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透過豬圈的縫隙灑在泛黃的書頁上,林招娣小心翼翼地拼接著被撕碎的課本,指尖輕輕撫過殘破的紙面。她沒有哭,只是眼神比夜色還要沉。
第二天一早,她將半本還能用的語文書藏進懷里,悄悄溜出家門。集市還沒開張,村里人三三兩兩地往村口走,她站在一塊大石頭上,深吸一口氣。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她的聲音清脆又堅定,驚飛了樹上的麻雀。
幾個路過的大嬸停下腳步,好奇地望過來。一個小丫頭,穿著補丁衣服,站在石頭上背書,像一幅畫。
“哎喲,這不是老林家的小閨女嗎?”王嬸驚訝地說,“這小嘴兒利索得很啊?!?/p>
越來越多的人圍了過來,有人抱著孩子,有人挑著扁擔(dān),還有蹲在門口啃饃饃的老頭子,都聽得入神。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绷终墟返穆曇粼絹碓巾懥?,像是要把整個村子喚醒。
人群中,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者站了出來,他戴著副老花鏡,手里拎著個布包,眼里閃著光:“這孩子有靈氣?!?/p>
奶奶聽說后氣沖沖趕來,一把拽住林招娣的胳膊:“丟人現(xiàn)眼!誰讓你在這兒胡說八道的?”
林招娣沒松口,反而更大聲地說:“我想讀書,我想考大學(xué)!”
人群里一陣騷動。
“哎喲喂,這小姑娘真有志氣?!蓖鯆鹑滩蛔〔逶?,“現(xiàn)在不是講九年義務(wù)教育嘛,不讓娃上學(xué)犯法的。”
“對呀,咱村也有小學(xué),為啥不讓她去?”
奶奶臉色難看,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那天晚上,林招娣偷偷去找了村長。她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語氣平靜卻堅定。
村長聽完,嘆了口氣:“你這孩子不容易。”
第二天一早,村長帶著兩個干部模樣的人來到林家。
“老林太太,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wù)教育法》第九條,適齡兒童必須接受九年義務(wù)教育,您這樣做是違法的。”
奶奶臉都綠了:“我管我家的事,輪得到你們來說教?”
村長不急不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您執(zhí)意不讓孫女上學(xué),我們只能上報鎮(zhèn)教育辦,到時候可就不是口頭警告這么簡單了?!?/p>
奶奶氣得直拍大腿:“讀什么書!女孩子識幾個字就夠了!”
村長繼續(xù)施壓:“國家有教育補貼,學(xué)費全免,連課本都不用自己買。您要是再鬧,不但影響孩子前途,咱們村的評優(yōu)也會受影響。”
圍觀的村民議論紛紛,不少人開始指責(zé)奶奶重男輕女。
奶奶被逼無奈,只得咬牙答應(yīng):“行行行,讓她去!反正也考不上啥好大學(xué)!”
林招娣低頭鞠了個躬:“謝謝村長?!?/p>
當(dāng)天下午,她便背著一個舊布袋,走進了村小學(xué)。
教室破舊,桌椅歪斜,但黑板上的粉筆字卻格外清晰。她坐在最后一排,緊緊抱著那半本拼好的語文書,眼里滿是光。
放學(xué)回家時,她特意繞到屋后的小樹林。確認四下無人后,她閉上眼睛,在心中呼喚空間超市。
熟悉的藍光一閃而過,眼前浮現(xiàn)出一個琳瑯滿目的貨架區(qū)。她徑直走向之前看到的那個角落,果然找到了一張圖紙——自動除草機。
圖紙上標注著幾種材料:鐵皮、電機、齒輪、彈簧。
“鐵皮家里應(yīng)該能找點,電機估計得去鎮(zhèn)上廢品站碰運氣,齒輪和彈簧……可能要靠空間兌換。”
她將圖紙小心收起,正準備退出空間,忽然發(fā)現(xiàn)旁邊還有一個透明瓶子,上面寫著“蜂蜜配方”。
她愣了一下,想起昨天奶奶吃辣飯團的事,嘴角微微上揚。
“看來以后可以多整點‘調(diào)味料’?!?/p>
回到豬圈,她拿出剩下的半本書,借著月光一頁一頁翻看。
她知道,這只是第一步。
但她已經(jīng)踏上了自己的路。
風(fēng)從遠處吹來,卷起幾片枯葉。
就在她抬頭的一瞬,天邊劃過一道流星,短暫卻明亮。
林招娣眨了眨眼,低下頭,繼續(xù)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