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明遠的話音還沒落地,安若雪的指尖已經掐進了錦被里。
“參顧命大臣什么?“她聲音發顫,卻生生壓著尾音不讓它抖得太明顯。
窗外的雨絲正順著窗欞往下淌,像極了她昨夜哭濕的帕子,可此刻她眼里卻燒起一簇火——自從小廝被裴錚的親衛拖走后,她這顆心就一直墜在冰窖里,如今總算摸到了塊熱炭。
“說他……“安明遠壓低聲音,目光掃過門口守著的婢女,“說他任人唯私,用婦人干政。“
“婦人?“安若雪猛地直起身子,錦被“嘩啦“滑到腰間也顧不上。
她盯著兄長發濕的衣襟,突然想起前日在偏殿外瞥見的那道身影——青衫裹著纖細腰肢,面巾遮了半張臉,可那走路的姿態,哪像個男人?
“哥,“她突然抓住安明遠的手腕,指甲幾乎要掐進他皮肉里,“你可知道那'蕭先生'是誰?“
安明遠被她抓得皺眉:“不過是顧命大臣新聘的幕僚……“
“是定北將軍的嫡女!“安若雪的聲音陡然拔高,又慌忙捂住嘴。
她望著兄長震驚的臉,喉間溢出半聲冷笑,“蕭硯,被太子休棄的那個棄婦。
她男扮女裝混進顧命大臣的幕僚閣,這要是傳出去……“
安明遠的瞳孔驟然縮緊。
定北將軍府雖式微,可“通敵“的罪名到底沒坐實,若蕭硯以女子之身干預朝政,正好坐實了“婦人干政“的彈劾——既能打裴錚的臉,又能讓太子當年休妻的“明斷“再被稱頌一回。
“那御史住在城南的醉仙樓。“安若雪從妝匣最底層摸出個檀木盒,里面躺著半塊青玉牌,和那日小廝腰間的是一對,“你把這個給他,再附張紙條,就說'蕭先生'的真實身份,定北將軍嫡女蕭硯,女扮男裝。“
安明遠接過木盒時,指尖觸到盒底的刻痕——那是安若雪上個月摔碎玉鐲時,偷偷留下的殘片。
他望著妹妹泛著病態紅的臉頰,突然想起十年前那個在梅花樹下背《女戒》的小姑娘,如今倒像是換了副心腸。
三日后的早朝比往常有了些不同。
當御史張大人捧著彈劾奏章跪在丹墀下時,金殿里的蟠龍柱都跟著顫了顫。“顧命大臣裴錚,目無朝綱,竟用女子充作幕僚,干預軍政!“他聲音洪亮,驚得階下的鸚鵡撲棱著翅膀撞向雕花木籠。
裴錚倚在御座旁的鎏金交椅上,拇指摩挲著腰間的玄玉扳指。
他垂眼盯著張御史花白的鬢角,直到對方話音落盡,才抬了抬眼:“張大人說蕭先生是女子,可有憑據?“
“自然有!“張御史從袖中抖出張紙,“有人指認,此乃定北將軍嫡女蕭硯,三年前被太子休棄的棄婦!“
滿朝文武霎時炸了鍋。
定北將軍府的“通敵“疑云本就沒散干凈,如今又扯出個女扮男裝的幕僚,這頂“干政“的帽子扣下來,夠裴錚喝一壺的。
“傳蕭先生。“裴錚的聲音像塊冷鐵,砸得殿內議論聲戛然而止。
蕭硯入殿時,青衫下擺還沾著晨露。
她掃了眼跪在中央的張御史,又抬眸看向裴錚——他正支著下巴看她,眼底翻涌著暗潮,倒像是在看一場精心編排的戲。
“蕭先生,“裴錚指了指張御史,“有人說你是女子,可敢脫去面巾自證清白?“
金殿里落針可聞。
幾個年輕的官員已經憋紅了臉,盯著蕭硯腰間的玉佩——若真是女子,這可是欺君大罪;若是男子,張御史就要反坐誣告之責。
蕭硯卻笑了。
她伸手解下臉巾,露出一張清俊的臉,眉峰如劍,鼻梁高挺,哪有半分女兒態?
可她沒停手,反而從袖中取出一面銅鏡,舉過頭頂:“諸公請看,屬下面貌清晰,五官分明,何來女子之說?
莫非張大人連男女都分不清?“
銅鏡在晨光里晃出一片銀芒,映得張御史的老臉忽明忽暗。
他張了張嘴,想說蕭硯是定北將軍之女,可“蕭硯“二字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那是太子的棄婦,如今太子在封地養病,貿然提起來,誰知道會不會觸了圣怒?
裴錚的指節叩了叩御案:“張大人說蕭先生是女子,又說她是定北將軍嫡女。
可定北將軍嫡子蕭珩上月還遞了軍報,何時多出個嫡女?“他掃過殿內眾人,“傳宗人府檔案,查定北將軍府的戶籍。“
張御史的冷汗順著脖頸往下淌。
他這才想起,定北將軍蕭震當年確實只有嫡子蕭珩,至于女兒……民間雖有傳聞,可宗人府的記錄里根本沒這個名字——安若雪給他的“線索“,原來留著這么大的破綻!
退朝時,裴錚的貼身侍從在他耳邊低語兩句。
他望著蕭硯離去的背影,唇角勾起半分冷笑——張御史府里的暗衛回報,昨夜有個穿青衫的男子進了醉仙樓,手里攥著半塊青玉牌,和安若雪房里丟失的那對玉鐲,是同一塊料子。
暮色漫進承暉殿時,安若雪正對著妝鏡貼花鈿。
銅鏡里突然映出玄色蟒紋官服的影子,她手一抖,金簪“當啷“掉在地上。
“王爺?“她轉身要跪,裴錚卻已經坐在了她的妝臺前。
他拿起那支金簪,指腹擦過簪頭的并蒂蓮——這是他去年生辰賞的,如今花瓣上還沾著香粉。
“你想讓我身邊的人走一個干凈?“他的聲音像浸了冰水,“張御史的線索,是你給的吧?“
安若雪的膝蓋一軟,重重磕在青磚上。“王爺,我是怕……“
“怕什么?“裴錚打斷她,“怕蕭先生分了你的恩寵?
怕我多看她一眼?“他把金簪摔在妝匣上,“你可知,若不是蕭先生提前把戶籍改到了蕭珩名下,今日被參的就是我?“
安若雪的眼淚大顆大顆砸在地上。
她望著裴錚玄色的靴尖,突然想起剛入府時他說的話:“你是安相的女兒,我需要你。“可如今,他眼里只有那個穿青衫的“蕭先生“。
“王爺,我知錯了……“
“錯的不是你。“裴錚起身時,衣擺掃過她的發頂,“是我錯看了你。“
夜歸的街道飄著槐花香。
蕭硯裹緊青衫,剛轉過街角,就見前面立著道玄色身影——裴錚倚著朱漆門柱,手里提著盞羊角燈,暖黃的光映得他眉眼柔和了些。
“蕭先生。“他開口時,風卷著花香鉆進兩人之間,“你既無愧于心,又何必藏于袍袖之后?“
蕭硯停住腳步。
她望著裴錚眼底的暗涌,想起今日朝堂上他替她擋下的刀,喉間突然有些發緊。“屬下不過一介幕僚,王爺抬愛過甚。“她垂眸輕笑,“再說……“
“再說什么?“
“再說,“蕭硯抬眼望他,月光落在她眉峰,“有些事,太早揭開,未必是好事。“
裴錚凝視她良久,最終只是嘆了口氣。
他轉身要走時,腳邊有什么東西閃了閃——是塊羊脂玉佩,刻著只振翅的玄鳥,正是蕭硯方才解面巾時從袖中滑落的。
他彎腰撿起玉佩,指腹觸到背面的刻痕——“蕭“字的筆畫里,藏著道極淺的“硯“。
更漏聲里,裴錚坐在書房案前。
燭火映著玉佩上的刻痕,他突然想起庫房里那摞舊軍籍檔案——定北將軍蕭震的親兵名錄里,好像有個“蕭硯“的名字,是當年跟著他在北境殺過狼騎的暗衛。
他指尖叩了叩案頭的朱筆,對守在門外的親衛道:“去宗人府,把定北將軍府的舊檔調出來。“
夜色漸深,窗外的槐樹在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