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天空逐漸變成了深藍色,水滴不時地從葡萄的發梢滴落。洗澡的時候,葡萄想了很多,包括她最近的狀態、處境。她想,如果不回應外界的期待會怎么樣,在她短短的二十多年的人生里,“應該”這個詞絕對是以高頻詞的身份出現的。
童年時,作為一個女孩子應該文靜端莊一點,天天在外面瘋跑野跳的,像什么樣子;在學校時,應該好好讀書,應該考個好成績;現在,應該在讀書的同時再找個兼職做,應該順利畢業去大城市找一個好工作......有的聲音來自外界,有的聲音來自內心。
可以說,很多時候葡萄都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但那不是真正的葡萄,最初的小葡萄是很淘氣的。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期待。跑跑跳跳,很神氣,她什么都不缺,吃的,玩的,最大的愛好是看動畫片,是大風車欄目的忠實粉絲。
開始讀小學之后,葡萄發現有很多東西變了,家長不再因為葡萄好好吃飯,摔倒也不哭而表揚她,但卻會因為成績不好而批評她不愛學習。葡萄慢慢發現,長輩的愛有了條件,她的人生也開始有了“應該”。
淘氣包小葡萄很聰明但也很天真。天真的她以為聽話的孩子會獲得家人更多的關注和喜愛,于是暗暗努力要把自己從一個“瘋丫頭”變成長輩心目中的乖孩子。扮演乖孩子這件事,葡萄做了很多年,效果很不錯,她也從中得到了很多認同和快樂,她把那種感覺稱為“成就感”,這種來自外界的聲音成為了她建立自信心的來源。
可是好景不長,隨著二十歲的來臨,小葡萄開始了她漫長的迷茫之旅。因為她完成了長輩給自己定制的終極目標--高考,順利的上了一所還不錯的大學,是外省的一所重點大學,這下小葡萄終于揚眉吐氣了,無論喜不喜歡,她終于給這場漫長的學生時代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在這場并不是自己選擇的路走完之后,小葡萄也長大了。她回想過去,很多東西都模糊了,取得好成績的喜悅,被小學老師定義是笨小孩還抄答案,總是上課遲到的“三壞學生”的標簽。熬夜畫畫把頭發熬得稀稀拉拉的形象變化......
葡萄的前半生實在稱不上精彩,更像是一幅黑白畫。最亮的地方是白色的,不是彩色的。
可是那又怎么樣呢,黑白只是初稿,葡萄決定為她的人生上色。清冷的藍,明亮的黃,熱烈的紅和溫暖的橙,神秘的黑,優雅的紫......都將會出現在她往后的生命里,直到一切歸于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