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云壓城的清晨,蘭舒幼握著手機的手指微微發(fā)顫。頭條新聞的標題刺得她眼眶生疼——《云城戲曲院團文物造假鏈曝光!》,配圖里祖父的手繪臉譜被打上醒目的“贗品“紅叉。評論區(qū)里,“騙子““消費情懷“的罵聲如潮水般涌來,最新一條評論甚至附上了偽造的“鑒定報告“截圖。
“別信這些!“蘭老爺子劇烈咳嗽著要搶手機,枯瘦的手指在屏幕上劃出凌亂的痕跡,“1978年省文化館還表彰過這些臉譜...“話音未落,院團大門被拍得震天響。十幾個舉著攝像機的記者蜂擁而入,閃光燈刺得人睜不開眼。
“蘭小姐,請問您對文物造假指控作何回應(yīng)?“
“聽說義賣善款去向不明,是否存在挪用?“
尖銳的提問像銀針般扎來。蘭舒幼望著戲臺角落積灰的戲服,想起母親曾說“戲服上的每一針都藏著魂“,眼眶突然發(fā)熱。她正要開口,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喊:“看!她心虛了!“混亂中,不知誰推了一把,蘭老爺子踉蹌著摔倒在地,手中的戲曲志散落一地。
與此同時,葉懷庭的書畫工坊內(nèi),紅漆順著畫架滴落,在青磚地上蜿蜒成猙獰的血痕。匿名恐嚇信躺在狼藉的顏料罐中間,“再敢插手就等死“的字跡被水暈開,混著松節(jié)油的刺鼻氣味。葉母顫抖著撿起碎片:“懷庭,聽媽的話,把工坊賣了吧...“
“不可能。“葉懷庭的聲音冷得像冰。他盯著墻上父親的遺作,那些被紅漆玷污的山水輪廓,突然讓他想起三年前那場車禍——父親護在懷中的,也是這樣一幅未完成的畫。手機在此時震動,是蘭舒幼發(fā)來的消息:“我要開直播澄清,你來嗎?“
直播間的燈光慘白如霜。蘭舒幼換上素雅的戲服,青玉簪斷口處纏著紅繩,在鏡頭前鋪開祖父的演出戲單和梅蘭芳的題字。“這些臉譜的勾法,“她舉起放大鏡對準細節(jié),“用的是光緒年間傳下的'三勾九染'技法,顏料是...“彈幕突然瘋狂刷屏,污言穢語瞬間淹沒了她的聲音。
“騙子滾出藝術(shù)圈!“
“戲子就該在臺上裝模作樣!“
蘭舒幼的聲音漸漸發(fā)顫,卻在瞥見鏡頭外葉懷庭的身影時猛地鎮(zhèn)定下來。他抱著修復(fù)的《云嶺煙雨圖》走進畫面,狼毫蘸墨在空白處勾勒出戲曲舞臺的輪廓:“各位可知,宋代青綠山水的'空勾無填',與戲曲的'虛擬布景'如出一轍?“
暴雨就在此時傾盆而下。直播間突然黑屏,蘭舒幼摸到后臺冰涼的磚墻,終于支撐不住滑坐在地。葉懷庭的體溫隔著潮濕的布料傳來:“去派出所,我有證據(jù)。“他攤開掌心,半枚沾著紅漆的紐扣泛著詭異的光——與蘭舒幼母親宮裝上的殘扣嚴絲合縫。
派出所的白熾燈下,蘭舒幼的戲服還在往下滴水,葉懷庭的畫稿邊緣也被雨水泡得發(fā)皺。兩份筆錄擺在一起,記者的采訪記錄、恐嚇信的筆跡鑒定、紐扣上的纖維分析...所有線索像戲服上的金線,漸漸織成一張大網(wǎng)。當(dāng)警察調(diào)出周明遠名下文化公司的轉(zhuǎn)賬記錄時,蘭舒幼聽見葉懷庭攥緊拳頭的聲音——其中一筆款項,赫然流向了發(fā)布謠言的自媒體賬號。
“原來從一開始...“蘭舒幼的聲音被雷聲掩蓋。她想起第一次在廢品站相遇時,葉懷庭護住她的模樣,突然覺得這場暴雨不再冰冷。葉懷庭將濕透的畫稿小心疊好,指尖擦過她手背:“我們該反擊了。“窗外,閃電照亮他眼底燃燒的火,如同戲臺上永不熄滅的聚光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