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城的夏天永遠帶著滾燙的生命力。蟬鳴攀上黃桷樹梢的清晨,記憶工作室的玻璃門被撞得叮當作響,三個穿著oversizeT恤的年輕人背著滑板魚貫而入,滑板輪子在木質地板上劃出尖銳的弧線。
“我們是渝城大學數字藝術系的!“染著藍紫色頭發的女生扯下耳機,胸前掛著的3D打印山城吊牌晃出金屬冷光,“看到你們的老城聲音盲盒,我們做了個AR尋寶游戲!“她掏出手機對準墻角的老相機,屏幕里立刻跳出虛擬的十八梯地圖,閃爍的光點如同夏夜流螢。
林小滿和陳野對視一眼笑了。這樣的“突襲“如今已成常態——自從工作室開放創意合作通道,每天都有懷揣奇思妙想的年輕人帶著作品闖進來。陳野接過學生遞來的VR眼鏡,當全息投影的老茶館在工作室中央升起,茶倌的吆喝聲混著虛擬的蓋碗碰撞聲,驚得“梯坎“炸著毛竄上資料柜。
“我們想把這個做成線下活動!“短發男生激動地比劃,“在時代廣場設置隱藏任務點,用現代科技解鎖老城記憶!“話音未落,門外又傳來電動車的急剎聲,穿著漢服的姑娘抱著油紙傘沖進來,裙擺掃落桌上的薄荷糖:“我設計了川劇元素的跑酷游戲!變臉特效和輕軌穿樓場景絕配!“
這個夏天,記憶工作室成了渝城最沸騰的創意熔爐。林小滿的速寫本里不再只有老街巷的素描,新增了密密麻麻的合作方案草圖;陳野的設備架上,專業攝像機旁擠著學生們帶來的運動相機、無人機。某個暴雨夜,二十多個年輕人擠在工作室打地鋪,討論著如何用AI生成動態的山城古地圖,窗外的閃電照亮滿墻的便簽紙,上面寫滿諸如“賽博吊腳樓““蒸汽朋克索道“的奇妙構想。
張婆婆的涼蝦攤也跟著熱鬧起來。她的小孫女彤彤學會了直播帶貨,把竹編的涼蝦碗放在手機支架前:“家人們!這是周爺爺編的限定款,配上祖傳紅糖,一口回到十八梯!“鏡頭外,周伯戴著老花鏡編竹蜻蜓,不時抬頭看一眼,嘴角藏不住笑意。有天深夜,陳野剪輯視頻時發現忘關攝像頭,回放里竟拍到周伯對著鏡頭偷偷比耶,把所有人笑出了眼淚。
八月的某個清晨,林小滿被手機震個不停。短視頻平臺上,#尋找渝城記憶碎片#的話題突然爆火。學生們制作的AR游戲成了年輕人的新寵,有人在老樓找到虛擬的老戲臺,有人在李子壩輕軌站觸發川劇變臉特效。最出圈的是個00后男生,他把工作室拍攝的老茶館音頻混進電子樂,改編的《霧都回響》在音樂節上炸翻全場。
“我們搞個線下狂歡夜吧!“陳野把平板電腦往桌上一放,屏幕里是學生們設計的熒光山城地圖,“在南濱路搞燈光秀,用無人機拼出老城剪影,再讓年輕人把創意投影到樓墻上!“林小滿眼睛發亮,抓起速寫本開始勾勒舞臺草圖,筆尖沙沙聲里,她仿佛看見無數創意星火將在江面上綻放。
籌備過程充滿青春的混亂與熱烈。滑板社的成員負責場地導航,漢服社設計了沉浸式NPC,街舞社團編排了融合川劇身法的舞蹈。某天道具組弄丟了重要的投影設備,二十幾個年輕人騎著共享單車滿城找,最后在二手市場的角落里歡呼著舉著機器沖出來,夕陽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像極了追逐夢想的少年漫畫場景。
狂歡夜當晚,南濱路被擠得水泄不通。無人機組成的“記憶號“輕軌在夜空穿梭,樓墻上的投影隨著音樂變換:前一秒是老城墻的青磚,下一秒就化作賽博朋克的數據流。舞臺上,周伯帶著學徒用竹條編織出動態的光影裝置,彤彤穿著改良版涼蝦裙在臺上蹦跳,直播鏡頭里滿屏都是“awsl“的彈幕。
林小滿舉著相機記錄這一切,突然被陳野拽進人群。他摘下她的相機,塞進一個發光手環:“該你當主角了。“隨著音樂節奏,手環在黑暗中劃出熒光軌跡,他們跟著年輕人跳著即興編的“山城disco“,汗水混著晚風,恍惚間又回到初遇時那個燥熱的夏天。
高潮出現在零點。當《霧都回響》的旋律響起,全場燈光熄滅,每個人的手機變成點點星光。AR特效在夜空中投射出巨大的老城門,城門緩緩打開,無數虛擬的涼蝦、竹蜻蜓、蓋碗茶從里面飛出,掠過江面,與真實的萬家燈火融為一體。人群中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有女生哭著說想起了外婆家的老院子,有男生喊著“渝城yyds“。
狂歡結束時,天已經蒙蒙亮。疲憊又興奮的年輕人東倒西歪地躺在江邊,有人抱著未拆封的涼蝦睡著,有人還在爭論下一個創意項目。林小滿和陳野坐在臺階上,看著江水卷著碎金般的晨光。陳野突然掏出個小盒子,里面是兩枚竹編戒指,紋路像極了十八梯的青石板。
“不是求婚,“他笑著給她戴上,“是約定。以后每個夏天,都要和這些有趣的靈魂,在渝城搞出更大的動靜。“林小滿靠在他肩頭,遠處傳來輕軌穿樓的轟隆聲,混著年輕人蘇醒后的笑鬧。她知道,這座城市的故事永遠不會落幕,因為總有新的星火,在青春的熱情里,不斷點燃。
接下來的日子,記憶工作室開啟了“老城合伙人“計劃。每月的創意市集上,滑板少年的街頭涂鴉與蜀繡非遺傳承人相鄰擺攤;大學生開發的方言學習APP和老茶館的評書直播共享一個展位。有次暴雨沖毀了工作室的屋頂,二十多個年輕人冒雨搶修,最后干脆在漏雨的地方掛了個“雨景藝術區“的牌子,用接水的木桶當打擊樂器,即興來了場雨中音樂會。
深秋的某個傍晚,林小滿在整理素材時,發現了段被遺忘的視頻。那是狂歡夜結束后,幾個醉醺醺的年輕人躺在江邊聊天。“你們說,等我們老了,渝城會變成什么樣?“染著彩虹發色的姑娘突然問。畫面里,大家沉默了很久,最后那個改編電子樂的男生說:“不管變成什么樣,只要還有人記得這些故事,還有人愿意給老城墻畫上新的涂鴉,渝城就永遠年輕。“
窗外,黃桷樹的葉子打著旋兒飄落,林小滿轉頭看向忙碌的工作室。陳野正在指導學生調試新的全息設備,“梯坎“蜷在3D打印機旁打盹,打印機發出輕微的嗡鳴,正在制作下一個創意作品的模型。她拿起速寫本,這一次,畫下的是滿室青春洋溢的笑臉,還有窗外永不熄滅的,屬于渝城的萬家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