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的歷史課終于到了,大家早早地坐到了座位上。自從歷史作業布置完,大家就爭先恐后地往蔣雨欣老師辦公室擠,辦公室的門都要被他們擠壞。但是這道題是學校在網上找過來的,連蔣老師都沒有做出來,同學們就更不用說了。大家無不空手而歸,全班僅有陳若鈺和趙禎做了出來。
“同學們,”蔣老師的高跟鞋踩在地板上,發出“噔噔噔”的聲音,“歷史作業最后一題,全班只有兩位同學做出來了。”說著,蔣老師還打著哈欠,前幾天真的被這一群宋朝學生“折磨”得疲憊。
“他們是陳若鈺同學和趙禎同學。”“老師!他們討論過了!”蔣老師話音剛落,高滔滔就接話。
“討論過也是做出來了,又沒有抄作業。”蔣老師說,“他們的答案確實比較相似,但是和標準答案完全不一樣,甚至比標準答案還要好。”接著,一體機上便出現了陳、趙兩人的作業。陳若鈺的作業干凈整潔,字跡異常清晰;趙禎的作業是用行書寫的,卻不顯得雜亂。這便是這兩名好學生的作業。
驚喜來得太突然,驚嚇也來得太突然。
“同學們,最后一題我不講了,這是大學歷史的競賽題。”
此話一出,同學們的嘴巴就張成了“O”形。大學歷史啊!家人們!這才是高二啊!
只有陳若鈺的表情有些奇怪,上面似乎寫著幾個字:小意思啦!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找這兩位同學參考,或者……”蔣老師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思考什么,“或者問一問其他老師。陳若鈺,趙禎,你們……”蔣老師將目光投向這對同桌,眼里帶著期許,“年底的校文科競賽,你們代表七班參加。剩余的一個名額,我看情況決定。”
在七班,參加文科競賽的是誰并不重要,因為七班“文科戰神”太多了,而且無論派出哪三位“文科戰神”,都能完勝其他班,獲得冠軍。陳若鈺也是參加過各科競賽的老手(雖然在開封),表情鎮靜得像一塊冰。趙禎的反應也沒有很大,作為一名成績優秀的文科生,這種被老師指定參加競賽的事情早就見多了。
下課后,除了不愛湊熱鬧的范仲淹、文天祥、岳飛等人,以及邊緣同學,不少宋朝同學都嘰嘰喳喳地圍到陳若鈺身邊。
“陳若鈺!你怎么做到的?”
“那可是大學的歷史題啊!”
“學霸!受我一拜!”
面對這群同學,陳若鈺的回答還是很平靜。
“也就是趙禎給我找到了資料,然后我靈感突發,就做出來了。”
同學們一頭霧水。“喂,我連題目都沒看懂!”“學霸好強!”
陳若鈺做了一個打住的手勢。趙禎也驚得目瞪口呆:他辛辛苦苦查了一個小時資料,剛給同桌看,就被自己的新同桌解決了?這么快嗎?難道……所謂的“討論”,其實是同桌給自己講解?
在相處的這些天里,趙禎和陳若鈺成為了朋友。他們在課余時間就看看書,刷刷題,順便討論幾句。但是趙禎一直覺得不對勁,這些天似乎一直是陳若鈺給他講題。難道,傳說中的天才少女真的存在,還是近在眼前的同桌?
心累啊!
趙禎佩服得五體投地。競選班干部的時間近在眼前,若是陳若鈺上臺競選,她是否成功呢?也許可以成功,不,是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