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夏坐在“知夏資本”辦公室的會議桌前,手里拿著一份剛打印出來的資金流向報告。
窗外的城市燈火如星河鋪展,而她的眼中卻是一片清明與冷意。
林薇被停職已經三天,公司內部調查仍在繼續。
她始終保持沉默,既不否認也不承認挪用資金的行為。
然而,就在昨天深夜,顧景深派去追蹤的人傳回了一份關鍵信息——林薇在被調查期間,曾通過一個加密渠道聯系過一位匿名投資人。
對方的資金動向極為隱蔽,若非顧景深動用了他私人的情報網絡,幾乎無法追蹤。
但最終,他們還是鎖定了一個名字:“海藍資本”。
沈知夏心中隱隱升起一絲不安。
這不僅僅是林薇背后的靠山問題,而是關乎整個“知夏資本”的未來走向。
此時,“知夏資本”剛剛完成注冊,首批投資人已陸續注資到位。
她的基金主打方向是“逆周期操作”,利用對金融危機走勢的預判進行對沖交易。
首戰,便是眼下這場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洶涌的市場震蕩。
但她敏銳地察覺到,最近幾天的科技股走勢異常,成交量忽高忽低,仿佛有一只無形的手在操控盤面。
她立刻召集核心團隊召開緊急會議。
“我建議暫緩建倉。”沈知夏聲音冷靜,目光掃過眾人,“同時啟動風險對沖機制。”
風控部主管王志遠皺眉:“現在市況還算穩定,貿然啟動風控程序,可能會嚇退投資人。”
“你以為現在的穩定是真的?”沈知夏冷笑一聲,調出屏幕上的幾組數據,“看看這些科技股的資金流向,再對比近三個月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調整,你還會覺得這是正常波動嗎?”
王志遠低頭沉思片刻,終究沒有再說什么。
這時,一直站在窗邊沒說話的顧景深開口了,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我支持沈知夏的判斷。”
他雖未表明身份,但在場的人都清楚,這位神秘低調的實習生背后勢力深厚。
他的態度無疑給了其他人信心。
會議結束時已是深夜,沈知夏獨自留在辦公室里,翻看著手中關于“海藍資本”的資料。
第二天一早,股市開盤便迎來暴跌。
多家科技公司股價跳水,投資者恐慌情緒迅速蔓延。
各大媒體紛紛報道“科技泡沫破滅”的猜測。
而就在同一時間,一則重磅消息傳來:海藍資本開始大規模拋售手中持有的相關資產,試圖進一步打壓市場信心。
沈知夏早已預料到這一幕。
她在暴跌前就完成了低位吸籌的布局,并通過顧景深的關系,聯絡了幾家穩健型投資機構,在關鍵時刻聯手護盤。
上午十點,她下達指令:“買入!”一筆筆巨額資金涌入市場,瞬間穩住了跌勢。
“知夏資本”的首次出手,便如同雷霆之勢,震驚業內。
下午收盤后,市場風評悄然轉變,原本看衰的聲音逐漸轉向驚嘆與敬畏。
而“知夏資本”的名字,也在這一刻真正進入了主流視野。
夜幕降臨,沈知夏剛走出公司大樓,顧景深已經等在車旁。
“去哪兒?”她問。
“見個人。”他輕聲說,“對你接下來的計劃會有幫助。”
她挑眉:“誰?”
顧景深微微一笑,沒回答,只是替她打開車門。
車子緩緩駛入夜色之中,映照著前方未知的道路。
而在他們身后,辦公室電腦屏幕上還殘留著一行字:
>【海藍資本最新動態:目標疑似鎖定“知夏資本”】
沈知夏靠在座椅上,目光沉靜,心中卻已掀起了驚濤駭浪。
“海藍資本的目標是我?”她低聲重復著剛才那位前合伙人——周衡的話,語氣里沒有半分慌亂,反而透出一絲冷意。
顧景深握著方向盤的手穩如磐石,側臉在路燈的映照下輪廓分明,“他們不是沖著市場來的,是沖你來的。”
沈知夏眉心微蹙,腦海中迅速回溯起前世的記憶。
海藍資本自九十年代初便活躍于各大金融風暴之中,擅長做空、操縱情緒、制造恐慌。
它從不打無準備之仗,而這次,竟直接將矛頭對準了剛剛起步的“知夏資本”。
這不是一次偶然的市場博弈,而是蓄謀已久的狙擊。
回到辦公室后,沈知夏立刻調出所有與海藍資本相關的交易記錄和市場動向。
她的手指飛快地敲擊鍵盤,屏幕上數據翻滾,像一場無聲的戰爭正在上演。
王志遠見狀,猶豫地開口:“沈總,我們現在要應對的是一個擁有多年做空經驗的對手,而且……他們的資金鏈比我們厚實得多。”
“但他們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沈知夏淡淡道,”
她開始推演操作路徑——利用外匯市場的聯動效應進行跨市套利。
亞洲市場震蕩,歐洲尚未開盤,美國正處于尾盤階段。
她要在混亂中尋找機會,在暴跌中逆流而上。
凌晨兩點,整個辦公室只剩下一盞孤燈亮著。
沈知夏終于停下手里的動作,合上筆記本電腦,嘴角微微揚起。
她已經找到了破局的關鍵。
第二天清晨,金融市場風云再起。
海藍資本果然再次出手,通過境外渠道大量拋售科技股期貨合約,并配合輿論引導市場情緒,意圖逼迫“知夏資本”出現流動性缺口。
但這一次,沈知夏卻早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