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日前夕,我攥著頂針站在“抗戰中的女性“展區。玻璃展柜里的紅圍巾像團凝固的火焰,解說牌上的“1940“讓我想起奶奶的故事:那年春桃姐姐跟著游擊隊炸日軍倉庫,撤退時把圍巾系在松樹上,給后續部隊指路。如今圍巾邊角的補丁清晰可見,針腳細密如夜空中的星軌。
“這是用繳獲的日軍帳篷改的。“志愿者姐姐的聲音里帶著敬意,“您看這針腳,戰時哪有這么齊整的線?是用仙人掌的刺穿起來的。“我忽然想起昨晚的夢:春桃在雪地里奔跑,圍巾飄落時勾住松枝,她回頭的瞬間,眼中倒映著遠處的火把——那是通江百姓舉著燈籠,為夜行軍的紅軍照亮山路。
和平廣場的七十棵松樹正在落葉,我踩著金黃的松針尋找春桃的石碑。碑文簡單如她的一生:“春桃,1922-1942,通江縣婦救會成員。“碑角斜斜刻著半朵梅花,與太奶奶布襪上的針腳吻合。我把剪紙放在碑前,秋風卷起紙角,女孩手中的紅旗仿佛要掙脫紙面,去追趕八十年前的那支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