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奧運會如火如荼,同學們茶余飯后也在熱情的討論著。
中國隊拿了一塊又一塊金牌,周睿波和林曉雪經常不約而同的在學校門口的小飯店外看上幾分鐘奧運直播。獲獎的那一刻,他們有了共同的喜,沒有獲獎的那一刻,他們有了共同的遺憾。
人與人之間彷佛就是在一件件共同經歷的事情中慢慢建立鏈接,在這些事情中如果看法一致,那么兩個人就會形成惺惺相惜的情感,人生的腳步變得同頻共振。
周睿波看著林曉雪緊張的期待,熱情的高呼,更是覺得眼前人變得可愛,不再那么冷冰冰。
“你有什么擅長的體育項目嗎?”周睿波問道
“沒有,從小到大學校除了跑步就沒組織過其他活動。你呢?”林曉雪反問
“我會的可多了,我會乒乓球、籃球、羽毛球、臺球,不過我最愛的是足球,游泳也會,不過是和同學們在小水坑里學的,只會狗刨”他一邊說一邊比劃著,逗的林曉雪哈哈大笑。
不過對于這么多運動,林曉雪已是難以置信
“真的還是假的,你會這么多項運動”
“當然是真的,我還會吹薩克斯呢”
“騙人,我才不信”林曉雪說完轉身上樓回教室了。
奧運的氛圍也傳遍了全國,校園里組起了大大小小的運動團體,周睿波摩拳擦掌加入了校足球隊。緊張的參與訓練,準備與其他學校比賽。
林曉雪已經數日不見周睿波,正在疑惑之際。
林曉雪在操場上跑步,看到足球場上那個正在飛奔的少年,正是周睿波,他身著7號球衣,接過同伴的傳球,一腳踢進球門,同伴們高呼慶祝,周睿波也看到了跑道中的林曉雪,向林曉雪輕挑眉眼,彷佛在說:沒騙你吧,我真的會踢足球。
林曉雪心中生起別樣的情愫,似乎眼前的少年愈發明媚。
自此,林曉雪經常和同學陳可欣一起去操場上看他們訓練,內心已經期待他們可以取得好的成績。
很快到了比賽的日子,學校里很多同學一起為他們加油,他們一起高呼加油,一起喊著周睿波、田磊、徐天澤、周浩洋.....球員們的名字,少年的熱情總是惹人羨慕啊
進球的那一刻他們振臂高呼,彷佛全世界都失了色彩,只留下一群歡笑擁抱的同學。周睿波他們2:1贏得了比賽,運動就是這么讓人不可思議,它讓人著迷,讓人突破自我,讓人富有生命力,讓人挑戰自我,永不言敗。
同學們一起在操場上合影,留下了珍貴的照片。那是他們的第一張合照,周睿波把它放在床頭,時不時拿出看一眼,雖然和林曉雪隔了很遠,但他依然能感受到林曉雪心中為自己感到自豪。
周浩洋一把奪過周睿波手中的照片,說道,“你先別看照片了,我有更好的東西,你猜猜是什么”?
周睿波急道“我猜不出來,你先把照片還給我”
隨即周浩洋從后背中拿出了一部步步高的手機,得意的說道,“我爸給我買了一部手機.......”,
“而且......我已經打聽到了林曉雪的號碼,存在里面了”周浩洋邊說著邊把手機扔給了周睿波。
周睿波望著手中的手機,大喜,抱著周浩洋就要親。周浩洋嫌棄的說“去去去,發信息一條一毛,打電話5毛”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雖然手機已經開始陸續普及,但是大人們也并不是人人都有手機,學生有手機更是天方夜譚。林曉雪父母都在外地,所以父母給她買了一部手機方便聯系。
上課的時候學校禁止攜帶手機,所以只有放學或者周末的時候,周睿波才有機會給林曉雪發信息。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話,“吃飯了嗎”“今天還開心嗎”“周末我們幾個哥們要去溜冰場,你們要不要去”
短信時代加深了他們的聯系,科技發展帶來的便捷,也讓人與人之間不再那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