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幾天,李思嘉都在研究怎么做出不那么硬邦邦的饅頭。
說來也怪,天天同學自從開始吃饅頭,這白白軟軟的東西吃多了反而上癮。
天天每天吃的不一樣的白饅頭,多了一些驚奇和舒心。
這天晚餐,天天很熟練的從餐桌上拿起一個比較成功的白饅頭,看著它說“媽,這饅頭是家里最便宜的零食,我能通過吃飯還省錢了,還是吃的下去的,已經(jīng)不像啃石頭了。”
天天一邊捧著饅頭一邊說,臉上顯露出不易察覺的成就感。
自從貝貝老師走后,李思嘉反觀自己的時候多了起來,雖然不太滿意貝貝老師突然的不辭而別,還有很多沒有疏導的阻礙,但通過幾個月的系統(tǒng)學習和治療,她的元氣恢復了不少,這個在崩潰邊緣的家也算是挺過來了。
這半個月以來她忙里忙外,不為別的,就為那點熱乎氣兒,讓他們母子二人堅持生活下去,還能省錢。
再后來,李思嘉的饅頭越做越好了,她揉面時總哼著小曲,饅頭蒸出來白白嫩嫩,帶點甜香。
每次遞給天天,天天就想起爺爺方宇,有一次天天脫口而出:“饅頭是窮人的寶貝,揉面要像打太極,柔中帶剛。”
李思嘉吃了一驚,這是好幾年前爺爺方宇做饅頭時的口頭禪,天天也記著呢。
爺爺是村里出了名的面點專家,天天小時候看過他做饅頭,爺爺還教過李思嘉技法,天天模仿著爺爺方宇的樣子說:“水溫要適中,發(fā)酵要耐心,蒸的時候不能急……”說著揮動著他的手,然后嘆了口氣又說:“可惜那時我只當零食吃,沒認真學。要不現(xiàn)在還能幫你蒸,你說是不是?媽媽!”
李思嘉笑而不語,天天來回在屋里跑著,沒有了電子產(chǎn)品只能想到什么干什么了。
突然停下來,眼睛眨了眨:“媽媽做的雖然難吃,卻讓我很踏實。”兒子的肯定,讓李思嘉看著越揉越圓的饅頭,多了很多溫柔。
李思嘉的饅頭細膩,街邊店里的饅頭花樣更多,有的加了紅糖,甜得像初戀,有的摻了雜糧,苦中帶香。
饅頭百般滋味,難怪小麥能養(yǎng)活整個華夏民族,它不張揚,卻撐起了千家萬戶的煙火氣。
爺爺方宇做饅頭的時候喜歡拿一個毛巾,饅頭一出鍋就拿毛巾拍打,嘴里念叨的話語突然在李思嘉耳邊響起:“得經(jīng)得起摔打,才蒸得出好饅頭。”
經(jīng)歷家庭暴風雨的陰霾,在蒸汽中漸漸消散。麥香混著城市的喧囂,驅(qū)散了高樓的寒冷。
饅頭天天吃,日子天天過。簡單的東西,往往最懂人。
天天總是念叨自己回歸了原始人的生活,沒有手機,沒有電腦,也沒有網(wǎng)絡(luò)了。
三無的他,反而早睡早起。
“媽,你說我今天去哪里呢?昨天我坐地鐵發(fā)現(xiàn)城市地鐵軌道有18條線路!公交車路線有好幾百條,簡直像人體的血管一樣,就是一個巨大的網(wǎng)絡(luò)!”看著地圖,天天驚嘆的說。
李思嘉一抬頭,深表贊同“這句話太有共鳴了!北京地鐵就像這座城市的血脈。”
天天拿個放大鏡,仔細看著地圖,滿懷好奇的說:“我喜歡鉆進其中的每一條,冷冰冰的交通網(wǎng)就變成流動的博物館了。”
李思嘉感嘆的說:“這種地鐵鉆研的視角,本身就是熱愛生活的表示啊!”
天天一聽還挺驕傲,下定了某種決心。
突然大聲說:“媽媽,我在BJ生活多少年了,好像也不太了解他。我決定用最笨的方式認識它!”
李思嘉一驚,這孩子又想什么幺蛾子了,看看他,沒說話。
只見天天找出一張大大的白紙,開始在上面畫起來,“1號線像穿越的時光隧道;然后是一圈一圈的2號線、10號線,像抹香鯨呼出來的泡泡;據(jù)說8號線最神奇,都是打卡點;19號線更是不得了,還有商務座;你去過亦莊線嗎,它有一部分是小火車,都在地上,我們一定的去看看……”
聽著天天在嘟囔著每一個站點的名字,李思嘉的思緒就像積木一樣一層層的搭建,諾大個北京城越來越具體。
平時白天,李思嘉還要去公司上班,忙碌的一天,到下班的時候才真正開始,回家吃完饅頭榨菜,她和天天就會立刻出發(fā),各個地鐵線路開始轉(zhuǎn)悠。從天安門東到環(huán)球影城,不停涌出舉小旗的游客、有時也會突然安靜,穿工裝的大叔靠著欄桿打盹,手機里放著有趣熊二配音的視頻。
李思嘉有的時候會問天天,白天自己在家干什么了,天天諱莫如深,神秘的說:“你猜猜?”
“畫畫”
“no,我看了書架里的書,已經(jīng)快看完了,媽媽你買的那本《萬物》雜志真是有趣,好多高科技!”
李思嘉這時知道藏書多的好處了,拍著大腿,有點懊悔書架沒有放那么多書。
他們有的時候會迷路,但是不會慌張,更喜歡迷路的感覺,這樣他們就隨心所欲的深入了解一個地區(qū),他們對如此解鎖未知區(qū)域會非常開心。
天天每次回來都會把去過的地鐵在地圖中標出來,很快一個北京城就被他畫完了。
李思嘉也是覺得這樣加班的時刻別具一格,在南鑼鼓巷站,會看到很多慕名來打卡的游客,爆肚店每隔五米就是一個。
天天看著實在延眼饞,懇求著說:“媽媽,爆肚看起來很香,如果只吃一份花不了多少錢!”
李思嘉看到他可憐楚楚的樣子,真是不忍心,但是一想到他還不回學校上學,只是在家里窩著,又非常惱火。
脫口而出:“吃爆肚可以!但是你有什么本事掙到吃爆肚的錢呢?”
天天想了想,立刻興奮的說:“我可以像姥姥那樣,賣廢紙,賣瓶子。”
李思嘉見他嘴硬,不得不再次將軍:“好啊,拿什么賣呢,你有廢紙和瓶子嗎?”
“有啊。”他隨手便撿起地上一個空瓶子,炫耀起來。
“一個恐怕不夠吧。等湊夠了再來吃吧!”李思嘉可沒有被表面的真誠所打動。心想,來點實際的。
于是他們開始沿路撿空瓶子,不過實在是市民們垃圾分類做得好,空瓶字并不常見。
于是李思嘉大膽的提出一個新的想法,去翻垃圾箱,天天瞪大了眼睛,那分明是說,“你沒搞錯吧?”
不過李思嘉是一個言出必行的人,執(zhí)行力是她的天賦,“不管結(jié)果,先行動”也是她的座右銘。
只見李思嘉提著撿瓶子的大塑料袋,向地鐵里的垃圾桶走去,天天急忙上前抓住她,“不要去,媽媽!這樣不行,我的臉往哪放?”
李思嘉看看他,一抹微笑浮現(xiàn)在她臉上,“有什么害怕的,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天天一愣,李思嘉掙脫了天天的手,沖垃圾桶跑去,彎下腰,伸手向垃圾桶里翻找起來,果不其然,地鐵里的垃圾桶就是寶藏,大大小小的瓶子裝滿了一大口袋。
天天在一旁黑著臉,低著頭,生怕路人看見他。
過安檢的時候,安檢人員非常詫異李思嘉拿著這么大一個塑料袋,都放不進安檢機器了。
李思嘉不好意思的說:“個人愛好!”
天天頭也不看他迅速通過安檢,自己再也沒提吃爆肚的事。
城市不僅僅是地理概念,還有目光的日記,開始注視地鐵車廂駛出地下,玻璃映出燈火通明的煙火人間,我們的故事便藏在了時光的褶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