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盛夏未來》,那些關于青春的迷茫與熱烈,像海浪般在心頭翻涌。十七八歲的年紀究竟該是什么模樣?于我而言,那是被習題填滿的課桌、藏在心底的朦朧情愫,是背負著家人期待、朝著理想大學奮力奔跑的純粹時光。
影片中的鄭宇星和陳辰,他們的青春像是一場絢麗卻又帶著酸澀的煙火。鄭宇星為了所愛之人與音樂夢想,將學業拋諸腦后,勇敢地追尋內心熾熱。可現實總是殘酷,即便他拼盡全力,依然換不來心愛之人的回應,這不正是人生常態嗎?世界從不會事事如人所愿,學會接受求而不得,才是成長的必修課。
陳辰的青春同樣充滿掙扎。她暗戀著閃閃發光的鄭宇星,又因父母的離異陷入痛苦。為了挽回破碎的家庭,她選擇故意考砸復讀,滿心期待能讓父母重歸于好。然而,愛情與親情都未能如她所愿——鄭宇星的感情無法強求,父母的關系也無法挽回。但在與鄭宇星一同經歷club狂歡、奔赴三亞電音節后,她終于鼓起勇氣直面現實,坦然接受了生活的不完美。
當鄭宇星戴著耳蝸站在舞臺中央打碟的那一刻,我內心涌起無限感動。他用行動證明,即使命運給他關上一扇門,也能憑借執著與熱愛,打開屬于自己的那扇窗。這讓我不禁思考:人生究竟該是什么模樣?它看似遵循某種軌跡,卻又充滿未知與變數。或許,根本不存在所謂“正確”的人生模板,每個人的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生命的復雜與人生的矛盾在此刻盡顯:時而簡單純粹,時而迷霧重重;有幸福甜蜜的瞬間,也有孤獨落寞的時刻。就像影片中鄭宇星和陳辰那些“瘋狂”的舉動——說走就走的旅行、沖動之下的親吻,在高壓的高考環境下,這些行為看似荒誕,卻真實地展現了青春的熱烈與勇敢。那時的我們,感性往往戰勝理性,初心與信仰純粹而堅定,所以才會為了心中所想,不顧一切地向前沖。
人生這場旅程,或許我們的選擇不會永遠理性,追求的目標也未必都能實現。但這又何妨?即使無法抵達最初的彼岸,也會以另一種姿態,開啟新的篇章。就像鄭宇星,即便遭遇聽力障礙,依然實現了舞臺打碟的夢想。這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夢,就沒有什么不可能。愿我們都能在人生的盛夏里,勇敢擁抱未知,坦然接受一切,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