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青寨

第3章繡娘低頭,針線未停

午后的陽光透過竹樓的縫隙,灑在玉婉專注的側臉上。

她盤腿坐在織機前,五彩絲線在她靈巧的指間翻飛,一幅帶有孔雀開屏圖案的傣錦正逐漸成形。

錦緞的紋樣繁復而生動,色彩濃烈又和諧,每一梭都凝聚著傣家女子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崇敬。

林曼抱著幾卷設計圖紙,輕手輕腳地走進竹樓時,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恬靜而美麗的畫面。

她不由得放緩了呼吸,不忍打擾這份專注。

“玉婉姐?!绷致p聲喚道。

玉婉停下手中的梭子,抬頭看向林曼,臉上露出一絲略帶疲憊的笑容:“曼曼,你來啦??熳?,我給你倒水?!?/p>

“不了不了,玉婉姐,你忙你的?!绷致f著,將圖紙放在一旁的竹幾上,目光卻被織機上的傣錦深深吸引,“這匹錦太美了,比上次我看到的還要精致?!?/p>

玉婉”她指了指角落里堆放的幾匹成品傣錦,大多是些小塊的杯墊、錢包面料,圖案相對簡單,但即便如此,也透著濃郁的民族風情。

林曼心中一動,這正是她今天來的目的。

她蹲下身,仔細看著那匹孔雀開屏的傣錦,感受著絲線的質感和圖案的生命力。

“玉婉姐,你想過沒有,如果把我們的傣錦,用在更高端的地方,它的價值會完全不一樣?!?/p>

玉婉聞言,有些茫然地看著她:“高端的地方?我們這手藝,城里人頂多買個小玩意兒當個稀罕,誰會花大價錢買這個?”她習慣了這種認知,祖祖輩輩都是這么過來的,傣錦是她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她們微薄收入的來源,卻從未想過它能登上什么“大雅之堂”。

林曼沒有直接反駁,而是從隨身的包里拿出手機,點開幾張圖片遞給玉婉:“玉婉姐,你看看這個?!?/p>

那是幾張浙江客戶發來的市場反饋截圖,上面清晰地展示著幾款融入了傣錦元素的現代家居用品——沙發靠墊、壁掛、燈罩,甚至還有奢侈品牌的聯名款絲巾設計概念圖。

圖片旁邊標注著令人咋舌的預估零售價。

“這是……我們的傣錦?”玉婉的聲音有些發顫,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些曾經被她認為只能做成小飾品的布料,在設計師的巧妙構思下,與現代時尚完美融合,呈現出一種既古典又前衛的奢華美感。

尤其是那款國際聯名服飾的概念圖,傣錦的獨特紋樣被巧妙地運用在禮服的腰封和裙擺上,高貴典雅,令人驚艷。

“對,就是我們的傣錦。”林曼肯定地點點頭,“這些只是初步的設計概念。如果我們的傣錦能夠保證品質和穩定的供應,并且在圖案上根據市場需求做一些創新,價格至少能翻五到十倍。我們不再是單純賣布料,我們賣的是文化,是設計,是獨一無二的東方美學?!?/p>

玉婉的眼神劇烈地動搖起來。

她看著手機屏幕上那些精美的設計圖,又看看自己織機上半成品的孔雀,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長久以來,她都為傣錦的傳承和微薄的利潤而苦惱,林曼的話像一道光,照亮了一條她從未想過的道路。

可是,這真的可行嗎?

城里人的心思,她們這些山里人哪里懂?

“這……這真的能成?”玉婉還是有些遲疑,聲音帶著一絲不確定。

林曼收起手機,認真地看著她:“玉婉姐,我知道這聽起來可能有些不可思議。但市場規律就是這樣,好東西需要好的包裝和對的渠道。我們有最好的手藝,缺的只是一個機會。我已經聯系了一些設計師和品牌方,他們對我們的傣錦非常感興趣?!彼D了頓,語氣更加誠懇,“當然,這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可能還需要對一些傳統圖案進行適應現代審美的改良,但核心的工藝和文化內涵,我們必須保留。”

玉婉沉默了,手指無意識地撫摸著織機上的絲線。

林曼的話在她心里種下了一顆種子,充滿了誘惑,也伴隨著未知的風險。

就在林曼和玉婉深入探討傣錦未來可能性的同時,村寨里,一股針對林曼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動。

趙德昌坐在自家吊腳樓下,陰沉著臉,對著幾個平日里與他交好的村民添油加醋地說道:“那個林曼,說是來幫我們,我看她是想毀了我們傣錦的老手藝!聽說了嗎?她要改我們的圖案,還要用什么機器來做!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到了她手里,還能叫傣錦嗎?怕是以后我們都得給她打工,賺的錢都進了她的口袋!”

他這番話半真半假,卻極具煽動性。

傣錦是傣族人民的驕傲,是他們文化傳承的命脈,任何可能“褻瀆”傳統的言論,都足以觸動他們最敏感的神經。

很快,“林曼要毀掉傣錦傳統工藝”、“城里來的老板要用機器代替手工”、“祖宗的基業要被外人敗光了”之類的謠言,像長了翅膀一樣在村寨里迅速傳開。

一些原本對林曼充滿好感和期待的村民,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紀、對傳統感情深厚的老人,開始變得憂心忡忡,看林曼的眼神也多了幾分審視和懷疑。

巖坎作為村里的頭人,很快就察覺到了這股不尋常的氣氛。

他深知謠言的可怕,也明白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林曼項目的推進,更可能在村里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分裂。

他找到正在和玉婉商議細節的林曼,神色凝重。

“林曼,寨子里現在有些不好的傳言,對你的項目有些誤解?!睅r坎開門見山,語氣嚴肅,“今天晚上,你能不能在全村人面前,把你的想法和計劃,原原本本地說清楚?大家心里有疑慮,總得解開才行?!?/p>

林曼心中一凜她抬起頭,迎向巖坎探詢的目光,陽光從竹樓縫隙中投下,在她年輕而堅定的臉龐上切割出明暗的光影。

她深吸一口氣,心中已有決斷。

這不僅是對村民的解釋,更是對自己信念的一次公開宣告。

她必須讓所有人明白,她的到來,不是為了破壞,而是為了讓這份古老的美麗,煥發出新的生機。

夜晚的村民大會,火塘邊的每一次呼吸,每一道目光,都將成為她必須跨越的障礙,或是通向成功的階梯。

那份擲地有聲的承諾,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石子,在曼遠村,乃至整個傣錦圈和古樹茶界都激起了層層漣漪。

林曼的話音剛落,臺下便響起一陣壓抑不住的議論聲。

老一輩的織娘們眼中閃爍著審慎與觀望,她們守護了一輩子的手藝,既渴望被看見,又害怕在時代的洪流中失去本真。

而年輕一代的村民,則更多的是興奮與期待,他們聽懂了“現代化應用”和“回饋”背后的機遇。

玉婉站在人群中,心情復雜。

林曼的邀請無疑是真誠的,那雙明亮的眼睛里,閃爍著不容置疑的決心和一種……難以言喻的共情。

她提出的“融合現代審美的傣錦手袋”,聽起來有些大膽,甚至離經叛道。

傣錦,在玉婉心中,是神圣的,是承載著民族記憶與情感的圖騰,怎能輕易與“商品”劃上等號?

然而,林曼那句“每賣出一件產品,都會回饋一部分給織娘群體”,又像一劑強心針,擊中了她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村里的姐妹們,守著這門手藝,大多生活清苦,如果真能因此改善生活,讓傳承不再是沉重的負擔,那……

接下來的幾天,林曼并沒有急于催促玉婉,而是帶著團隊,挨家挨戶地拜訪織娘,傾聽她們的故事,記錄她們的技藝,也耐心解答她們的疑惑。

她用最樸素的語言解釋什么是“品牌”,什么是“市場”,什么是“可持續發展”。

她帶來的設計師團隊,也展現出對傣錦紋樣的極大尊重和濃厚興趣,他們小心翼翼地翻閱著那些承載歲月的老舊圖譜,眼神里滿是驚嘆。

與此同時,陳浩的行動也迅速而高效。

他幾乎是立刻就聯系了母校農學院的導師,那位在農業技術革新領域頗有建樹的老教授,對陳浩提出的“區塊鏈溯源系統應用于古樹茶”的想法表現出極大興趣。

教授認為,這不僅能解決古樹茶真偽難辨、品質參差不齊的痛點,更能為傳統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很快,曼遠村的古樹茶被納入了農學院的試點項目。

陳浩帶著技術人員在村里進進出出,采集土壤樣本,記錄茶樹信息,給村民們講解什么是“一茶一碼”。

林曼看著這一切,心中那份“這只是開始”的信念愈發堅定。

她知道,無論是傣錦的創新還是古樹茶的標準化,都非一日之功。

但她也堅信,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

玉婉的心,在這些天里,一點點被融化。

她看到了林曼團隊的專業與敬業,看到了陳浩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技術支持,更看到了村里姐妹們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

一天傍晚,她找到了林曼,手里捧著一塊剛剛織好的錦布。

那錦布的底色是沉穩的墨藍,上面用金絲銀線織出了孔雀開屏與含苞待放的蓮花,既有傳統的韻味,又在細節處透著一絲新意。

“林小姐,這塊錦,我叫它‘啟程錦’?!庇裢竦穆曇粲行┥硢?,卻帶著一種釋然,“我答應你,我們一起試試?!?/p>

林曼鄭重地接過那塊“啟程錦”,錦緞的質感溫潤而厚重,仿佛承載著玉婉乃至整個織娘群體的信任與期盼。

她心中默念:“是的,這只是開始。”那一刻,她仿佛看到無數精美的傣錦手袋,走出國門,驚艷世界;也看到曼遠村的古樹茶,憑借著區塊鏈賦予的“身份證”,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應有的尊重與價值。

不久后,村小的修繕工程也正式啟動。

林曼特意將辦公室暫時搬到了村委會,方便隨時關注各項事務的進展。

這天下午,夕陽的余暉給連綿的茶山鍍上了一層金邊。

林曼站在剛剛粉刷一新的村小門口,望著遠處郁郁蔥蔥的茶山,腦海中那幅關于文化傳承與商業創新的藍圖,正一筆一劃地變得清晰、豐滿。

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仿佛已在耳邊回響,織機清脆的“咔嚓”聲與采茶姑娘悠揚的山歌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生機勃勃的畫卷。

然而,她深知,理想的豐滿往往伴隨著現實的骨感。

任何變革,都會觸動固有的利益格局,挑戰陳舊的觀念。

一場關于文化傳承與商業創新的拉鋸戰,才剛剛拉開帷幕。

微風拂過,帶來了茶葉的清香,也帶來了一絲不易察覺的躁動。

林曼的目光落在遠處那片被當地人尊為“神樹林”的百年茶山上,那里是曼遠村古樹茶的核心產區,也是品質的象征。

陳浩的區塊鏈溯源系統,最關鍵的一環便是確保源頭數據的真實與準確。

她忽然意識到,無論是傣錦的“工藝精髓”,還是古樹茶的“標準化”,最終都離不開對“源頭”的極致守護。

“源頭……”林曼喃喃自語,心中一個念頭漸漸清晰起來。

她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這片土地,了解那些賦予傣錦靈感、滋養古茶樹的自然與人文。

或許,有些答案,就藏在那片看似寧靜的茶山深處。

她的視線越過眼前的喧囂,投向了那片更為古老和神秘的所在,一種強烈的直覺告訴她,真正的挑戰和機遇,或許都潛藏在那不為人知的細節之中。

她覺得,是時候親自去那片茶山走一趟了,而且,她想帶上一個人——玉婉。

玉婉不僅是傣錦技藝的傳承人,她的家族世代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對這里的草木風土,有著最深沉的理解。

晟愨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雅县| 临夏市| 正阳县| 五大连池市| 图们市| 吴忠市| 扎鲁特旗| 安乡县| 镇康县| 黄骅市| 林甸县| 兰溪市| 兰西县| 江阴市| 临城县| 鸡东县| 东乌珠穆沁旗| 海丰县| 南充市| 乡城县| 台江县| 樟树市| 隆尧县| 张家界市| 紫金县| 调兵山市| 曲水县| 惠安县| 和田市| 南京市| 蓝山县| 龙川县| 高台县| 茌平县| 黄陵县| 瑞安市| 利川市| 红桥区| 昆明市| 克拉玛依市| 玉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