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風知雨知你不知

第2章熟悉的感覺

大門口還是那兩個門衛。

黑瘦、小個的是老張。一個五六十歲的小老頭。只要有陌生車輛進入小區,他就會騎著電瓶車尾隨其后,勒令駛離小區。

白胖、敦厚,平時臉上總掛著笑容的是老李,年紀跟老張差不多。他平時待在小區門口的崗亭比較多。

小區實在太小,來這里住的基本都是家里有孩子在附近上學的。小區對口的初中也是區公立重點初中。

這里的住戶,家里基本至少一輛車。小區沒有地下車庫,路面的車位是遠遠不夠的。即使原來的花臺區域全部改成了車位——車位依然是僧多粥少。不少小區租不到車位的人家,會想方設法去隔壁小區弄個車位。實在租不到,就把車停在更偏遠的地方。

沈菊家入住時間比較晚,所以車位根本租不到。不是沒問過物業,物業的大姐說排在他們前面的有的已經排了差不多兩年了,還沒有空出來的車位。想想也是,一般在這里一住可能就是9-12年,還是比較穩定的,而且都是需要用車的家庭。

所以,趙樹遠就把車子停在了城北原來房子那里。上下班就改騎電瓶車,天氣不好就打車。加上老小區沒有電梯,雖然四樓也算是黃金樓層,但相對于原來的小高層電梯房,每天往返四樓好幾趟,感覺生活質量陡然下降。

可是怎么辦呢?為了孩子!

出小區門的時候,沈菊特意跟兩位守門的大叔打了招呼,并在心里說了聲:好久不見,老張老李!

是啊,好久不見。后來疫情暴發,老張因為感染回到了老家駐馬店,就再也沒有回來。不知道后來怎么樣了。

等他們4年后搬出小區的時候,老李也退休回老家了。據說,他因為喜歡喝酒,加上高血壓,中風了。

出門左拐,有一座橋,橫跨在運河上。橋有些年頭了。兩邊圍著鐵絲網。橋那頭有兩家全國知名的三甲醫院,一家是皮膚科的,一家是綜合性的。

出門右拐,到吉祥路這段一條大概50米的內部路,這條路兩邊的商鋪都是些賣菜啊肉啊雜貨啊……形成了一個小而精的菜市場——大家習慣叫它新村小菜場。

跨出小區門,進入小菜場,右手邊第一家有兩個門面,是一對河南夫妻開的菜鋪。夫妻倆五六十歲,來杭城已經二十多年,做過許多活,近10十來年一直在賣菜。老家有一兒一女。兒子已經成家立業,還生了兩個孫子。平時兒媳婦負責帶娃,兒子在老家一個工廠上班,一個月2兩千多塊錢。老兩口給兒子在縣城買了房,大孫子在縣城最好的小學上學。小孫子也在私立幼兒園。

“那平時你們賣菜掙的錢寄回去么?”有一次沈菊問老兩口。

“平時不寄。兩孫子學費是我們付的,兒子縣城的房子也是我們買的,鄉下的四合院是我們建的。平時兒子賺的兩千多塊錢,加上兒媳婦打零工賺的錢,也夠他們花銷了。我們那兒消費水平比杭城低多了。要是平時還寄錢給他們,那他們也太不頂事了。當然,過年回去還是會給兒媳婦、兩孫子一人一個大紅包的。”老袁喝了一口酒。

老袁喜歡嘮嗑。說話的時候中氣十足。他的河南口音特別有勁道,就像河南的面食,質樸、醇厚。

“那你女兒呢?也應該結婚生娃了吧?”

“別提!我那女兒不爭氣!跟前面第一任男人生了個兒子,后面經常吵架,離婚了,孩子歸前夫。現在再婚,又生了個女兒。但跟現在的女婿也是三天兩頭吵架。好好的日子不過,老折騰那些有的沒的。”老袁說起女兒就一副怒其不爭的神情,里面夾雜著憤怒、心疼、不解。

“就是啊!我閨女還老怨我們,說是我們害了她!我們怎么害她了?她小時候在老家爺爺奶奶帶,那也是沒辦法啊,我們得出來賺錢啊。我們每個月給她跟她哥寄的生活費是俺村里最多的。想買啥就買啥!還想我們怎么樣啊?我們怎么虧待她了?”說起女兒,張大娘也是氣呼呼地不解與無奈。

沈菊在老袁的攤位前停留片刻,想跟老兩口子打聲招呼,問問他們兒子女兒現在怎么樣了,但立馬想到這個時候她剛搬來沒幾天,跟他們還不熟,于是問到:“老板,茄子怎么賣?”

“喲,閨女,叫我老袁就好。剛搬來吧?下個月就開學了。每年這個時候就有新面孔。茄子夜里3點多我們剛進的貨,可新鮮了,5塊錢一斤。”老袁邊整理攤位,邊回復沈菊。

“好的,給我來一斤。”

“閨女,你自己挑吧,想選怎么樣的就怎么樣的,不要弄傷茄子就好,呵呵。”老袁還是時不時來點小幽默,然后又推薦其他菜品:“要不要同時來點牛角椒?炒茄子不來點青辣椒,不得勁。你們這里不吃太辣的,牛角椒剛剛好。還有豆瓣醬,也是新到的。”

沈菊不禁感慨,怪不得老兩口可以在老家造大房子,還給兒子買縣城學區房,給兩孫子上當地最好的學校,這銷售能力真是一流,很絲滑地進行了關聯性銷售。

“嗯,我不太會選,以前做飯少,現在搬過來得自己做飯,正學習買菜呢。師傅幫我選一選,我相信你,就當教我怎么選菜吧。”沈菊誠懇道。

“中。這種長茄子選的時候首先看外觀,要選色澤均勻發亮、沒有暗淡或發黃的,表面光滑緊實無皺縮、無斑點和傷痕的。摸上去感覺很有彈性,有重量感,水分充足的。牛角椒也得色澤均勻翠綠,緊實光滑無皺縮的,摸上去硬挺有彈性,千萬別買皺巴巴的,要沉甸甸水分充足的才新鮮。”老袁邊說邊選。

“好的,再給我來一盒新鮮的豆瓣醬。”沈菊邊說邊掃付款二維碼。

“好嘞,一斤茄子5塊,半斤辣椒3塊5,一盒豆瓣醬郫縣豆瓣醬8塊5,一共17塊錢。再送你一點小蔥,紅燒茄子不加點小蔥不得勁。”老袁特別強調那幾根小蔥。

沈菊微笑著接過裝好的菜袋子,連說了兩聲“謝謝”,心想:這老袁“一如既往”地有意思,幾根蔥,是送的就是送的,是給顧客的福利,是他對顧客的好,顧客感知到他的好,就會多光顧他的店。

多么淳樸的銷售真諦啊!

繼續靠右邊往前,經過了一家炒貨店、水產店、兄弟水果店、雜貨鋪、吳記早餐、吉祥路燒烤店,掉頭到對面,第一家就是阿胖土豬肉。

店門口有個臨時攤位,是賣烤鴨的。賣烤鴨的是老李,每天出攤20只烤鴨,上午10只,傍晚10只,除了天氣不好的時候。他的烤鴨全是自己烤的,卷烤鴨的春餅也是他自己烙的。記得有段時間,女兒一鳴就很喜歡吃老李做的烤鴨,天天吃天天吃,直到有天吃吐了,往后幾年都不愛吃烤鴨了。

以后不能太過滿足孩子的期待,省得少了念想與快樂。雖說“愛滿則溢”,但很多東西滿足過多,就會失去興趣,甚至給未來生活造成困擾。

就像她小時候吃咸肉。

沈菊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過的,直到8歲讀小學前幾天,父親才把她接回了自己家。在她大概四五歲的時候,太姥姥去世了,外婆家把沒用完的肉腌成了咸肉。外公外婆舅舅都很疼她,腌好的咸肉不舍得吃,每天切一點,炒菜或者燉蛋,都弄給沈菊吃。中飯有咸肉,晚飯也有咸肉,她想吃點跟外公外婆一樣的蔬菜,但外公外婆總是說蔬菜沒營養,咸肉燉蛋才有營養……總有各種理由讓她吃有咸肉的“獨食”。直到有一天,她看到咸肉聞著那個味兒就吐了。從那以后,她看到咸肉就會想吐,吃不下飯,著實把外公外婆給嚇壞了。

她的印象里,外公外婆很疼她。總會把好的留給她。外公外婆對她的愛是很純粹的,是她童年最大的依戀。外公外婆對她是最好的,比父母對她還好。自從被送到外婆家,父母很少來看她,大的節日才會把她接回家。而每當回自己家,看著父母跟弟弟親昵地相處,她總覺得格格不入。而她在外婆家的這段時間,大舅一直跟父親學木匠,人家學徒是要給師傅孝敬的,大舅得了父親悉心教導,還有包中飯,每個月還有工錢領。

沈菊在烤鴨攤位前停留片刻,就進到肉鋪里面。賣烤鴨的老板也不失落,每天他都會經歷N次期待與期待落空,他對上午的10只烤鴨信心滿滿。

“來了啊,小沈。今天要點啥?”肉鋪現在正是忙時,這個點買肉的年輕人不多,但老頭老太不少。

這個點,年輕人大多還沒起床,但附近小區有很多來幫忙帶孩子的退休老人,他們除了幫忙接送孩子,還有就是買菜做飯做家務。

像沈菊這樣,沒有老人幫襯,凡事都要自己親力親為的反而是少數。

“你怎么知道我姓沈?”沈菊忍不住好奇,“我們剛搬過來,今天是第二次來買肉。”

“哦,昨天下午你不是來取快遞么。我還幫你找了快遞,上面寫著沈女士。”阿胖笑呵呵道。

沈菊又不禁感慨:阿胖果然對顧客的相關記錄做得很好,雖然沒有用筆,但他腦子里大約總在記錄來他店里的顧客姓名、職業、喜好、家里幾口人……只要到他店里買幾次肉,他總是很容易記住這些信息。

比如后來有一次,一鳴骨折了,她來買了一次筒子骨,說起了這事,后面好幾次,阿胖都會問上一句:“你女兒腿好了么?今天的筒子骨新鮮,多燉燉,里頭的天然鈣質就出來了……”

阿胖中等身材,大腹便便,是名副其實的“阿胖”。但她老婆很苗條,長得很好看,五官精致,有點像趙麗穎。皮膚白皙,質地極好的烏黑長發總是扎在腦后。即使不施任何粉黛,也如出淤泥的蓮花白般清麗出塵。

阿胖雖然胖,但從五官上看,相貌也是極好的,年輕時應該也算得上帥哥一枚。

據沈菊后來所知,夫妻倆是從金華武義過來的。阿胖家里很窮,他又是不受寵的二兒子,到了婚娶年齡,找不到好的對象。一次偶然的機會,阿胖遇到了逃婚的吳晴。

晴姐家境也一般,父親在鎮上一個廠里上班,母親是農民。

父親廠里廠長一家看中了吳晴。廠長一家相貌一般,而廠長兒子更是繼承了父母的缺點,更加長得“一般”。但因為家里有錢,也不愁找不到媳婦。而且,廠長兒子似乎深諳其道,初中開始就有對象,到職高畢業,前后已經換了好幾任女友。但這些女友都沒有吳晴漂亮。

自從那次吳晴去給廠里的父親送鑰匙本廠長兒子遇到后,對吳晴是念念不忘。雖然吳晴家境跟廠長家有著天壤之別,但廠長夫妻倆覺得娶吳晴做兒媳婦,肯定可以改善家族在相貌上的劣勢基因,加上吳晴品性恬靜看著好拿捏,倒也滿意。而且他們答應,如果吳晴嫁到他們家,吳晴弟弟的工作他們包了,保管滿意。

吳晴父母覺得這是天大的一個好姻緣,所以極力撮合。但看著好拿捏的吳晴是看著瓊瑤劇長大的,她的內心渴望跟自己真正喜歡的人結婚生子,哪怕窮點累點都無所謂。她家又不是高門大戶,從小就是跟著母親地里頭忙活的鄉下妮子。

逼急了她就從鎮上打工的服裝店辭職了。一個人躲到了JH市里一個廠里打工。在那里遇到了阿胖。那個時候的阿胖還不胖,是精瘦帥氣,很會察言觀色的廠食堂學徒。但金華與武義還是不夠遠,吳晴父母來廠里鬧了兩次事,后來阿胖與吳晴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跑到了杭城。慢慢地,就賣起了土豬肉。

從一窮二白開始,到夫妻倆在沈菊他們對面小區買下了一個40平米的老房子,總共花了不到10年的時間。而且,他們不是貸款買的,是攢錢全款買的。后來沈菊聽阿胖說過,他們夫妻倆對于貸款買房買車不是很能理解,覺得一個月幾千塊的利息實在是有點吃虧。所以,在他們搬入自己買的房子以前,夫妻倆,加上后來出生的兒子,一直住的是400塊一個月的農民房。

沈菊記得,他們兒子上初中的時候,他們還生了一個女兒。女兒一出生,阿胖更是滋潤了,身形也日漸圓滾,臉上更加油光發亮、笑容可掬,動不動還來句“我閨女……”。

沈菊在店里掃視了一圈,買了一斤排骨、一小塊里脊肉、10個土雞蛋。

拎著這些出店門的時候,沈菊感覺多了一些釋然。同時有些納悶:為何會感覺釋然?

為何她會如此精準捕捉自己的情緒?

以前,她總是把自己的情緒、別人的情緒擱置一邊,總覺得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好才是第一要緊的。情緒么,都是脆弱的表現。

暫時沒啥想買的了。沈菊走過西北肉夾饃店、雜貨鋪、阿嬌有機蔬菜、平價肉鋪、鹵肉店、李嬸時蔬店,沒往前去。往前還有理發店、雜貨鋪……里頭店鋪的生意沒外頭店鋪生意好,但李嬸時蔬店的對面就是沈菊他們小區大門。

爬上四樓,沈菊感覺自己心跳突突地變快了、氣血有些翻涌,她突然感覺有點喜歡這個感覺。活生生的。不像后來租到附近的小高層,每天電梯上下,心肺鍛煉也極少,整個人常常是氣血不足的樣子,多走一點路就感覺喘得厲害。

沈菊把剛買的菜放進冰箱。切了點后腿肉,剁成肉泥。又從冰箱里拿出了兩個松花蛋、一根小蔥、一小塊生姜。打算做個皮蛋瘦肉粥,老公女兒都喜歡。

沈菊從廚房的窗口往下看,小街上這會兒買菜的人更多了,吵吵嚷嚷、熱熱鬧鬧的,很有人間的煙火氣。

她靜靜地看了幾分鐘。這熟悉的感覺涌上心頭,似乎有種新的釋然。又吸了口從窗戶外飄進來的新鮮空氣,感覺整個人煥然一新。

只是心里頭有些納悶:為何今天兩次產生了釋然的感覺?

愛喝水的烏鴉小花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积石山| 云和县| 嘉禾县| 沅江市| 积石山| 连云港市| 高尔夫| 平武县| 阿鲁科尔沁旗| 宜昌市| 中超| 兴山县| 武宣县| 武邑县| 仙游县| 光泽县| 泸溪县| 车险| 泽州县| 金山区| 丹东市| 奉贤区| 阳高县| 疏附县| 罗城| 黔南| 日喀则市| 宁远县| 石城县| 北辰区| 榆社县| 喀什市| 开江县| 高尔夫| 通城县| 孟连| 雅安市| 东至县| 张掖市| 沂南县|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