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大皇宮內,璀璨的水晶吊燈將整個展廳映照得如同白晝,穹頂精美的浮雕與現代藝術裝置交相輝映。葉懷庭創作的《百戲長卷》靜靜陳列在旋轉展臺上,十二米長的畫卷徐徐展開,畫中身著戲服的人物栩栩如生,飄逸的水袖仿佛隨時都會掃過觀眾的眉梢,引得眾人紛紛駐足,低聲贊嘆。
蘭舒幼坐在輪椅上,望著眼前的作品,心中感慨萬千。這是她與葉懷庭多年努力的結晶,也是他們第一次帶著作品登上國際舞臺。想到即將開始的特別環節,她不禁緊張起來,指尖不自覺地摩挲著裙擺,掌心微微出汗。
“下面,請欣賞來自中國的藝術奇跡!”隨著主持人充滿激情的法語介紹,舞臺燈光突然轉為深邃的靛青色,神秘而莊重的氛圍瞬間籠罩全場。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三位身著華麗戲服的演員從畫卷后緩緩轉出。他們的戲服精美絕倫,金絲繡成的水袖在燈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與畫作中的線條完美呼應,仿佛畫中人物走出了畫卷。
鼓點驟然響起,節奏鏗鏘有力,瞬間點燃了現場的氣氛。旦角清亮婉轉的唱腔破空而出,正是蘭舒幼新編的戲歌《星河謠》。那獨特的韻律,帶著東方戲曲特有的韻味,在大皇宮內回蕩。觀眾席上爆發出此起彼伏的抽氣聲,人們被眼前這前所未見的藝術形式深深震撼。畫中杜麗娘含情脈脈的眉眼,與現實中演員靈動的神情如出一轍,仿佛跨越了時空的界限。葉懷庭特意采用的光影技法更是點睛之筆,壁畫上的云紋隨著演員的舞步流轉變幻,營造出一種如夢如幻的效果。
一位白發蒼蒼的藝術評論家激動地從座位上起身,用生硬但堅定的中文喊道:“這是動態的敦煌壁畫!是活的東方美學!”他的聲音在展廳內回蕩,引發了眾人的共鳴。蘭舒幼聽著這評價,眼眶不禁發熱,新學的氣息發聲法讓她的聲音微微發顫。身旁的葉懷庭注意到她的情緒,默默遞來紙巾,他的袖口還沾著昨夜修改畫作時殘留的顏料,那是他們為了這場展覽通宵達旦努力的見證。
蘭舒幼想起那些艱難的日夜,在暴雨夜的工坊里,他們拼湊著破碎的瓷片,將傷痛化作創作的靈感。如今,那些裂痕不僅沒有成為作品的瑕疵,反而化作了畫中最獨特的肌理,賦予了作品更深層次的內涵。當演員的水袖掃過畫作邊緣,先進的投影技術讓畫中人物也隨之舞動起來,虛擬與現實的界限在此刻模糊,整個展廳瞬間沸騰。觀眾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錄像,驚嘆聲、掌聲交織在一起。
“太不可思議了!”一位戴著貝雷帽的策展人擠過人群,激動地沖到蘭舒幼和葉懷庭面前,“你們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他的翻譯在一旁同樣興奮得語無倫次,“這是繪畫、戲曲、科技的三重奏,是文藝復興以來最震撼的跨界藝術!”
謝幕時,蘭舒幼被葉懷庭推著穿過如雷的掌聲。她的目光掃過觀眾席,驚喜地發現七十二位老匠人寄來的戲服在燈光下閃爍著獨特的光芒。沈云舟精湛的蘇繡、王雪梅修復的青銅器紋樣,都化作了畫中最珍貴的細節。這一刻,蘭舒幼終于明白,他們守護的不僅僅是一件作品,更是千年文化的呼吸與脈搏。那些曾經的堅持與付出,在這一刻都有了最完美的回報,而屬于“戲韻丹青”的傳奇,還在繼續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