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結束后的第三天,林星野在個人社交賬號上發布了一條簡短的聲明:
“閉關一年,不見任何人。“
沒有解釋,沒有告別,只有一張照片——空蕩蕩的錄音室,地上散落著樂譜和聲波分析圖。
粉絲們炸開了鍋。有人猜測他是因為父親的秘密而崩潰,有人擔心他的聲帶傷勢惡化,但更多人選擇相信——他一定會帶來更震撼的音樂。
林星野的閉關地點選在了XZ的一座廢棄天文臺。這里遠離城市光污染,空氣稀薄,連風聲都帶著某種純凈的頻率。
他每天清晨五點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對著特制的聲波檢測儀發聲。這臺儀器能將他喉嚨里每一塊玻璃碎片的震動都轉化為可視化的數據。
“還不夠。“他看著屏幕上跳動的波形,搖了搖頭。
《星河少年》演唱會之后,他發現自己能控制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聲帶——**他甚至能通過特定的頻率,影響周圍物質的震動。**但這需要更精確的控制,更極致的技巧。
于是,他開始嘗試一種近乎自虐的訓練方式——在零下二十度的冰窟中唱歌。
極寒會讓聲帶肌肉僵硬,但也能讓聲音的穿透力達到極限。每一次呼吸都像刀割,每一次發聲都伴隨著血腥味。但林星野不在乎。他的筆記本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頻率公式,有些甚至超出了現代聲學的研究范疇。
“如果我的聲音能治愈別人,“他在日記里寫道,“那它必須足夠純凈。“
閉關第三個月,林星野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小雨寄來的腦電波記錄儀。
“我的神經元最近活躍了很多,“她在信里寫道,“醫生說這是奇跡。也許……你能用它做點什么?“
林星野將儀器連接到了自己的合成器上。當小雨的腦電波被轉換成聲頻信號時,他震驚地發現——那竟然是一段從未聽過的旋律。
更詭異的是,這段旋律在播放時,房間里的金屬物品會微微震顫,而窗外的雪片會在空中短暫地懸浮。
“這不是音樂,“林星野喃喃自語,“這是……某種密碼。“
他開始嘗試將小雨的腦電波與自己聲帶的頻率疊加,結果誕生了一首完全突破傳統音樂理論的曲子——《量子糾纏》。
這首歌沒有歌詞,只有純粹的聲音震動。當他在封閉的錄音室里首次完整演奏時,監控攝像頭拍到了匪夷所思的畫面——空氣中有肉眼可見的波紋擴散,而林星野的聲帶疤痕,亮起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的藍光。
閉關第六個月,林星野的聲帶已經能穩定發出**20000Hz以上的超聲波**——這遠遠超出了人類的聽覺范圍,但卻能直接影響物質的分子結構。
他在實驗室里做了一個瘋狂的實驗——用聲音震動一杯水,直到水分子重新排列,形成完美的六邊形結晶。
“如果我能控制到這種程度,“他看著顯微鏡下的冰晶,“那理論上……我的歌聲可以直接修復細胞損傷。“
但這樣的能力需要付出代價。每次實驗后,他的喉嚨都會流血,而疤痕周圍的皮膚開始出現詭異的金屬光澤。醫生警告他,再這樣下去,他的聲帶可能會徹底“晶體化“。
林星野只是笑了笑,繼續投入訓練。
“如果我的聲音能成為藥,“他說,“那我不介意變成一件樂器。“
但是,令所有人意料不到的是,林星野閉關的第九個月,他收到了一箱來自粉絲的信件。
起初,他并不打算看——這一年里,他隔絕了所有外界聯系,連手機都長期關機。但某個深夜,當他因聲帶訓練過度而喉嚨滲血時,手指卻不自覺地拆開了最上面那封。
信紙上是稚嫩的筆跡:
“星野哥哥,我是小雨的病友小安,今年10歲。醫生說我的病和小雨姐姐一樣,但我不害怕,因為你的歌讓我覺得……疼的時候,宇宙在聽。”
信封里還夾著一幅畫:歪歪扭扭的星空下,一個小女孩站在病房窗前,而窗外是無數發光的音符。
林星野盯著那幅畫看了很久,突然發現——畫里的音符,竟然和他最新實驗的聲頻波形一模一樣。
從那天起,林星野的生活習慣開始改變。
他不再徹夜不眠地折磨自己的聲帶,而是每天清晨六點準時起床,戴著口罩在高原的稀薄空氣中慢跑。起初,缺氧讓他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但當他想起小安信里那句“宇宙在聽“時,呼吸竟奇異地平穩下來。
“得活著。“他對自己說,“好好地活著。“
早餐從黑咖啡換成了溫蜂蜜水,訓練間隙會認真做聲帶按摩。他甚至學會了煲湯——XZ當地的藥材、粉絲寄來的養生食譜,一鍋湯常常燉上五六個小時。
助理來送物資時驚呆了:“你以前可是連泡面都懶得煮……“
林星野攪動著砂鍋里的百合和雪梨,頭也不抬:“有人等著聽我唱歌。“
鍋里的熱氣騰起,模糊了他脖頸上那道泛著藍光的疤痕。
書桌上多了一本皮質筆記本,扉頁寫著《致星河》。
不同于以往密密麻麻的頻率公式,現在每一頁都分成兩欄——左邊是聲學實驗數據,右邊卻是粉絲來信的摘抄:
“化療時循環播放《呼吸協議》,嘔吐次數從每天7次降到2次“
“自閉癥兒子第一次開口,唱的是《小星星》變奏“
“抑郁癥十年,在您演唱會上哭出來后,終于能睡著“
最后一頁貼著那張兒童畫,旁邊是林星野新寫的旋律草稿。音符走勢溫柔上揚,像破曉時的第一縷陽光。
---
閉關第十個月,林星野主動撥通了小雨的視頻。
屏幕那頭的女孩戴著呼吸面罩,但眼睛亮得驚人:“你胖了!“
“高原伙食好。“他笑著指了指喉嚨,“而且……得對得起你們的期待。“
小雨突然湊近鏡頭:“你知道嗎?自從你閉關后,病友群里每天都有新奇跡——有人腫瘤縮小了,有人肌力恢復了……“她頓了頓,“醫生說這不科學,但我們都知道原因。“
林星野望向窗外。XZ的夜空星河璀璨,每一顆星星都像粉絲舉起的熒光棒。
“等我回來,“他輕聲說,“我們一起寫首新歌。“
出關前一周,林星野的社交賬號更新了一段15秒的音頻。
沒有歌詞,只有清澈的吟唱。粉絲們很快發現:
-這段音頻播放時,手機屏幕會出現細微的波紋
-失眠患者聽著它能快速入睡
-有實驗室檢測到其中含有528Hz——科學界公認的“修復DNA頻率“
但最動人的是聲音本身——不再是從前那種撕裂般的震撼,而是一種溫暖的、帶著生命力的共振。就像經歷過暴風雨的海洋,終于迎來了平靜的黎明。
“謝謝你們等我。”
“現在,換我來守護你們的星河。”
配圖是晨曦中的天文臺,玻璃窗上凝結的霜花恰好形成五線譜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