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濕了發梢,大火緊迫眉睫,而她一聲不吭,筆直的跪在雨中。
也怪這淅瀝小雨趕得不巧,恰逢此時。
“公公,您再去問問?……”不知風寒侵身,她啞了嗓子,疲了傲嬌,空頂了個皇后虛名,在個太監面前仍要弓腰奉承。
“恐怕是無望了,娘娘。”劉公公搖搖頭,“皇上那邊……”
“清榮呢?您想必是未曾提過,要不您先……”
“娘娘,咱家方才提過了。”劉公公未帶她說完,出聲道。
雨勢急轉,順勢壓人。
滂沱大雨中,筆直的身影一下塌子了,仿佛風中搖搖曳曳的枯木是受完最后一擊,儼然倒下。
“娘娘其實也不必,如今太子在朝中,哪怕膝下獨子,也未必這般堪。倒不如在宮中靜養幾日。”
她緩緩仰視劉公公,太子在朝中與她有何干系,是明知故激呢,還是這事兒還沒有傳開——太子根本不是皇后嫡出的,當朝太子是陳夫人膝下下獨子。
原先上官寒云也納悶,為何陳夫人膝下無子,這位子還坐得這般穩當,哪怕不爭不搶,也深受青睞。
而他的兒子呢,被送去了邊關,不過幾年便夭折了。而太子那邊早就知道自己生母是陳夫人,而非皇后。總之也是表面上認她這個娘,背地里卻道她的不是。
西盛新歷十一年邊塞動亂,鄰國大齊蠢蠢欲動。為緩和局勢,上官皇后請命出關,維系和平。那是她不過而立之年,帶著豆蔻年華的清榮公主遠赴大齊
這一去便是三年,而大旗那邊抓著榮欽公主不放,硬留三年,聽說嫁與了大齊元勛。近年來,孩子都有了,但前日突然歿了。
要說沒有陰謀,全是巧合,誰信?
于是清榮公主的母親去求父親,你給他收尸好么?
“娘娘,陛下有請。”
太和殿內,珠簾半掩,玉幕生煙。
“姐姐請坐。”一嗓清亮的聲音響起。
怔一回神,她才發覺眼前之人是陳夫人。
但這品紅朝服,頭上的十二釵,那她上官寒云算什么?
“本是姐姐鳩占鵲巢,如今妾身伸手奪回。姐姐,還請用茶。”
此時的茶水定是有問題的,他心中惶然一驚。
“嘖,非要我動手!”陳夫人有些不耐。
此時突兀現出幾個壯漢,強將茶水灌了去。
頭開始發昏成暗間,他想起了17歲的自己,因為生的貌美便被二叔獻給了太子盛京瀾。后太子又因朝堂之事被流放五年。這五年,上官寒云東奔西走,賺錢供太子入仕。吃穿用度皆是她一人操勞。18歲那年,便懷上清榮公主。
待到流放歸期,太子出于感恩立她為太子妃,不年則晉為皇后。而立后當日,盛京瀾卻將晚陳晚平引進宮中。他們是以青梅相稱,竹馬之位,也是那時她才知原是自個兒不知趣,搶占了陳夫人的位子。
也難怪,陳夫人這般不待見她。
所以他的一片真心換來了什么皇后的位子嗎?那他寧可不要只求清榮和盛明平安,可是一切都懂得太遲了。
是嗎?那到底遲了多久?
似乎,只慢了一步呢…
“終有一日,你將敗于戈壁,萬劫不復!”
似乎,是詛咒呢?
“可惜了,哪怕我有那一日,你也看不到了。”
一語未了,那婦人倒先沒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