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對語文熱愛又愛表現的小孩子想必都不會拒絕成為課代表。
楊威明顯就是其中之一。
“老師,我想當課代表嘛。”
“一共就兩個你要盛子衿和宋之怎么辦”面對楊小貓貓的狗狗祟祟,何春秋頭疼的苦笑,搖搖頭,一邊改作業一邊駁回這孩子想一出是一出的幼稚想法,“再說,你看人家兩個多認真,你一天到晚就是不見人影。”
“哎呀何老師,我保證以后不會了!”楊威信誓旦旦,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有光。
“你先好好準備作文才是,你的議論文實在是太拖后腿了,論點沒有新穎的地方,同時需要一些有思辨性的東西去支撐整個文章。馬上月考了,好好準備知道不。”楊小貓貓垂頭喪氣聽完批評,該說不說,沒上120很大原因就是這個破作文的鍋,每次就差那么幾分,討厭的作文!
“知道啦……老師我去復習了……”嘟著嘴的不神氣小楊威溜回教室,哼,他們哪里好了,明明都半斤八兩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盛子衿作業都是抄的能考多好,等著吧,早晚把你擠下臺!
楊小貓貓的敗北,哼,那個宋之不就是作文比我好一點點嗎,哼!早晚超過她!
做文章要積累……積累……看誰的文章好?
誰的文章比較好呢?捫心而問,楊威還是喜歡老舍、茅盾的多,老舍童趣茅盾現實;像外國作品就讀的少,也就僅限于一些耳熟能詳的名著順手看了,稱不上喜歡也稱不上多厭惡,早一點時代的作品主人公在現在看來或多或少都是有缺陷甚至劣跡、品行敗壞,但在當時卻大受追捧——打破了原有的思想禁錮,帶來了思維上的新的可能性,所以,楊威并沒有很感興趣。
然而無論小說還是散文,都對寫議論文沒有多少幫助——敘事行文節奏是精通的、描寫是老練的、情感是真摯的、思維是不夠批判的。
跳出舒適圈后,楊小貓貓發現自己好像缺乏這種很抽象的思辨性的東西,那些很犀利的很科學的詞匯句式在議論文是那些優美細致的描寫無法代替的,一樣事物分兩面,我們該怎么辯證看待?又該怎樣把自己所想批判的不帶有歧義的寫出?又該怎么邏輯自洽的收束?
先讀什么呢?
陽光下波光粼粼的貫穿河給出了答案。
“池霂,你說《靜靜的瓦爾登湖》怎么樣!”
池霂不留手的狠狠給楊威一記爆栗
“你打我干嘛!”
“現在你先老老實實把數學作業寫了,看書晚自習回去再說。”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