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第二天清晨,王安石一家退了南昌酒店的房,開始了他們的廬山之旅。從南昌到九江需要一段時間,在車上,王安石不斷用手機拍著照,還發到了群里:“來來來,你們的王安石同志在前往廬山的路上!這景色,美不美?羨慕不?”
“羨慕個頭!”司馬光秒回說,“開封和西安才是最厲害的!作為一個宋朝人,開封就是上帝。王安石,少在這邊炫耀。據說,你是第一次旅行,其實你家可窮了。”
看到這消息,王安石火冒三丈。司馬光怎么回事啊,居然在班級群里揭人傷疤!“@所有人,注意了,別相信司馬光!謹防被懟,從群聊做起!”王安石發消息怒懟。
司馬光在王安石后面發了一連串問號,王安石就確定他“認輸”了。他不再看手機。
下了車,廬山的美景映入眼簾。這是一座美妙的山,山上的樹葉都變成了橙色,增添了美妙的色彩。山上頂著蔚藍的天空,幾朵白云在天空中飄浮,仿佛在仙境之中。這景象,王安石不禁想起同班同學蘇軾所寫的《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和前世所見的廬山不同,21世紀的廬山人來人往,入口的停車場擠滿了車,王安石家的車好不容易才找到個位置。山腳下到處是小攤販的喊話聲,有的在賣江西的新鮮茶葉,還有攤位擺滿了紀念品。王安石剛剛吸了獨屬于廬山的新鮮空氣,兜里就“嗡嗡”直響。不用猜,必定是司馬光在瘋狂輸出:“王!安!石!別裝沒看見!快出來!”
王安石選擇置之不理,說不定司馬光這貨,還要來打擾自己旅游的心情。從2007年12月出生,自己在21世紀生活了十六年多,這還是母親頭一回帶他外出旅游。
一家人隨著人流走向售票處。排隊時,王安石還是忍不住,悄悄摸出手機。
“我說,司馬光你這樣都影響人家參觀清大(清華大學)了!建議你管住嘴!”聊天界面上,沈括已經替自己懟了司馬光。
“就是嘛,這么明顯的手機振動,不把我蘇東坡的命放在心里嗎?不然我爸要把我手機沒收,后果很嚴重!”蘇軾也發了言。
歸根到底,還是這些同志靠譜。
王安石想著,重新把手機放回褲兜。在后面漫長的等待中,王安石沒有想與司馬光之間的事情,恢復到學霸常有的“思考(發呆)”狀態。
終于到了售票口,王安石母親把票買好。走進廬山,又是別有一番風味:樹葉是一種濃郁的橘色,夾雜著奇特的饑荒。在樹葉的縫隙間,調皮的陽光鉆進來,使得王安石的眼鏡片出現反光。路面上鋪滿葉子,充滿了十月詩意的味道。
王安石一家隨著人流,緩緩在山間移動。約莫過了一個小時,王安石看到了傳說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廬山瀑布。這時候,他想“分享”的心理有萌發出來,“咔嚓”一聲,王安石按下快門,用手機拍了一張照片。但是王安石并不打算發在群里,到時候發在朋友圈。
繼續前行,王安石相繼和不少景點碰面,包括蘇軾曾經到過的西林壁,還有現成的蘇軾詩。在錦繡谷,王安石回憶起前世所寫的詩:“還家一笑即芳辰,相邀錦繡谷中春。”幾乎所有王安石遇到過的景點,他都用手機記錄了下來。
直到晚上,王安石吃完晚飯就跟著母親回到賓館。幾乎是踏入房間的瞬間,王安石就動手吧照片發到了朋友圈:“廬山旅行第一天!就問你羨不羨慕!”
這個朋友圈,確實被不少同學看見了,評論區頓時成了文字的海洋。
李清照:“厲害啊,我還沒去過呢。這確實比濟南好看。”
蘇軾:“哇哇哇,羨慕羨慕!為什么我蘇東坡沒這個命!”
沈括:“有時間我也去看看。”
而司馬光,他的評論在最下方。
“我覺得,還是開封比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