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信件在一個普通的周二早晨送達。鐘婭微正在廚房煮咖啡,門鈴響起時她還以為是送快遞的。信封很厚,象牙白的紙張上印著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名字:霍夫曼&科爾。
“什么東西?“謝含濤從身后環住她的腰,下巴擱在她肩上。
“不知道。“鐘婭微拆開信封,一沓文件滑出來,最上面是一封英文信,“來自瑞士的律師事務所...“
隨著閱讀,她的手指開始微微發抖。信中說,她母親在去世前設立了一個信托基金,金額高達兩千萬瑞士法郎,現在即將到期。而領取的條件是——她必須親自前往瑞士簽字,且只能獨自前往。
“這不可能。“鐘婭微放下信,“我媽一輩子沒見過那么多錢,這肯定是騙局。“
謝含濤拿起信仔細閱讀,眉頭越皺越緊:“看起來是真的。霍夫曼&科爾是蘇黎世有名的律所。“他翻到最后一頁,“有具體的賬戶信息和律師聯系方式。“
“但我媽只是個普通工人,她哪來的...“
鐘婭微突然停住了。記憶中浮現出母親偶爾提及的只言片語——“你爸走前留了筆錢“、“以后你有困難就去找...“。她一直以為那是醉話。
“信上說需要你十天內到達蘇黎世。“謝含濤放下信,“我查查這家律所的底細。“
他走向書房,鐘婭微則站在原地,盯著那封信。兩千萬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幣約一億四千萬。這筆錢足以改變任何普通人的生活,更別說曾經那個為名牌包就能出賣自己的鐘婭微。
咖啡壺的尖嘯聲驚醒了她。她關掉火,倒了兩杯咖啡,加入謝含濤喜歡的分量——兩勺糖,一點奶。
書房里,謝含濤正在打電話,用的是流利的德語。看到鐘婭微進來,他簡短結束了通話。
“確認了,確實有這么個信托基金。“他的表情復雜,“設立時間是二十四年前,恰好是你出生后不久。“
鐘婭微的咖啡杯差點脫手:“所以真的是...我爸?“
“很有可能。“謝含濤打開電腦,調出一張老照片,“這是我父親謝明遠年輕時的照片,你認得出嗎?“
照片上的男人三十出頭,穿著考究的西裝,站在一座歐式建筑前。鐘婭微仔細端詳,搖了搖頭:“沒印象。我媽只說過他是個'有錢的混蛋'。“
謝含濤若有所思:“時間線上有些奇怪。二十四年前我父親已經在國內創業,很少出國。而瑞士這個信托明顯是長期規劃...“
“你覺得有詐?“
“不確定。“謝含濤合上電腦,“但如果你決定去,我陪你。“
鐘婭微重新看那封信:“但信上說要'獨自前往'...“
“我可以不露面。“謝含濤握住她的手,“只在附近等你。“
鐘婭微突然意識到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如果是以前的她,看到這樣一筆錢,早就迫不及待地飛過去了。但現在,她居然在猶豫,在考慮各種可能性,而不是被金錢蒙蔽雙眼。
“我想想。“她最終說。
那天晚上,鐘婭微輾轉難眠。謝含濤在她身邊安靜地睡著,月光透過窗簾縫隙,在他輪廓分明的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她輕輕撫摸他的眉骨,想起這一年來他帶給她的改變——不僅是物質生活的提升,更是整個世界觀的重塑。
曾經的鐘婭微會毫不猶豫地抓住這筆錢,甚至可能為此離開謝含濤。但現在...她翻了個身,盯著天花板。一億四千萬確實誘人,但比起現在的生活——有意義的工作、互相尊重的愛情、真實的自我價值——金錢似乎沒那么重要了。
第二天早餐時,她宣布了決定:“我想去瑞士看看。“
謝含濤的叉子停在半空:“好,我訂機票。“
“不,我一個人去。“鐘婭微直視他的眼睛,“不是因為我想要那筆錢,而是...我需要知道真相。關于我父親,關于我的過去。“
謝含濤的表情凝固了幾秒,然后慢慢軟化:“你確定?“
“嗯。“她點頭,“而且...我想證明給自己看,我已經不是那個會被金錢誘惑的鐘婭微了。“
謝含濤深深地看著她,最終點頭:“我尊重你的決定。但答應我,每天至少報一次平安。“
“成交。“
臨行前的幾天,謝含濤表現得異常忙碌,經常工作到深夜。鐘婭微知道他是在用工作掩飾不安——自從謝宏遠事件后,他對她的保護欲有增無減。
出發那天,謝含濤親自開車送她去機場。路上,他遞給她一個小巧的銀色吊墜:“緊急情況下按這里,會直接聯系我和當地警方。“
鐘婭微笑著接過:“你越來越像007了。“
登機口前,謝含濤緊緊抱了她一下,然后迅速松開,仿佛怕多一秒就會舍不得放手:“注意安全。“
“一周就回來。“她踮腳親了親他的下巴,“別太想我。“
飛機起飛時,鐘婭微望著窗外漸小的城市,心中涌起一絲莫名的忐忑。這不是她第一次獨自遠行,但卻是第一次帶著如此明確的目標——不是逃避,不是索取,而是尋找真相。
蘇黎世機場干凈而高效。鐘婭微按照指示來到霍夫曼&科爾律師事務所,接待她的是滿頭銀發的科爾律師本人。
“鐘小姐,您比照片上更美。“科爾律師的英語帶著濃重的德語口音,“請隨我來。“
會議室里已經擺好了茶點和厚厚的文件。科爾律師開門見山:“您母親林女士二十四年前在我所設立了這份信托,資金來源是您父親的一筆贈款。“
“我父親是誰?“鐘婭微直截了當。
科爾律師推過一份文件:“這是設立信托時的身份證明復印件。“
文件上的名字讓鐘婭微倒吸一口冷氣——不是謝明遠,而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名字:維克多·萊茵哈特。
“德裔瑞士人,已故。“科爾律師補充,“他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生物工程學教授,與您母親在中國相識。“
鐘婭微的大腦飛速運轉。所以她和謝含雨根本沒有血緣關系?那為什么長相如此相似?謝宏遠又為何堅信她是謝明遠的私生女?
“萊茵哈特教授在遺囑中特別注明,這筆信托要在您年滿二十五歲且'找到自我'后才能領取。“科爾律師意味深長地說,“他要求我們定期獲取您的近況報告,直到確認您已經...用他的話說,'不再是欲望的奴隸'。“
鐘婭微的手微微發抖:“你們...監視我?“
“不是監視,是關注。“科爾律師遞給她一個牛皮紙袋,“這是教授留給您的信和日記。他認為您終有一天會需要這些。“
紙袋沉甸甸的,仿佛裝著整個未知的過去。鐘婭微深吸一口氣:“如果我決定不領取這筆錢呢?“
科爾律師似乎早預料到這個問題:“資金將捐給教授指定的科研基金會。但在此之前...“他推過一份文件,“請至少看看條款。“
條款出人意料的寬松——資金完全由她支配,沒有任何限制條件。唯一的特別要求是:她必須獨自做出決定,不受任何人影響。
“我需要時間考慮。“鐘婭微收起文件袋。
“當然。“科爾律師起身,“酒店已經為您安排好。有任何需要隨時聯系我。“
蘇黎世的深秋美得令人心碎。鐘婭微站在酒店窗前,看著利馬特河上的游船和遠處阿爾卑斯山的雪頂,手中握著那封塵封二十四年的信。
親愛的婭微:
如果你讀到這封信,說明你已經長大成人,并且科爾認為你準備好了。首先,請原諒我從未出現在你的生活中。這不是因為不愛你,而是因為太愛你——你的母親和我都認為,遠離我們復雜的世界對你最好。
我是一名科學家,研究人類基因和克隆技術。1998年在中國講學時,我遇到了你母親,一段美好的戀情后有了你。但當時我的研究引起了某些勢力的注意,他們不惜殺人獲取成果。為了保護你們母女,我選擇離開。
信托里的錢是我畢生積蓄,希望能給你一個安穩的未來。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你明白:真正的價值不在于你擁有什么,而在于你成為什么樣的人。金錢可以買來舒適,但買不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
隨信附上我的研究日記。里面有些內容可能令你震驚,但請記住,無論科學如何發展,人性的光輝永遠是最珍貴的。
永遠愛你的,
維克多·萊茵哈特
鐘婭微翻開日記,里面滿是專業術語和復雜公式,但某些段落格外醒目:
“1999年3月15日:L懷孕了。我必須離開,黑森集團的人已經盯上了我的研究。特別是X,為了克隆技術不惜一切代價...“
“2000年1月2日:收到L的信,女兒出生了,取名婭微。X在中國建立了實驗室,繼續非法克隆實驗。我必須阻止他...“
“2001年9月8日:可怕的消息。X利用我的早期研究克隆了一個女孩,取名含雨。這是對科學的褻瀆!更可怕的是,他計劃用克隆人作為器官庫...“
鐘婭微的血液瞬間凝固。含雨...克隆人?所以她和含雨相似并非偶然,而是因為含雨是她的克隆體?這個念頭荒謬得令人作嘔,卻又解釋了一切——謝宏遠為何堅信她是謝明遠的私生女,為何有“替身計劃“,為何...
她沖到洗手間干嘔起來,冰冷的大理石貼著她的額頭。鏡子里的臉蒼白如紙,那雙眼睛——曾經屬于另一個女孩的眼睛——回望著她。
電話鈴聲驚醒了她。是謝含濤。
“喂?“她的聲音嘶啞得不像自己。
“婭微?你還好嗎?“謝含濤的聲音充滿擔憂,“你一天沒回消息了。“
“我...發現了一些事。“她不知從何說起,“關于我父親,關于...含雨。“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什么事?“
“我需要時間整理思緒。“她深吸一口氣,“明天再談好嗎?“
掛斷電話,鐘婭微癱坐在床邊。她該告訴謝含濤嗎?告訴他含雨可能是她的克隆體?告訴他敬愛的父親可能是瘋狂的科學家?這個真相會摧毀他。
但隱瞞同樣殘忍。
夜深了,鐘婭微仍無法入睡。她再次翻開日記,后面幾頁被撕掉了,最后一條記錄是:
“2002年12月24日:追蹤到X在中國的實驗室位置。必須在他創造更多悲劇前阻止他。如果我遭遇不測,希望婭微有一天能知道真相——她的基因是純粹的,沒有被玷污。X的罪惡不該成為她的負擔。“
日記到此為止。維克多·萊茵哈特顯然在寫下這段話后不久就去世了。而那個“X“,根據上下文推斷,極有可能就是謝明遠。
第二天清晨,鐘婭微做出了決定。她打電話給科爾律師:“我放棄繼承權。請把錢捐給教授指定的基金會。“
科爾律師并不驚訝:“能問問為什么嗎?“
“因為我不需要這筆錢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她看著窗外的陽光,“而且...有些真相比金錢更重要。“
回國的飛機上,鐘婭微反復思考該如何告訴謝含濤這一切。但當她走出海關,看到的不是謝含濤,而是面色凝重的林妍。
“謝總住院了。“林妍接過她的行李,“PTSD發作,醫生說是長期壓抑后的崩潰。“
醫院的走廊長得沒有盡頭。林妍邊走邊解釋:“你走后的第三天,他開始失眠,整夜工作。昨天突然暈倒在辦公室,送來時已經...“
病房門開了,一位中年女醫生走出來:“鐘小姐?謝先生剛睡著。我是他的心理醫生李敏。“
鐘婭微透過玻璃窗看到謝含濤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眉頭緊鎖,即使在睡夢中也不得安寧。
“他這種情況多久了?“她輕聲問。
“根據病歷,從妹妹去世后就開始了。“李醫生說,“但一直拒絕正規治療,靠藥物硬撐。這次發作的直接誘因是...“
“是我離開。“鐘婭微苦澀地接話。
李醫生搖頭:“不完全是。在你離開期間,他收到了一份關于父親謝明遠的調查文件,內容相當...沖擊。“
鐘婭微的心沉了下去:“關于克隆實驗?“
李醫生驚訝地看了她一眼:“你知道?“
“剛在瑞士發現一些線索。“鐘婭微簡單解釋了日記內容,“所以謝明遠真的...“
“根據文件,謝明遠確實在二十年前秘密進行過克隆研究,試圖復制特定基因組合的人類。“李醫生壓低聲音,“謝含濤一直崇拜的父親,竟然是個科學狂人...這對他打擊很大。“
鐘婭微輕輕推開病房門,走到床邊。謝含濤的眼皮顫動了一下,慢慢睜開。
“你回來了。“他的聲音虛弱但清醒,“瑞士怎么樣?“
“很美,但我更想回家。“她握住他的手,“聽說你收到了一些...不好的消息。“
謝含濤的眼中閃過一絲痛楚:“我父親...不是我以為的那個人。“
“我知道。“鐘婭微深吸一口氣,“我在瑞士見到了我生父的日記。他提到謝明遠——你父親——竊取了他的研究進行非法克隆實驗。含雨可能是...我的克隆體。“
說出這個事實比想象中更痛苦。謝含濤的手在她掌心里微微發抖。
“所以你早就知道?“他聲音嘶啞。
“不,直到昨天才知道。“鐘婭微搖頭,“我放棄了那筆遺產,因為...有些東西比錢重要。“
謝含濤的眼眶紅了:“比如?“
“比如真相。比如...你。“
淚水終于從他眼角滑落。鐘婭微俯身抱住他,感受他壓抑的抽泣。這個總是強大的男人,此刻在她懷中脆弱如孩童。
“不管過去多么不堪,“她在他耳邊輕聲說,“我們擁有現在和未來。真實的現在,和我們自己創造的未來。“
謝含濤緊緊回抱她,仿佛她是驚濤駭浪中唯一的浮木。
接下來的日子像一場緩慢的康復訓練。謝含濤開始正式接受心理治療,而鐘婭微則幫他處理公司事務。關于謝明遠和克隆實驗的真相,他們決定暫時保密——這不僅關系到謝家的聲譽,更牽涉到含雨的尊嚴。
一個雨后的傍晚,謝含濤在復診后帶鐘婭微去了城郊的一個小教堂。教堂后的墓園靜謐安詳,含雨的墓碑旁新栽了幾株白色小花。
“我想告訴她真相。“謝含濤輕撫墓碑,“但又怕打擾她的安息。“
鐘婭微蹲下身,放下一束含雨最喜歡的百合:“她知道。無論她是怎么來到這個世界的,她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勇敢、善良、充滿正義感。這才是最重要的。“
謝含濤看著她,眼中滿是復雜的情緒:“你知道嗎?如果含雨真是你的克隆體,那么某種意義上,你們是雙胞胎。“
“不。“鐘婭微搖頭,“我們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靈魂。科學可以復制基因,但無法復制經歷和選擇造就的人格。“
謝含濤微笑起來:“你什么時候變得這么哲學了?“
“自從遇見你。“她回以微笑,“和一個好的心理醫生。“
他們手牽手走出墓園,夕陽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鐘婭微突然想起什么:“對了,公司那個新項目,我有個想法。“
“什么想法?“
“我們可以開設一個心理援助平臺,專門幫助那些有創傷經歷的人。“她的眼睛閃閃發光,“就像你幫助我,我幫助你一樣。“
謝含濤停下腳步,深深地看著她:“我愛你,鐘婭微。“
這個簡單的告白在夕陽下顯得格外莊重。鐘婭微踮起腳尖,吻了吻他的唇:“我知道。我也愛你。“
三個月后,知言傳媒的新項目“微光“正式上線,專注于心理健康和情感修復。鐘婭微擔任首席內容官,謝含濤則負責戰略規劃。那個曾經靠男人生活的“撈女“,如今成為了獨立自信的職業女性;而那個永遠與人保持距離的完美主義者,學會了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春天來臨時,謝含濤帶鐘婭微去了那個他們初遇的咖啡廳。同樣的位置,同樣的一杯美式咖啡,但人已經完全不同了。
“記得那天你問我為什么幫你嗎?“謝含濤從口袋里取出一個小巧的絲絨盒子,“我說一開始是因為你像含雨。“
鐘婭微的心跳加速:“嗯。“
“但我錯了。“他打開盒子,里面是一枚樸素的金戒指,“我愛上你不是因為你像誰,而是因為你是你——堅強、真實、永不放棄。“
咖啡廳里的嘈雜聲仿佛遠去了。鐘婭微看著那枚戒指,想起曾經為金錢出賣自己的日子,想起瑞士那筆唾手可得的巨額遺產,想起這一路走來的所有坎坷與成長。
“這戒指不值錢,“謝含濤有些緊張,“但...“
“但它很真實。“鐘婭微伸出左手,“就像我們的生活。“
戒指滑入無名指的那一刻,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兩人身上。曾經迷失的靈魂找到了彼此,曾經破碎的心學會了重新去愛。這或許不是童話般的完美結局,但足夠真實,足夠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