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墨,漸漸籠罩著紹興古城。青石板路上,一位身著長衫的男子行色匆匆,懷中緊緊抱著一個年幼的孩子——那便是我的爺爺和父親。此時的紹興,早已被戰爭的陰云所籠罩,空氣中彌漫著不安與恐懼。爺爺聽聞杭嘉湖平原相對安寧,為了給家人尋一處容身之所,毅然決定繞過被戰火荼毒的杭州灣,踏上未知的逃亡之路。
他們一路奔波,終于來到了馬京河的南岸。蜿蜒的河水泛著粼粼波光,古樸的馬京橋橫跨其上,連接著兩岸的人家。這里雖不及紹興繁華,卻有著難得的寧靜祥和。爺爺望著眼前的景象,疲憊的眼中閃過一絲希望,他決定在此定居下來。
日子在平淡中緩緩流逝,父親也漸漸長大。他常常在馬京河邊玩耍,清澈的河水倒映著他天真無邪的笑容。然而,這份寧靜終究被打破。一隊日本鬼子闖入了這個原本平靜的小鎮。他們趾高氣揚地走在街道上,所到之處,百姓們無不膽戰心驚。
那天,父親正在馬京橋邊玩耍,一個日本鬼子看到了他。令人意外的是,那個日本鬼子竟然假惺惺地掏出一顆糖,臉上掛著虛偽的笑容,朝父親招手。年幼的父親哪里懂得其中的危險,好奇地走了過去。日本鬼子將糖遞給父親,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
就在這時,一聲槍響劃破了小鎮的寧靜。一個日本鬼子倒在了血泊之中,原來是游擊隊的一次行動。日本鬼子頓時亂作一團,他們瘋狂地搜尋著游擊隊的蹤跡,嘴里叫嚷著聽不懂的日語。游擊隊與日本鬼子展開了激烈的交火,槍聲、喊殺聲回蕩在小鎮上空。
游擊隊且戰且退,最終逃進了余新鎮。日本鬼子惱羞成怒,他們找不到游擊隊,便將怒火發泄在了無辜的百姓身上。一場大火在余新鎮燃起,熊熊烈火映紅了半邊天。濃煙滾滾中,百姓們的哭喊聲、房屋的倒塌聲交織在一起,曾經繁華的余新鎮瞬間變成了人間煉獄。
爺爺帶著一家人躲在馬京河岸邊的蘆葦叢中,眼睜睜地看著余新鎮被大火吞噬。父親緊緊依偎在奶奶懷里,嚇得瑟瑟發抖。奶奶淚水橫流,心中充滿了對日本鬼子的仇恨和對未來的擔憂。
多年后,我長大了。在一個寧靜的夜晚,奶奶坐在搖椅上,望著窗外的明月,向我講述了這段塵封已久的往事。她的聲音低沉而顫抖,眼中閃爍著淚花。我靜靜地聽著,心中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悲憤。
在那段動蕩的歲月里,戰火不僅摧毀了無數的家園,也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創傷。然而,在這殘酷的戰爭中,也有著許多溫暖而動人的情感故事。爺爺為了家人的安危,不辭辛勞地奔波;奶奶在困境中,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了整個家。他們相互扶持,在戰火中守護著彼此,這份深厚的情感,如同馬京河的水,源遠流長。
后來,我在整理奶奶遺物時,發現了一張泛黃的照片。照片上,奶奶和爺爺站在馬京橋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們年輕時的模樣,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們之間那份堅如磐石的愛情。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他們的愛情如同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彼此前行的道路。
時光荏苒,馬京河依舊靜靜地流淌著,馬京橋也依然橫跨在河上。然而,那段充滿硝煙與血淚的歷史,卻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我常常會來到馬京河邊,望著悠悠河水,回憶著爺爺奶奶的故事。我知道,他們的愛情故事,將永遠在這片土地上流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