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視角:“在利率下行、市場波動的時代,客戶最深的恐懼是什么?是‘人還在,錢沒了’。年金險,就是對抗這種恐懼的終極武器。它不是最快的致富工具,卻是最可靠的終身‘糧草官’,確保無論經濟寒冬如何漫長,都有一筆與生命等長的現金流,準時送達?!?/p>
---
場景:顧問銀行財富管理中心會議室,產品培訓會。
投影儀上正播放著總行精算部制作的年金險產品演示動畫。主講人是總行特邀的資深精算師王博士。林峰坐在前排,全神貫注,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要點。他想起上周拜訪客戶陳先生的場景:45歲的企業高管,事業有成,談及未來退休生活卻充滿焦慮——“現在賺錢是不少,可誰能保證二十年后?股票基金波動太大,存款利息又低,老了靠什么維持體面的生活?”
王博士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年金險的核心價值,在于‘鎖定’。鎖定長期利率,鎖定終身領取的承諾,鎖定一份穿越經濟周期的確定性。它解決的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錢在不在’、‘錢何時到’的問題?!?/p>
一、穿透迷霧:年金險的本質是什么?
林峰在筆記本上畫了一個時間軸:
積累期(繳費期):客戶定期(躉交/3/5/10/15/20年)向保險公司繳納保費。資金在保單內以合同約定的方式(傳統型保證利率、分紅型、萬能賬戶結算利率)進行累積增值。
領取期:在合同約定的年齡(如55/60/65/70歲)開始,保險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定期(通常按月/年)、定額向被保險人生存支付保險金(生存金),直至終身或約定期間結束。
“年金險的本質,”林峰寫下關鍵詞:“是一份與生命等長的、剛性兌付的現金流合同?!彼鼘崿F了:
將確定的現金(保費),在確定的時間(退休時),轉化為確定的、持續的終身收入流。
將長壽風險(活得太久,積蓄耗盡的風險)從個人轉移給了保險公司。
二、核心價值:為何年金險不可替代?
王博士切換PPT,展示了一張醒目的對比圖:“在金融的‘不可能三角’中,年金險的定位清晰而獨特?!绷址逖杆偬釤挘?/p>
1.穿越利率下行周期的“壓艙石”:
鎖定長期利率:傳統型年金險的保證利率、增額型年金險的保額/現價增長比例(如3.0%、3.5%復利),一旦寫入合同,不受未來市場利率波動影響。在當前全球低利率甚至負利率趨勢下,其鎖定長期復利的價值愈發凸顯。
對抗再投資風險:客戶無需擔心未來市場利率持續走低,找不到安全且收益尚可的投資渠道來存放養老本金的困境。年金險提前鎖定了未來的收益水平。
2.解決長壽風險的“終身飯票”:
與生命等長:只要被保險人存活,就能持續領取生存金。這是存款、理財、基金等任何有固定期限或可能耗盡本金的金融工具都無法提供的終極確定性。
“活多久,領多久”:消除對“人還在,錢沒了”的深層恐懼,給予客戶最基礎的安全感和尊嚴感。
3.強制儲蓄與紀律性的“隱形推手”:
長期契約約束:年金險通常有較長的繳費期和封閉期(現金價值前期較低),客觀上強制客戶為未來進行儲蓄,避免資金被隨意挪用或沖動消費。
平滑消費曲線:幫助客戶將工作期的收入,科學、穩定地轉移到退休后的漫長歲月中。
4.品質養老生活的“通行證”(高端年金):
對接養老社區:部分高端養老年金產品,達到一定保費門檻,可保證或優先獲得優質養老社區的入住資格和費用抵扣權,解決“有錢也住不進好養老院”的痛點。這是當前年金險最具吸引力的高端賣點之一。
三、庖丁解牛:關鍵要素深度解析(林峰的實戰筆記)
王博士開始拆解產品條款細節,林峰結合自己的理解,飛速記錄:
1.生存保險金(核心中的核心):
是什么?被保險人在約定領取年齡后,只要生存,就能定期拿到的錢。是年金險提供終身現金流的直接體現。
怎么看?關注保證領取條款!
保證領取XX年(如20/25/30年):核心優勢!即使被保險人在保證期內身故,保險公司也會將保證期內尚未領取的生存金總額一次性給付給受益人。解決了‘剛領幾年人就沒了,感覺虧了’的客戶顧慮。(例:保證領取20年,年領10萬。若領取第5年身故,則受益人可一次性領取剩余15年10萬=150萬)。
無保證領?。荷娼鹬Ц吨帘槐kU人身故為止。若身故較早,累計領取總額可能低于所交保費(總體現金價值可能超過保費)。需向長壽預期強、更看重終身領取的客戶推薦。
領取方式:年領、月領(通常是年領金額的8.4%左右)。引導客戶選擇月領,更貼合退休后生活開支習慣。
2.現金價值(保單的“退保金”與“貸款抵押物”):
是什么?保單在某個時間點退保時,投保人能拿回來的錢。寫入合同(傳統型)或有保證部分(分紅/萬能型)。
核心價值:
流動性補充:急需用錢時可申請保單貸款(通??少J現金價值的80%,利率相對市場化,需按時付息)。不影響保單效力,生存金繼續領取。是年金險低流動性下的重要緩沖機制。
長期儲蓄的體現:現金價值(尤其是增額型年金)的長期復利增長,是保單長期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重要提示:現金價值在繳費期及領取初期通常低于已交保費!務必向客戶強調:年金險是長期規劃,早期退保損失巨大!
3.身故保險金(傳承與托底):
是什么?被保險人在開始領取生存金前或保證領取期內身故(若保證領取期后身故通常無身故金),受益人可獲得的一筆錢。
通常規則:
領取前身故:賠付(已交保費或現金價值)的較大者。
保證領取期內身故:賠付(保證領取總額-已領生存金)的差額。
保證領取期后身故:一般不再賠付身故保險金(因已實現終身領取目標)。
定位:提供一定的身故保障,是年金險的托底功能,但其核心價值仍在生存金的終身給付。
4.萬能賬戶(錦上添花的“加速器”):
是什么?部分年金險(尤其是快返型)可附加的獨立投資賬戶。生存金、紅利(如有)、閑錢可進入該賬戶,以現行結算利率(可變)進行二次增值,通常有保底利率(如1.75%-3.0%,寫入合同)。
核心價值:
資金靈活增值:提供高于主險保證利率的潛在收益空間(但非保證)。
增強流動性:萬能賬戶內的錢通常可靈活追加(可能有手續費)和部分領?。赡苡惺掷m費和限額)。
關鍵提示:銷售時務必區分主險保證利益與萬能賬戶非保證利益!重點講解保底利率,現行結算利率僅作參考,強調其波動性。避免將萬能賬戶的高檔演示收益等同于年金險的保證收益!
四、撥亂反正:破解年金險銷售中的常見誤區
林峰想起自己曾踩過的坑,記錄下王博士強調的“避坑指南”:
誤區1:“年金險收益低,不如買股票/基金/房產!”
正解:功能錯配!年金險的核心是提供確定、持續的終身現金流,對抗長壽風險,是“防守型基石資產”。股票基金追求高收益伴隨高風險和波動,房產流動性差且受政策周期影響巨大。兩者目標不同,應組合配置,而非簡單比較短期收益。用“現金流折現圖”直觀展示終身領取的總價值。
誤區2:“幾十年后才領錢,時間太長,不靈活!”
正解:“長期鎖定”正是其價值所在!提前鎖定利率,強制儲蓄為未來。流動性需求可通過保單貸款部分解決。反問客戶:“您認為退休后3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穩定收入,值不值得犧牲一部分前期的靈活性?”
誤區3:“萬能賬戶演示收益很高,就當那個收益買!”
正解:重大誤導風險!必須清晰告知客戶:萬能賬戶收益是浮動的,演示利率(低、中、高檔)僅為假設,尤其是中高檔收益絕不承諾。唯一保證的是合同中寫明的保底利率。銷售時必須以保底利率和主險保證利益為基礎進行講解。
誤區4:“所有年金險都一樣,找個收益最高的就行?!?/p>
正解:年金險形態多樣(傳統型、分紅型、萬能型、投資連結型),功能側重不同(快返型側重中期現金流+萬能賬戶增值,養老型側重終身高領取+保證領取,增額型側重現價長期增長+靈活領取)。必須根據客戶核心需求(養老?教育?中期現金流?資產傳承?)精準匹配產品類型,而非只看數字。
五、實戰聚焦:如何向“陳先生們”講透年金險價值?
林峰腦海中再次浮現客戶陳先生焦慮的臉。他合上筆記本,提煉出溝通心法:
1.直擊痛點,引發共鳴:
“陳總,像您這樣的成功人士,現在收入高不是問題。真正挑戰是:如何確保退休后20年、30年甚至更長時間,每個月都有穩定充足的現金流,維持您現在習慣的生活品質和尊嚴?畢竟,我們誰也不想‘人還在,錢沒了’,對吧?”
“股市的波動,您深有體會。存款利率一路走低,未來可能更低。光靠它們,能給您帶來持續一輩子的安全感嗎?”
2.突出核心價值-“確定性”與“終身性”:
“年金險,就是您退休后的‘工資卡’。”它白紙黑字合同約定,從您60歲(或約定年齡)開始,只要活著,每月/每年固定打錢,雷打不動,活多久領多久。這份確定性,是任何其他投資都給不了的?!?/p>
“它幫您鎖定的是未來幾十年的‘現金流安全’。”不管外面利率降到零還是股市如何震蕩,您的這份‘退休工資’一分不少,準時到賬?!?/p>
3.巧用工具,化繁為簡:
“現金流折現圖”:用圖表清晰展示從退休開始,每月/每年穩定流入的生存金,貫穿整個生命周期。讓“終身現金流”概念可視化。
“養老社區實景圖/視頻”:如果產品可對接高端養老社區,這是極具沖擊力的賣點?!瓣惪?,想象一下,這份保單不僅保證您有錢花,還能讓您在環境優美、服務一流的養老社區安享晚年,這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安心和體面?!?/p>
4.強調保證領取,消除后顧之憂:
“我知道您可能會想,萬一領幾年就走了怎么辦?放心,我們這款產品保證領取20年!比如您每年領20萬,即使不幸在領了5年后走了,剩下15年總共300萬,我們會一次性賠給您家人。您的投入絕不會打水漂。”(結合具體產品條款說明)
5.定位清晰,組合配置:
“當然,我不是讓您把所有錢都放年金。年金險是您養老規劃的‘安全墊’和‘穩定器’,解決的是基礎且確定的現金流問題。您依然可以配置一部分資金到基金等追求更高增長。這樣組合,進可攻,退可守,才是科學的養老規劃。”
---
尾聲:
培訓結束,林峰沒有立刻離開。他打開電腦,調出陳先生的資料,開始為他量身定制一份年金險方案建議書。這一次,他不再僅僅聚焦于產品收益率數字,而是著重描繪陳先生60歲后,每月固定收到一筆可觀的“退休工資”,在環境優美的養老社區打高爾夫、會老友的從容畫面。他甚至在建議書首頁寫下一句話:
“年金險,不是關于收益率的計算題,而是關于人生尊嚴和確定性的選擇題。它承諾:無論未來風雨幾何,都有一份確定的溫暖,伴您終身?!?/p>
林峰知道,征服陳先生這樣的客戶,靠的不是天花亂墜的收益演示,而是用專業和真誠,喚醒他對未來確定性的渴望,并提供最可靠的解決方案。年金險,這件看似樸拙的“奇門兵刃”,正承載著這份沉甸甸的信任與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