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云城被濃重的濕氣籠罩,葉懷庭推開戲韻丹青工作室的雕花木門,霉味裹挾著松節油的氣息撲面而來。他抹了把額角的雨水,目光落在墻角積灰的畫架上——那幅未完成的《洛神賦》還保持著三個月前的模樣,宣紙上的云紋因受潮暈染成模糊的灰影。
“盧浮宮又發郵件催了。“蘭舒幼轉動輪椅從內間駛出,平板電腦在膝頭泛著冷光。她蒼白的手指劃過屏幕,最新郵件的紅標刺得人眼疼:“距離'東方韻律'開展只剩45天,運輸保險和布展團隊的費用...“話音戛然而止,兩人同時望向墻上的記賬板,那里用紅筆寫著的八位數缺口像道猙獰的傷口。
窗外的雨突然變大,雨點砸在青瓦上發出密集的鼓點。林若曦頂著濕透的頭發撞開門,懷里的筆記本電腦還在噼里啪啦地漏著水:“周明遠的人買斷了所有文創類廣告位,連科技園區的電梯屏都...“她劇烈咳嗽著,在鍵盤上瘋狂敲擊,搜索頁面跳出鋪天蓋地的文創產品廣告,每個LOGO右下角都閃爍著周氏集團的標識。
蘭舒幼撫摸著輪椅扶手上母親手繪的戲服紋樣,褪色的金線在昏暗光線下若隱若現。“把我那套宋錦戲服拿去拍賣行吧。“她的聲音輕得像飄在雨里的蛛絲,“母親臨終前說過,戲服是要穿在臺上的,但現在...“
“不行!“葉懷庭突然抓起畫架上的狼毫,筆尖在宣紙上劃出刺耳的聲響,“那是你母親用二十年收集的云錦邊角料拼的,上面每針每線都...“他的聲音哽在喉間,記憶突然閃回七年前的冬夜,蘭舒幼跪在雪地里搶救被周明遠派人毀壞的戲服,指尖被凍得發紫卻仍死死護著衣領處的蘇繡。
林若曦突然指著電腦屏幕倒抽冷氣。財經頻道的訪談節目里,周明遠端著紅酒杯倚在真皮沙發上,金絲眼鏡反射著冷光:“某些所謂的跨界創新不過是資本炒作的噱頭,真正的藝術應當保持純粹性。“他身后的背景墻上,周氏文創的“古韻新生“系列產品熠熠生輝——那些青花瓷紋樣的充電寶、戲曲臉譜的藍牙耳機,分明剽竊了戲韻丹青三年前的設計稿。
深夜的工作室里,臺燈在三人頭頂投下昏黃的光圈。葉懷庭把最后一幅得意之作掛上二手交易平臺,標價欄的數字只有巔峰時期的十分之一。蘭舒幼蜷縮在輪椅上,手機屏幕亮起十七個未接來電,都是小劇場取消義演的通知。林若曦的鍵盤敲擊聲突然停止,她盯著監控后臺密密麻麻的攻擊IP:“他們買通了票務平臺,所有演出信息剛發布就被屏蔽。“
雷聲在云層中滾動,閃電照亮墻角堆積的退貨包裹。那些被退回的戲曲文創產品里,有沈云舟大師親手繡的雙面異色繡香囊,有漆器匠人用天然大漆制作的首飾盒,此刻都蒙著厚厚的灰塵。蘭舒幼撿起一個壓癟的包裝盒,盒底還粘著老匠人寫的便簽:“小丫頭,這金線用的是故宮修復同款。“
葉懷庭突然抓起雨傘沖出門,消失在雨幕中。兩個小時后他渾身濕透地回來,懷里抱著用防水布裹得嚴嚴實實的畫筒——是他學生時代最珍貴的寫生稿,里面夾著父親手把手教他畫戲曲人物的泛黃信紙。“這些應該能換些材料錢。“他把畫筒塞進蘭舒幼懷里,指節因為攥得太緊泛著青白。
凌晨三點,林若曦的驚呼劃破寂靜。她的電腦屏幕上跳出匿名郵件,附件里是周明遠與海關人員的通話錄音,背景音里混雜著古塔文物裝箱的聲響。“他們在走私古塔地宮的壁畫殘片!“她的聲音因激動而發顫,“而且準備用文創運輸車輛做掩護!“
窗外的雨不知何時變成了冰雹,砸在工作室的玻璃上發出驚心動魄的巨響。蘭舒幼轉動輪椅擋在兩人中間,輪椅輻條在地面劃出尖銳的弧線:“先把證據交給文物局,參展的事...“話音未落,供電系統突然崩潰,黑暗中傳來畫架倒地的聲響,還有林若曦壓抑的抽氣聲——她為了追蹤線索,輸液管不知何時被扯斷,血正順著手腕滴在鍵盤上。
當應急燈亮起時,三人面面相覷。蘭舒幼撿起掉在地上的參展邀請函,燙金的盧浮宮徽標在紅光中扭曲成詭異的形狀。葉懷庭突然笑了,笑聲里帶著破釜沉舟的決然:“記得沈老師傅說過,好的漆器要經過七十二道工序,我們的路才走到哪一步?“他打開畫筒,取出父親的舊作,筆尖蘸滿朱砂,“明天我去拜訪琉璃廠的老師傅們,古法燒制的琉璃顏料,說不定能讓《洛神賦》活過來。“
雨漸漸小了,天邊泛起魚肚白。林若曦重新接上輸液管,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敲打:“我黑進周氏集團的物流系統,看看能不能找到走私證據鏈。“蘭舒幼撫摸著母親留下的戲服設計圖,突然想起幼時在戲曲院團后臺,母親說戲服的針腳里藏著魂靈。她打開平板電腦,調出被周明遠剽竊的設計稿,在空白處重重寫下一行字:真正的文化傳承,從來不怕資本的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