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過雕花窗欞,在戲曲院團回廊的青磚地面投下斑駁光影,如同一幅流動的戲曲臉譜。蘭舒幼轉動輪椅停在空蕩蕩的白墻前,仰頭望去,修復后的朱漆飛檐在藍天映襯下格外醒目,沈云舟題寫的“戲韻長存“匾額懸于門楣,墨香混著新刷的桐油味彌漫在空氣中。
“顏料準備好了!“葉懷庭的聲音從身后傳來,他提著顏料桶大步走來,白襯衫袖口隨意卷起,小臂上抓捕周明遠時留下的傷口還裹著紗布,卻絲毫不影響步伐中的雀躍。蘭舒幼展開手中的設計圖,圖紙上《白蛇傳》的斷橋相遇、《牡丹亭》的游園驚夢等經典場景躍然紙上,邊緣處還密密麻麻標注著老匠人們的修改建議。
“就從這里開始。“蘭舒幼的指尖停在杜麗娘游園的畫面,“用釉里紅的技法,把水袖畫成流動的火焰。“她抬頭看向葉懷庭,目光中帶著期待與信任。葉懷庭晃了晃手中的畫筆,調色盤上的朱砂顏料在陽光下鮮艷欲滴,宛如凝固的熱血:“這次,我要讓杜麗娘的水袖真正'飄'出畫布。“
第一筆落下時,夕陽正將天際染成瑰麗的橘紅色。葉懷庭的筆觸豪放不羈,蘸滿顏料的畫筆在墻面勾勒出柳夢梅挺拔的身姿,飛白處似有清風拂過;蘭舒幼則手持細筆,專注地描繪杜麗娘的眉眼,每一根睫毛都飽含深情。她輕聲哼起《游園驚夢》的調子,氣息發聲法讓旋律帶著獨特的沙啞韻味,與顏料的清香交織在一起。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當蘭舒幼唱到這句時,正在打掃庭院的老匠人突然放下掃帚,佝僂的身軀隨著韻律輕輕搖晃。他渾濁的眼中泛起淚光,顫抖著從口袋里摸出泛黃的戲票:“聽這唱腔,和我年輕時在這聽的戲一個味兒啊...“老人的感慨讓整個回廊都安靜下來,唯有畫筆摩挲墻面的沙沙聲,如同時光的低語。
暴雨在午夜驟然而至,豆大的雨點砸在青瓦上,發出密集的鼓點聲。被困在回廊的兩人在閃電的光芒中對視,未完成的壁畫上,杜麗娘的水袖在光影交錯間仿佛要沖破雨幕。蘭舒幼摸索著打開應急燈,昏黃的光暈中,葉懷庭突然眼睛一亮:“小舒,你看!“他抓起畫筆,蹲在積水的地面上即興創作。
雨水沖刷著地面,葉懷庭的筆觸卻愈發肆意。他以水為墨,在流動的積水中勾勒出戲曲人物的輪廓,蘭舒幼則用輪椅擋住濺起的水花。每當閃電照亮回廊,那些轉瞬即逝的畫作便在雨水中若隱若現,宛如來自另一個時空的幻影。蘭舒幼忍不住輕聲唱和,沙啞的戲腔混著雨聲,在空蕩蕩的回廊中回蕩。
當晨光再次灑落,經過雨水洗禮的壁畫呈現出奇妙的效果。葉懷庭豪放的筆觸與蘭舒幼細膩的勾勒相得益彰,杜麗娘的水袖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在墻面翻飛舞動。路過的戲迷們舉著手機駐足拍照,驚嘆聲此起彼伏。一位白發老太太顫巍巍地走到壁畫前,從懷里摸出珍藏多年的戲票:“這畫里的熱鬧勁兒,和我年輕時看的戲一模一樣!“
蘭舒幼和葉懷庭對視一笑,畫筆上未干的顏料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他們知道,這些墻面不僅是畫布,更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那些在困境中破碎的理想,那些老匠人傳承的技藝,此刻都化作筆下的色彩,在戲曲院團的墻壁上綻放出新的生機。而他們的故事,也將如同這永不褪色的壁畫,繼續在守護傳統文化的道路上,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