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議事與膳桌溫情
我捏著安陽縣縣主呈上的請罪折子,指尖輕敲桌案。這位縣主因我遇刺一事自請貶為庶民,言辭懇切,倒讓我一時拿不定主意。
“蕭夫君,此事你怎么看?”我側首望向蕭煜。
他擱下手中軍報,眉峰微蹙:“陛下遇刺,豈能輕饒?不過——”他略一沉吟,“安陽縣地勢特殊,兩山夾一河,雨季澇、旱季枯,百姓苦不堪言。臣以為,不如令他戴罪立功,主持修建蓄水堤壩,既可防洪,又能抗旱。”
我眼前一亮——這法子倒是一舉兩得!古人對治水的智慧,果然不容小覷。
“可朕遇刺一事,就這么算了?”我故作不悅。
翠竹適時上前,低聲道:“陛下,小王爺早已查清,刺客乃燕國密探,意在攪亂朝局。幕后之人已伏誅,安陽縣主只是疏于防范,并非同謀。”
我輕“嗯”一聲,脖頸微酸,身后捏肩的沈墨川立刻加重力道,指尖力道恰到好處,舒服得我瞇起眼。
“沈夫君,你覺得該如何處置?”我側眸笑問。
他撇撇嘴,滿不在乎:“砍了省事,費這腦筋作甚?”見我挑眉看他,他耳根一紅,手上力道卻未減,“……不過,若陛下想留他,臣也沒意見。”
我忍俊不禁,又看向李靖州:“李夫君呢?”
他溫聲道:“蕭侍君所言極是。治水利民,功在千秋,給他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未嘗不可。”
我滿意頷首:“既如此,便準他所請,命他督辦堤壩工程。不過——”我指尖輕點奏折,“此事需派能臣協理,諸位可有推薦人選?”
蕭煜沉吟片刻,正欲開口,殿外忽報:“午膳已備妥!”
我伸了個懶腰,桌上奏折已所剩無幾,便揮袖道:“先用膳,余事午后再議。”
眾人應聲,宮女們撤下筆墨,換上精致菜肴。沈墨川眼疾手快,先夾了一塊蜜汁火腿放我碗里:“陛下辛苦,多吃些。”
蕭煜輕咳一聲,似是不滿他逾矩,卻也沒多言。李靖州則執壺為我斟了杯清茶,溫潤如玉:“陛下潤潤喉。”
我捧著茶盞,看著眼前三人——一個剛直、一個溫雅、一個不羈,竟莫名和諧。
嗯,這皇帝當得……還挺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