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文化官方微博:
【補充官宣】
不好意思各位,漏了一個——
溫度文化創作部總監@姜醒醒,同時還是編劇「蘇巷」!
(此前@蘇巷微博賬號由度總助理@齊南代運營,實際創作者為本尊姜醒醒!)
代表作:《暗行》《刀與骨》懸疑劇劇本改編。
附:
1.齊南配音的蘇巷劇本朗讀視頻(網友:聲控福利!)
2.姜醒醒親筆簽名的蘇巷劇本手稿
3.榮度批注版《暗涌》修改意見(紅筆字跡犀利如刀)
[爆]#姜醒醒蘇巷#爆!
[沸]#齊南聲音太好聽了吧#沸!
[驚]#溫度文化還有多少驚喜#驚!
@影視圈偵探:
「破案了!《暗行》里那個讓觀眾集體失眠的‘浴室殺人鏡頭’是姜醒醒改的?!難怪和《天真無罪》一樣讓人脊背發涼!」
@聲控:
「重點錯!齊南小哥哥用蘇巷賬號發的劇本朗讀視頻,這低音炮絕了!溫度文化還缺人嗎?我應聘掃地阿姨也行啊!」
@度總事業粉:
「所以度總讓親信代管馬甲賬號……這是什么頂級金屋藏嬌文學???」
@姜醒醒黑粉后援會(已改名@姜醒醒是我爹):
「散了散了,這女人馬甲比我們黑她的角度還多。」
溫度文化助理辦公室,齊南看著自己微博粉絲從20萬暴漲到20萬,手指微微發抖。
最新熱搜:#齊南請用這個聲音念天氣預報#
曹志琴啃著蘋果晃進來:“恭喜啊,現在全網都在求你和姜老板出配音劇。“
齊南絕望抱頭:“我只是按度總要求,每月15號用‘蘇巷’賬號發劇本節選啊!“
“但你沒說過你配音這么好聽啊~“曹志琴壞笑,“網友已經把你三年前年會唱《歌劇魅影》的視頻挖出來了。“
辦公室門突然被推開。沈斯年面無表情地站在門口:“齊南,解釋一下。“
齊南唰地起立:“度總!我真的不知道——“
“你穩音直播怎么回事?“
曹志琴手速飛快點開熱搜:#齊南深夜直播讀劇本#
畫面里,穿著睡衣的齊南對著麥克風低語:“‘血從門縫滲進來的瞬間,她終于明白——’“
彈幕瘋狂刷屏:【啊啊啊這聲音殺人事件!】【溫度文化聲優部什么時候成立?!】
榮度揉著太陽穴:“公關部今晚加班。“
《時代人物》緊急追加專訪。
主持人:“為什么用‘蘇巷’這個筆名?“
姜醒醒:“覺得好聽。“
“讓齊南代管賬號是因為?“
“當時同時在寫《天真無罪》和《刀與骨》,度總怕我精分。“
鏡頭外突然傳來榮度的聲音:“主要是她罵人用大號,寫劇本用小號,容易穿幫。“
全場爆笑中,姜醒醒淡定補充:“現在無所謂了”
三天后,溫度文化股價因“多元人才儲備“漲停。
董事會連夜開會:
-成立聲優事業部(齊南:???)
-開發《天真無罪》廣播劇(網友投票:齊南配榮度角色)
-《暗行》影視化重啟(彈幕:求齊南客串殺人魔)
最絕的是某音樂APP火速上線“齊南哄睡頻道“,付費訂閱量秒殺頂流歌單。
齊南抱著咖啡杯靈魂出竅:“我就想當個普通助理啊……“
曹志琴拍拍他肩膀:“認命吧,在姜老板身邊,狗都能成網紅。“
正巧姜醒醒經過:“嗯?“
曹志琴光速改口:“我是說您有點石成金的神力!“
當#齊南聲音#沖到熱搜第一時,溫度文化官博突然發布:
【嚴正聲明】
1.齊南先生為溫度文化重要員工,所有聲音作品版權歸公司所有
2.未經許可的AI聲音訓練均屬侵權
3.今晚8點,@姜醒醒@齊南將直播朗讀《天真無罪Ⅱ》番外篇
配圖是榮度批文件照片,鋼筆尖正好指著“侵權必究“四個字。
網友:【度總這波護犢子帥炸!】【等等,重點不是姜醒醒要直播嗎?!】
當晚直播盛況:
-齊南念男主臺詞時,彈幕全是【耳朵懷孕了】
-姜醒醒念反派獨白時,彈幕變成【媽媽我怕】
-榮度突然入鏡送咖啡,彈幕爆炸:【正宮宣示主權!】
下播時觀看人數破紀錄,服務器第N次癱瘓。
姜醒醒關掉麥克風后第一句話:“齊南,考慮轉行當配音演員嗎?分成比你當助理高。“
齊南還沒回答,榮度插兜走來:“不行。“
“為什么?“
“我的咖啡口味只有他記得住。“
齊南淚流滿面:“度總……“
榮度補充:“工資翻倍。“
深夜的醒文學實驗室,姜醒醒正在簽《蘇巷》筆名的正名聲明。
榮度推門而入:“后悔嗎?現在全世界都知道你精分。“
姜醒醒轉著鋼筆:“比起這個,網友扒出你給《暗行》的批注更精彩——“她翻開劇本第43頁,“‘這里殺人手法不夠優雅’?度總很有經驗啊?“
榮度抽走鋼筆:“比不上姜老師,寫懸疑劇時還不忘在《九霄吟》歌詞里藏兇案密碼。“
“那是文學手法。“
“這是商業頭腦。“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笑了。
窗外LED屏亮起最新數據:《天真無罪Ⅱ》全球銷量再次突破。
——————————————————蘇巷的另一個小故事
姜醒醒十五歲那年,第一次投稿小說,編輯問她:“筆名想好了嗎?”
她咬著筆帽,突然想起老家**蘇巷鎮**——那個朱元璋曾經歇過腳的地方,青石板路旁的老槐樹,夏天會落滿白色的槐花,風一吹,像下了一場溫柔的雪。
“就叫**蘇巷**吧。”她寫下這兩個字,筆尖微微停頓,又補了一句,“因為那里的人,會記得每一個過客。”
編輯笑了:“有意思,像個古鎮的名字,但不太適合你吧?你換一個”
姜醒醒沒解釋,只好無奈換掉。
蘇巷鎮有個老茶館,說書人總愛講朱元璋的故事。
“當年啊,朱皇帝逃難到咱們這兒,餓得走不動路,是個賣燒餅的阿婆給了他半塊餅。”說書人一拍醒木,“后來他當了皇帝,特意回來找阿婆,可阿婆已經走了,他就給咱們鎮子賜名‘蘇巷’,意思是‘蘇醒之地’。”
小時候的姜醒醒坐在茶館角落,捧著筆記本唰唰記著,心想:“原來一個故事,能讓人被記住幾百年。”
后來她寫《九霄吟》歌詞,背景就是女主角在古鎮的茶館里,聽一個老人講“半塊餅換一座城”的傳說。
榮度第一次了解時,問她:“這個茶館,是真的存在嗎?”
姜醒醒眨眨眼:“你猜?”
姜醒醒簽給溫度文化后,有網友扒出她早期用“蘇巷”發表的小說。
論壇炸了:
-**“什么?!《老街舊事》是姜醒醒寫的??”**
-**“蘇巷那個文風,居然是現在的姜醒醒?!”**
-**“我初中抄過蘇巷的句子當QQ簽名啊!”**
后面熱搜又瞬間沖上第一:#姜醒醒蘇巷#
姜醒醒看著手機,哭笑不得。
榮度打電話過來,語氣里帶著笑意:“需要公關部處理嗎?”
姜醒醒搖頭:“不用,蘇巷……本來就是我。”
那天晚上,她久違地登上了“蘇巷”的舊郵箱,發現里面塞滿了讀者郵件:
**“蘇巷,你還在寫嗎?”**
**“你筆下的老街,和我家鄉好像。”**
**“希望你過得好。”**
她眼眶發熱,回復了其中一條:
**“蘇巷還在,只是長大了。”**
后來榮度一個人偷偷去了蘇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