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童
飄香奶豬
編輯于2016-1-1318:08
《幽明錄》上記載在黃河中上游有一種生物,名叫“水蟲”,又名“蟲童”或“水精”,民間多稱為“水猴子”,裸形人身,身長大小不一,眼耳鼻舌唇皆具,頭上戴一盆,受水三五尺,只得水勇猛,失水則無勇力,這就是傳說中的河童。傳說在戰國時代初期,在魏國鄴縣這個地方。每年雨季一到,河水暴漲泛濫成災,常常奪去許多人的生命和財產,當地的巫女以「河伯娶妻」為借口串通官員大肆斂財,并且必須犧牲掉年輕女子取悅河伯。直到鄴縣來了一位名叫西門豹的新縣令,才將「河伯娶妻」的迷信破除,后來提到「河伯娶妻」自然讓人聯想到以智取來抵抗暴政的故事典型。
這種事情呢,乍一聽很荒謬,但是接下來要說的這個故事就和河童有關。就說在戰國時期,一個漁村里一個打漁的青年和當地一個漂亮的姑娘相戀了,姑娘與母親住在一起,礙于母親的阻擾,青年和姑娘只能晚上相見,偷偷約會。
青年每天晚上繞過村莊,走很長一段路來和姑娘相見,姑娘也估計著時間在母親睡著時,偷偷和青年相見,但是經常會遲到,有時到半夜才能脫身出來,有時黎明清晨曙光微現時還沒現身。
這種情況發生很多次之后,青年躲在樹林間時,為了排遣寂寞,舒緩恐懼,便大聲唱歌。他將自己朝思暮想的思念集中在聲音里,為了不讓波浪聲,樹葉窸窣聲蓋過自己的聲音,他只能扯著嗓子歌唱。母親在還未熟睡時聽到青年的聲音,便問女兒,那是什么聲音。姑娘一開始裝睡,當問了幾遍之后,迷迷糊糊地說道好像不是人的聲音。母親驚住,又問,不是人的聲音,那是什么在唱歌。姑娘靈機一動,可能是河童吧。
第二天,母親就把半夜聽到河童唱歌的事告訴給了村莊里的人,住在附近的人半夜也聽到了河童的歌聲,雖然半信半疑,但還是把這件事告訴給了另一個男人,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關于河童唱歌的事傳到了村莊里一個頗有聲望的老人耳朵里,老人給大家解釋到,這不足為奇,河童這種生物本就形似人,具有靈氣,所以會唱歌也不足為怪。
后來,又有幾個人聽到過河童唱歌,甚至有人說自己見過河童在水旁邊唱歌邊徘徊。既然都有人見到過河童,全村人更加堅信河童也是會唱歌的,河童的聲音有時從河邊傳來,又有時從樹林間傳來,就連姑娘有一天晚上也被歌聲震驚到..
姑娘當然知道,那個歌聲是青年的聲音,有一天晚上,母親睡得正熟,姑娘輕手輕腳地從被窩里出來,打開窗戶,偷偷觀察外面的動靜,淡淡的月光灑在靜靜地水面上,只能聽到波浪聲和輕微的樹葉摩擦聲,并沒有聽到青年的歌聲,也沒有看見青年的身影。姑娘環顧四周,初春的寒風吹得姑娘微微打顫,不禁驚嚇的捂住臉頰,借著淡淡的月光,姑娘看見沙地上清晰可見的河童的腳印。
這件事又流傳到了其余的村莊,其他的國家,關于河童的傳說也流傳了很久,甚至傳到了日本等地。也許大家會說,并沒有河童這種生物,只是人們相信它的存在,但是真的有和相信有之間又有什么區別呢?
不僅僅是河童,一切存在的東西,歸根結底都是我們相信它的存在。
正如古人相信河童的存在,我們也相信那些活在我們心中的東西,而且按照這些所相信的東西的指引,決定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
于2016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