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朝,禮部尚書奏報祭天儀式已籌備妥當,兵部亦回稟宴請將士的雞鴨魚羊與各色蔬菜皆已備齊。太常寺議定,祭天之后設慶功宴,邀全軍將士痛飲,次日休沐一日,讓眾人與親人團聚,待第三日便揮師出征——欽天監早已算定,后日既是出征吉日,恰也是燕國使臣抵京之時。
文武百官隨我移步太廟,殿前黑壓壓立著數萬將士,人人手持新分的兵器,身披锃亮鎧甲,肅殺之氣中透著一股“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我踏上高臺,望著底下一張張年輕而堅毅的面龐,朗聲道:“將士們!你們為國出征,朕心與你們同在!前方縱有千難萬險,朕知你們的勇氣與忠誠絕不動搖。你們的父母妻兒,朕必妥善照料;你們的赫赫戰功,朕必重重封賞!記住,身后是千萬百姓,手中是家國尊嚴。此戰必勝!待凱旋之日,朕親迎三軍,與你們痛飲慶功酒!大丈夫建功立業,正在此時!殺敵報國,就在今日!”
“誓死效忠!保家衛國!戰必勝!攻必克!”山呼海嘯般的吶喊震徹云霄。
蕭煜上前一步,抱拳高呼:“微臣必不負陛下重托!不破敵寇,誓不還!”
望著眼前這個曾與我纏綿繾綣的男子,此刻身披鎧甲、頭戴戰盔,手握銀槍、腰佩短刀,威風凜凜如天神降世。我快步上前扶起他,眼眶瞬間濕熱——他立志報國的志愿,終于得償所愿。他起身收斂起眼底情意,轉身對將士們再作慷慨陳詞,句句鏗鏘,聽得人熱血沸騰。
其后太常寺的繁文縟節冗長繁瑣,我耐著性子一一受禮,直至禮畢,才松了口氣。
將士們返回訓練場時,偌大的場子已擺好宴席,雞鴨魚肉的香氣混著酒水的清冽,在空氣中彌漫。眾人依序落座,井然有序。蕭煜端起酒碗:“眾位將士,今日不醉不歸!”話音落,人人舉杯痛飲,豪氣干云。
我立在遠處靜靜觀望,心中默默祈禱:希望他們都活著回來。
突然,“啪”的脆響劃破喧鬧,緊接著“啪啪”聲不絕于耳——竟是將士們飲盡酒后,將陶碗狠狠摔在地上。
我先心疼了那些碗兩秒,隨即恍然:這是破釜沉舟、不勝不歸的決心!一股敬佩涌上心頭,這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好男兒,當真可敬可嘆。
悄悄退出宴席,行至寢殿門口時,靖州帶著五六個男子迎上來。他們風格迥異,有抱簫的、持劍的、懷琵琶的,個個豐神俊朗。望著他們,忽然懂了古代帝王為何三宮六院仍不滿足——這般各色風采的人物齊聚,確是晃眼。
“參見陛下!”眾人行禮。
我定了定神,壓下目光:“平身。你們是為永樂公主挑選的侍君,能否留下,全看她心意。待會務必使出絕活,爭得她的青睞。”
“是!”
轉身欲入內時,靖州喚住我:“陛下!不是您送過去么?還是……”他欲言又止。
我恍然一笑:“哦,朕親自給義妹送過去。”
既是要看熱鬧,不如拉上所有人一同盡興,便命人叫上暗影一塊過去。
我壓下心頭思緒,領著眾人往永樂公主的宮殿走去,只盼這次能解我“心頭之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