬起頭,淚眼朦朧中,順著顧沉手電光束堅定指引的方向看去——
只見劇院高高的穹頂之上,或許是后臺工作人員在慌亂中誤觸了某個備用投影設備!一片朦朧的、流動的、由無數細小光點組成的璀璨星河,正緩緩在深邃的穹頂之上鋪展開來!雖然不如專業設備清晰銳利,但那片朦朧而真實的星光,帶著一種震撼人心的、原始而浪漫的壯美,如同宇宙本身溫柔的凝視!
“Thestarsarealwaysthere,”顧沉的聲音再次透過那有些失真的手機麥傳來,沉穩、有力,帶著一種安撫人心的奇異魔力,“Waitingforyoutolookup.”(“星星一直都在,等著你抬頭去看。”)
腳邊是顧沉為她點亮的“專屬燈塔”,頭頂是誤打誤撞出現的、流淌的星河!依暮站在光與星的中央,心頭的恐慌和無助如同退潮般迅速消散。淚水還掛在睫毛上,但眼神已經重新聚焦,閃爍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破繭而出的堅定光芒!她感受到了那束光背后無言的守護,感受到了那片星空帶來的遼闊慰藉。她不是一個人!顧沉在,她的光就在!
她深吸一口氣,用力抹去眼淚,重新握緊了話筒。她沒有去看后臺是否恢復,也沒有在意陳林嶼的擔憂。她的目光堅定地投向觀眾席后方那個逆著光、高舉著手電筒的高大身影,然后,她抬起了頭,望向穹頂那片朦朧卻無比壯麗的星河,用比之前更加清晰、更加堅定、帶著一絲哽咽卻無比真誠和充滿力量的聲音,繼續了她的演講:
“…Justlikethatdayinthesandpit,whenIwasjustascaredlittlegirl,ahandreachedout,notwithgrandwords,butwithasilentbearandashieldagainstthestorm.”(“……就像沙坑里的那一天,當我只是個害怕的小女孩時,一只手伸了過來,沒有華麗的言語,只有一個沉默的小熊,和一面抵御風暴的盾牌。”)
她深情地講述著那個被守護的瞬間,講述著那份在最脆弱時給予的無聲力量如何成為她心底永不熄滅的光源。她沒有提顧沉的名字,但每一個字,每一個停頓,都飽含著穿越時光的感激,像溫柔而有力的雨點,精準地敲打在觀眾席后方那個少年的心上。
顧沉舉著手電筒的手臂瞬間僵硬了。他聽著依暮用流利的英語,平靜而深情地講述著那個他幾乎遺忘、卻在她心中珍藏如初的沙坑初遇和小熊守護,講述著他無意間給予的“shieldagainstthestorm”(抵御風暴的盾牌)……一股巨大的、混雜著排山倒海的震撼、遲來的酸楚、無地自容的悔意(悔恨自己曾經的退縮)和洶涌到幾乎將他淹沒的愛意,瞬間沖垮了他所有的冷靜與克制!他以為是他一直在仰望她的星光,追逐她的腳步,卻不知自己早就是她心底最堅實、最溫暖的光源!手電筒的光束無法抑制地劇烈顫抖起來,暴露了他內心的驚濤駭浪。楊文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嘴巴張得能塞下雞蛋。
依暮的演講在穹頂流淌的星河背景下達到了震撼靈魂的高潮。她將個人經歷升華到更廣闊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結、救贖與希望,最后落回星空的永恒隱喻:
“Weareallstars,sometimesdim,sometimesbright.Butwhenwedaretoreachout,tobuildbridgeswiththestardustofkindnessandcourage,wecanlightupeachother’sdarknessandfindourwaybackhome,underthesameinfinitesky.”(“我們都是星辰,時而黯淡,時而明亮。但當我們敢于伸出手,用善意和勇氣的星塵建造橋梁,我們就能點亮彼此的黑暗,在同一個無限天空下,找到回家的路。”)
最后一個單詞落下,仿佛感應到了這圓滿的氛圍,穹頂的備用投影星光竟驟然變得明亮清晰了一瞬,獵戶座腰帶的三顆明星清晰地閃爍了一下!緊接著,“唰”地一聲,主屏幕和舞臺燈光在工作人員的努力下,終于全部恢復!明亮的燈光重新擁抱舞臺!
短暫的、令人窒息的寂靜后——
“嘩——!!!”
雷鳴般的掌聲如同積蓄已久的山洪,瞬間爆發,以排山倒海之勢席卷了整個劇場!觀眾們激動地自發站了起來,掌聲、喝彩聲經久不息!
潘星靈又哭又笑,拼命鼓掌,手都拍紅了。楊文激動地捶著顧沉的肩膀:“沉哥!牛逼!暮姐牛逼!”徐志剛老師緊鎖的眉頭終于舒展開,臉上露出了罕見的、帶著贊許的笑容,用力地鼓著掌。劉慧老師早已熱淚盈眶,一邊鼓掌一邊不住地點頭,臉上是巨大的欣慰和驕傲——她沒看錯人!評委們相視而笑,眼中滿是驚艷。
依暮站在光芒中央,微微喘息,臉頰因激動和剛才的爆發而泛著動人的紅暈,眼眶依舊濕潤,但嘴角卻綻放出一個如釋重負、又無比璀璨明亮的笑容。她成功了!她不僅完成了演講,更是在那片突降的混亂黑暗中,在顧沉那束堅定而溫暖的光的指引下,在穹頂那片誤入人間的星河的見證下,完成了一場對自我內心恐懼的完美跨越和涅槃重生!
她下意識地、帶著滿心滿眼的星光,再次看向觀眾席后方。顧沉已經放下了手電筒,站在那里。明亮的燈光下,隔著洶涌的人潮和震耳欲聾的掌聲,他深深地凝視著她。依暮清晰地看到了他泛紅的眼眶,看到了他緊抿卻微微顫抖的唇線,更看到了他眼中那再也無法掩飾、洶涌澎湃的——驕傲、震撼、無措、以及濃烈得足以燃燒整個宇宙的愛意與悔意交織的光芒。那光芒,比穹頂的星河,比舞臺的聚光燈,更加奪目,更加直擊依暮的靈魂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