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食堂暗流與三生石影》
場景一:粢飯團里的密碼
清晨的食堂被蒸騰的霧氣籠罩,油條剛出鍋的噼啪聲混著白粥沸騰的咕嘟響。女媧(小滿)捏著靈月塞來的粢飯團,糯米溫熱的觸感里透著異樣的堅硬——她掰開發黏的米粒,半片青灰色的瓷片從飯團芯滾出來,邊緣還沾著未洗去的泥漬。
“拆遷工地挖出來的碎碗。”靈月湊到她耳邊,校服領口蹭過女媧手背時,露出后頸新添的淡褐色紋路,像極了核反應堆的冷卻管道。“我奶奶說這叫‘三生石’,抗戰時廟里的和尚用它鎮過輻射。”她的指尖劃過瓷片釉面,那些看似隨意的冰裂紋忽然亮起微光。
女媧的指尖剛觸到瓷片裂紋,1945年廣島的影像就如電流般竄進腦海:焦黑的土地上矗立著半截青石碑,碑身刻著的梵文正隨著輻射塵閃爍,而碑底那串螺旋狀符號,竟和她昨夜在數學作業本背面推導的反物質約束方程完全重合。“叮——”鄰桌阿杰的不銹鋼餐盤突然發出蜂鳴,女媧手中的瓷片猛地騰空,在蒸汽里懸停成羅盤模樣。更詭異的是,阿杰打翻的豆漿在地上漫開,乳白液體竟自動勾勒出黃浦江河道,陸家嘴水域中央赫然凝著個血紅十字。
“后勤主任在看我們!”靈月猛地扯住她的校服袖口。穿藏青色工裝的男人正端著搪瓷杯站在打菜窗口,鴨舌帽檐壓得極低,帽徽反光里閃過半枚星條旗圖案。女媧迅速攥緊瓷片,釉面冰涼的觸感讓她忽然明白:“這不是碗——是當年鎮在核廢料桶上的佛龕頂蓋!”話音未落,食堂吊燈忽明忽暗,墻面上的油漬反光里,竟浮起半張皮膚剝落的慘白人臉,嘴角還掛著核污染特有的藍黑色涎水。
場景二:鍋爐房下的青銅鏈
循著豆漿地圖的血色十字,兩人在操場角落找到廢棄的鍋爐房。銹跡斑斑的地柵被靈月用撬棍撬開時,一股混雜著鐵銹和放射性塵埃的濁氣撲面而來。攀下結著水珠的豎井,十米深的地下空間里,九根手腕粗的青銅鏈像蛛網般鉚在混凝土墻上,每條鏈子都刻著模糊的紋路。靈月舉起手機照明,光束掃過中央那口泛藍光的鉛棺時,棺蓋上八萬四千朵優曇婆羅花的蝕刻紋突然活了過來,花蕊里傳出細密的“嘀嗒”聲——那是蓋革計數器才能捕捉的钚-239衰變頻率。
“鏈子上有字!”靈月抹開苔蘚,秦篆與二進制代碼竟交錯銘刻在銅銹之下:「龍華焚尸廠1945.8.20」。女媧的佛骨突然灼痛起來,那些青銅鏈的溫度高得燙手,冬季竟達50℃——這分明是戚天前世封印廣島輻射時碎裂的肋骨所化!她剛想觸碰鏈條,地面突然劇烈震動,井口傳來后勤主任的怒吼:“下面是誰?”鉛棺縫隙迸射出詭異的紫光,女媧猛地將靈月推進墻角的排水管。下一秒,棺材蓋板轟然炸開,爬出來的卻是渾身滴淌黑色廢液的后勤主任,他后頸清晰嵌著枚黑鷹徽章,瞳孔已裂變成昆蟲復眼結構,每只小眼都反射著美軍偵察機的涂裝。
靈月的校服袖子被鉛棺輻射灼出蜂窩狀孔洞,手機信號也徹底消失。兩人躲在排水管里,聽著青銅鏈被絞緊時發出的吱呀聲,以及復眼怪物用金屬嗓音低吼的指令:“回收三生石碎片…啟動‘佛骨計劃’…”
場景三:籃球場的梵鐘結界
女媧拽著靈月狂奔至操場,復眼主任四肢著地追來,每步都在塑膠跑道上留下腐蝕坑。戚天正拄著拐杖看男生打籃球,忽然將桃木杖擲向空中——拐杖在空中量子分解,化作108顆刻著梵文的佛珠,精準嵌進籃球場的鐵絲網。網孔瞬間流轉起《金剛經》全文,每個字符都像游動的金魚,在晨光里閃爍著佛光。
復眼主任撞上經文網的剎那,皮膚如融化的蠟般剝落,露出胸腔內蠕動的輻射章魚觸手,每條觸須都纏著美軍M16步槍的零件。“是腦控機器人!”戚天咳嗽著拍向籃板,鋼化玻璃上竟映出三十三重天的佛影,每重天都有微型核反應堆在運轉。“用三生石照它天靈蓋!”女媧甩出青瓷片,觸須怪頭頂立刻顯影出1945年的畫面:年輕版的戚天正將佛骨釘進石碑,而石碑旁跪著的日軍軍官——赫然長著如今校董的臉!
佛珠網猛地收縮,怪物在誦經聲中坍縮成一灘瀝青。戚天用拐杖尖在瀝青上劃動,黑色黏液竟自動重組為校徽圖案:“暗淵魔主已經滲透校董會…三生石的缺角在圖書館《縣志》里。”周圍圍觀的學生舉著手機拍個不停,還以為是在拍科幻網劇,體育老師則對著變形的鐵絲網直皺眉。沒人注意到戚天咳出的血痰里,漂浮著幾毫米長的銀色機器人,它們正用微型鉆頭拆解著瀝青里的輻射顆粒。
場景四:縣志扉頁的血咒
圖書館頂樓的積塵區彌漫著舊紙張的霉味,女媧在蛛網覆蓋的書架間找到泛黃的《上海縣志》。剛翻開1945年卷,扉頁夾著的蝴蝶標本突然振翅——那灰白斑紋的蛺蝶,正是她頭上蝴蝶發卡的初代原型!蟲翅上的磷粉灑落在書頁上,縣志文字瞬間扭曲成兩份重疊的檔案:
檔案A(官方記載):龍華焚尸廠于1945年8月處理日軍遺體三千余具,由美軍駐滬部隊監督火化。
檔案B(血咒顯影):美艦“奧古斯塔號”于1945年8月20日運載廣島核污染土抵滬,卸于龍華焚尸廠地下,用唐代佛骨舍利鎮壓。
血咒文字突然灼燒女媧的指尖,書架深處傳來齒輪轉動的輕響。她猛地回頭,看見圖書管理員的眼鏡反光里,清晰映出校董會主席獰笑的臉,那人西裝口袋里露出半截鈾玻璃試管,液體正隨著女媧的心跳頻率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