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日,太和殿的銅鶴在晨霧中泛著冷光。
蘇挽月捏碎袖中明殊送來的密信,桑皮紙上的蠅頭小楷透著寒意——三日前押送北狄降臣的囚車在京郊遇襲,為首刺客竟持著沈硯冰舊部的腰牌,而欽天監昨夜急奏“熒惑守心,主臣弒君“。檐角銅鈴輕響,她抬眸望見蕭凜夜立在丹墀下,玄色朝服上的蟒紋被霧氣洇得發暗,腰間玉帶扣上的龍紋與她腕間的銀鐲遙相呼應。
“欽天監少監是沈黨余孽,“他指尖叩擊著袖中密折,聲音壓得極低,“所謂'熒惑守心',是為今日早朝的逼宮造勢。“玉帶扣上的龍紋暗槽里,藏著先帝親賜的半截玉契,此刻正與蘇挽月發間的鳳形金簪產生細微共振。
顧承澤按劍立在殿柱后,鎧甲內側繡著鎮北軍的狼頭圖騰:“末將已封鎖九門,但東城兵馬司指揮使昨夜暴斃,兵權落入沈硯冰外甥手中。“他遞過染血的令牌,牌面刻著的“鳳煞“二字已被利刃劃花。
阿依娜混在宮娥隊伍中,北狄圖騰的銀飾藏在袖底:“長公主舊部在后宮散布流言,說蘇姑娘是'禍國妖女',如今太后已下懿旨,要在早朝后召您去慈寧宮問話。“她腕間的薩滿鈴被特制錦緞包裹,只在晃動時發出極輕的嗡鳴。
鐘鼓樓上的銅鐘敲過三響,蘇挽月隨蕭凜夜步入太和殿,看見御座旁的香爐里飄出異樣的青煙——是用緬桂花蕊混合西域迷香制成的“惑心香“,能讓人在爭辯時情緒失控。她不動聲色地將一枚薄荷錠含在舌下,指尖在袖中掐算著香灰的落勢。
“啟稟陛下,“吏部尚書率先出列,朝服上的仙鶴補子微微發顫,“攝政王權重震主,又與妖女蘇挽月私通,恐應了欽天監的天象警示!“他身后涌出二十余名御史,紛紛跪地呈上彈劾奏折,折角處都染著相同的朱砂印記。
楚昭坐在龍椅上,明黃朝服下的內襯繡著蘇挽月親手縫的九鳳紋:“皇叔輔政有功,豈容爾等胡言?“少年天子的聲音帶著刻意壓低的威嚴,但緊握龍椅扶手的指節已泛白。
蕭凜夜上前一步,蟒紋朝服掃過冰涼的金磚:“諸位說本王權重震主,可知北狄降臣遇襲時,是誰的令牌出現在現場?“他抬手擲出一枚腰牌,牌面“沈“字赫然入目,“沈硯冰余黨尚未肅清,爾等就急著逼宮,是何居心?“
“血口噴人!“吏部尚書突然拔高聲音,殿內惑心香的煙霧驟然濃重,“攝政王與蘇挽月勾結鳳儀閣,私設刑獄,分明是想學王莽篡漢!“他袖口滑落半片玉佩,正是長公主當年用來調包毒酒的信物。
蘇挽月踏前半步,素色宮裝在一眾朝服中格外顯眼:“大人袖口的玉佩,與長公主毒害先帝時所用的如出一轍。“她的聲音清冽,竟蓋過殿內嗡嗡的議論,“敢問大人,昨夜東城兵馬司指揮使的'暴斃',是否也與您有關?“
吏部尚書臉色驟變,手按向靴中短刃。蘇挽月早有防備,袖中暗藏的銀針刺入身旁銅鶴的底座——那里藏著明殊預先安置的響簧,發出的頻率恰好擾亂惑心香的煙霧流動。煙霧一亂,幾名御史突然跪倒在地,口吐黑血——他們早已中了沈黨的“牽機毒“,此刻被香霧誘發。
“拿下!“蕭凜夜一聲令下,金吾衛從殿柱后涌出。吏部尚書嘶吼著撲向楚昭,卻被顧承澤一刀斬斷手腕。阿依娜趁機上前,用北狄秘藥逼出他口中的毒囊,囊內紙條上赫然寫著:“辰時三刻,慈寧宮動手。“
楚昭猛地站起身,朝服下擺掃過御座前的銅鼎:“傳朕旨意:封鎖慈寧宮,徹查沈黨余孽!“少年天子的眼中閃過與年齡不符的銳利,蘇挽月看見他藏在袖中的手,正緊握著先帝留下的鳳儀令。
蕭凜夜與蘇挽月對視一眼,同時轉身走向殿外。穿過太極殿時,他忽然頓住腳步,望著檐角垂落的冰棱:“慈寧宮的埋伏,恐怕不止明面上的刺客。“他腰間的玉帶扣突然發燙,先帝玉契與蘇挽月的鳳簪共振加劇——這是鳳儀閣暗樁傳來的緊急信號。
慈寧宮的宮門在他們面前緩緩打開,太后端坐主位,身后站著持械的內侍,殿中央的屏風后隱隱傳來金屬摩擦聲。蘇挽月注意到太后腕間的玉鐲——那是當年長公主送給她的壽禮,鐲身上的纏枝蓮紋實則是北狄巫蠱的標記。
“蘇姑娘果然來了,“太后的聲音帶著病態的柔婉,“哀家聽說,你懂些旁門左道,可愿為哀家...驅驅邪?“她抬手示意,屏風后轉出八名蒙面人,手中兵器都淬著藍汪汪的毒。
蕭凜夜拔劍出鞘,劍光映著太后腕間的玉鐲:“長公主已死,太后何必再為沈黨賣命?“
太后突然狂笑,猛地砸碎玉鐲:“賣命?當年先帝逼死我親妹,蕭凜夜你母親更是北狄妖女!這大楚江山,本該是我兒的!“碎玉片落地的瞬間,蒙面人同時出手,兵器上的毒霧與殿內暗藏的火藥引線接觸,燃起滋滋的火星。
“退!“蕭凜夜將蘇挽月護在身后,劍身舞出密不透風的劍幕。蘇挽月趁機將鳳簪插入地面磚縫——那里連通著鳳儀閣的排水道,明殊預先放置的火藥引子被觸發,炸斷了蒙面人的兵器。
顧承澤與阿依娜率人沖入,刀光劍影間,太后突然抓起案上的毒酒一飲而盡:“蕭凜夜...你終究...逃不過亂臣賊子的命!“她倒地時,手中緊攥著半張密信,上面是沈硯冰的筆跡:“引攝政王入慈寧,血祭龍椅...扶楚昭親政。“
蘇挽月展開密信,背脊驟然發涼。原來沈黨的真正目的不是弒君,而是逼反攝政王,讓看似無辜的楚昭順勢親政,從而掌控朝堂。她抬頭望向趕來的楚昭,少年天子望著太后的尸體,眼中沒有驚恐,只有一種如釋重負的平靜。
“皇叔,“楚昭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太后她...怎么會?“
蕭凜夜收劍入鞘,蟒紋朝服上濺著零星血點:“陛下受驚了。“他的目光掃過楚昭緊握的鳳儀令,又落在蘇挽月手中的密信上,眉心微不可察地蹙起。
夕陽透過慈寧宮的窗欞,將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長。蘇挽月望著楚昭袖中若隱若現的龍紋玉佩——那是先帝臨終前賜給唯一嫡孫的信物,此刻卻讓她想起血詔上“凜夜護璽“的字跡。
宮墻外傳來更夫報時,酉時了。蘇挽月跟著蕭凜夜走出慈寧宮,看見天邊的晚霞如血,恰如太和殿地磚上未干的血跡。
“沈黨的目標是陛下,“蕭凜夜的聲音低沉,“他們想借太后之死,坐實我逼宮的罪名。“
蘇挽月點頭,指尖摩挲著鳳簪上的九鳳紋:“但太后死前的密信,卻指向扶持陛下親政。“她頓了頓,望著遠處宮墻上的烏鴉歸巢,“蕭凜夜,你有沒有想過...沈黨背后,可能還有更深的棋局?“
蕭凜夜沒有回答,只是抬手替她拂去肩上的落雪,指尖觸到她發間的鳳簪時,微微一頓。蘇挽月看見他眼中翻涌的復雜情緒,忽然明白,這場宮變遠未結束,龍椅之下的暗影,才剛剛開始浮現。
而他們要面對的,或許不是明目張膽的敵人,而是藏在最親近之人身后的...致命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