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景珩出征前的三天,王府上下忙得不可開交。溫寧親自監(jiān)督準備行裝,從鎧甲兵器到藥材干糧,事無巨細一一過問。
“王妃對王爺真是體貼入微。“老管家感慨道,“老奴在王府三十余年,從未見王爺讓任何人如此近身過。“
溫寧正在檢查一副軟甲,聞言手上動作一頓:“王爺他...以前沒有親近的人嗎?“
老管家搖頭:“王爺自幼被先皇寄予厚望,八歲起就跟隨大將軍習武,十二歲入軍營,幾乎沒有過尋常孩子的快樂。“他壓低聲音,“尤其是先皇駕崩后,王爺更是將自己封閉起來,對誰都不信任。“
溫寧心頭微顫。她想起蕭景珩那雙總是帶著戒備的眼睛,和偶爾流露出的孤獨。
傍晚,蕭景珩從軍營回來,看到溫寧正在書房整理一疊文書。
“這是什么?“他好奇地問。
溫寧抬頭,夕陽的余暉透過窗欞灑在她臉上,為她鍍上一層柔和的金光:“我整理的一些北燕軍情和應(yīng)對策略,或許對王爺有用。“
蕭景珩接過翻閱,越看越驚訝:“這些情報極為機密,連我軍中探子都未必能獲取,王妃從何得來?“
溫寧早已想好說辭:“三哥在北境從軍多年,有些特殊渠道。“她指著地圖上幾處標記,“特別是這幾個隘口,北燕很可能設(shè)伏,王爺務(wù)必小心。“
蕭景珩深深看她一眼,突然道:“為何對我這般用心?“
溫寧一時語塞。為何?因為擔心他安危?因為不想失去這個盟友?還是因為...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我們是盟友,不是嗎?“她最終這樣回答。
蕭景珩似乎有些失望,但很快掩飾過去:“有王妃這樣的盟友,是本王之幸。“
當晚,蕭景珩設(shè)宴為即將隨他出征的將領(lǐng)餞行,也邀請了溫家父兄。酒過三巡,氣氛漸漸熱絡(luò)起來。溫寧注意到蕭景珩雖然依舊少言寡語,但與父兄交談時,眼中的冰霜似乎融化了些。
宴席散后,溫寧送父兄出府。溫如山拉著女兒的手,低聲道:“寧兒,為父看蕭王待你不錯,總算放心了。“
溫寧點頭:“父親不必掛念我。倒是您和哥哥們要格外小心,陛下很可能會趁王爺離京時對溫家下手。“
“為父明白。“溫如山神色凝重,“你大哥已經(jīng)暗中調(diào)派心腹將士回京,以防不測。“
送走父兄,溫寧回到內(nèi)院,發(fā)現(xiàn)蕭景珩獨自站在庭院中賞月。月光下,他挺拔的身影顯得有些孤寂。
“王爺還不休息?明日就要啟程了。“溫寧走到他身邊。
蕭景珩沒有回頭:“北境的月亮,是否也這般明亮?“
溫寧聽出他話中的感慨,輕聲道:“王爺會平安歸來的。“
蕭景珩這才轉(zhuǎn)身看她,月光為他俊美的輪廓鍍上一層銀邊:“王妃會等我嗎?“
“當然。“溫寧不假思索地回答,隨即意識到這話太過直白,急忙補充,“我是說,作為盟友,我當然會守住王府,等王爺凱旋...“
蕭景珩突然伸手撫上她的臉頰,拇指輕輕摩挲:“溫寧,這些日子,我時常忘記我們最初只是政治聯(lián)姻。“
溫寧心跳如鼓,不敢動彈。蕭景珩的臉在月光下越來越近,就在兩人的唇即將相觸時,遠處傳來侍衛(wèi)的腳步聲。
蕭景珩如夢初醒般退開:“時候不早了,王妃早點休息吧。“說完轉(zhuǎn)身離去,背影略顯倉促。
溫寧站在原地,摸著被他觸碰過的臉頰,心中五味雜陳。這一夜,她又失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