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從鐘子瑜手中滑落,花瓣散了一地。她盯著母親手中的照片,那個年輕畫家的眉眼與梁宇軒重疊在一起,形成一種令人眩暈的既視感。
“媽...這是...“
周麗華的手指撫過照片上畫家的臉,動作輕柔得像在觸碰易碎的泡沫。“梁文軒,“她的聲音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我以為這輩子都不用再提起這個名字。“
鐘子瑜慢慢坐到母親身邊,餅干盒里泛黃的信封上,“周麗華親啟“幾個字已經褪色,但筆跡依然清晰——瘦長有力,和梁宇軒的字如出一轍。
“他是梁宇軒的父親?“鐘子瑜直接問道。
周麗華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驚恐:“你怎么知道梁宇軒?“
“他是我前男友。“鐘子瑜苦笑,“準確地說,是同時交往多人的騙子前男友。“
母親的臉瞬間血色盡失。她顫抖著打開信封,取出一張更老的照片——梁文軒站在畫室中央,身邊是年輕時的周麗華,兩人中間有個五六歲的小男孩。
“這是...梁宇軒?“鐘子瑜湊近看,男孩的眉眼確實像極了。
“不,“母親的聲音輕得像羽毛,“這是你。“
世界在那一刻靜止了。鐘子瑜耳邊嗡嗡作響,仿佛有千萬只蜜蜂同時振翅。她盯著照片中的小男孩——短發,格子襯衫,確實更像男孩裝扮。但那眼睛,那嘴角的弧度...
“我是...梁文軒的女兒?“
“不!“母親激動地抓住她的手,“你是鐘教授的女兒,法律上、血緣上都是!“她深吸一口氣,“梁文軒只是...我曾經的學生。“
鐘子瑜的大腦飛速運轉。照片拍攝于1985年,那時母親應該已經和父親結婚了。而梁宇軒今年28歲,如果...
“梁宇軒是我同母異父的哥哥?“
“天啊,當然不是!“母親幾乎喊出來,“你怎么會這么想?“她翻過照片,背面寫著“文軒與麗華,1985年夏“。
鐘子瑜突然明白了:“所以梁宇軒是梁文軒和別人生的孩子?他接近我是因為...“
“報復。“母親頹然靠在沙發上,“一定是這樣。梁文軒1986年自殺,當時他妻子剛懷孕三個月。“
碎片開始拼湊。梁宇軒Excel表中的“復仇計劃“,他對周家人特別的“興趣“,還有那些若有若無的打探...
“他妻子后來怎樣了?“
“難產去世。“母親閉上眼睛,“梁文軒死后,他家族不認這個孩子,是福利院收養的。“
鐘子瑜想起梁宇軒偶爾流露出的對“完整家庭“的執念,突然理解了那種扭曲的渴望。但這不能成為他傷害他人的理由。
“媽,你和梁文軒到底...“
“師生,僅此而已。“母親挺直腰背,“那張照片是畢業展時拍的。你父親當時在國外訪學,有人散布謠言說我和梁文軒...后來他承受不住壓力自殺了。“她攥緊照片,“我沒想到他妻子會生下孩子,更沒想到...“
“他會來找你們報仇。“鐘子瑜接上話,胃里一陣翻騰。她突然想起梁宇軒曾問過她父母的工作單位,還特意打聽過父親帶研究生的方向。
“我得告訴歐晴晴。“她抓起手機。
“等等。“母親按住她的手,“這件事到此為止。梁宇軒已經得到他想要的——看到我們痛苦。最好的反擊就是活得更好,讓他知道他的仇恨毫無意義。“
鐘子瑜看著母親——這位向來強勢的中學校長此刻顯得如此脆弱。她突然意識到,那張被撕掉一半的報紙,那間上鎖的儲藏室,都是母親多年來背負的枷鎖。
“好。“她輕輕擁抱母親,“但至少讓我告訴歐晴晴要小心這個人。“
母親點點頭,將照片收回餅干盒。鎖扣“咔嗒“一聲合上,像是為這段往事畫上句號。
當晚,鐘子瑜給歐晴晴發了簡訊:「查查梁宇軒和“復仇計劃“的關系」。她沒有提及母親的事,有些秘密不屬于她一個人。
---
時間如紗,輕輕覆蓋在傷口上。轉眼一年過去,鐘子瑜的生活軌跡已經徹底改變——她辭去醫院工作,加入疾控中心的研究團隊;搬出了舊公寓,在城東租了間帶陽臺的小屋;甚至開始接受張醫生的約會邀請,雖然進展緩慢。
每周三的“閨蜜日“雷打不動。她和歐晴晴已經完成了清單上的大半項目:爬過鳳凰嶺的野路,在音樂節淋成落湯雞,甚至嘗試了雙人溜冰——結果以兩人雙雙摔進醫護站告終。
這個周三,她們約在體育場看陳奕迅演唱會。鐘子瑜提前半小時到場,在場館外的咖啡車邊等待。歐晴晴發來消息說路上堵車,讓她先進去。
排隊檢票時,一陣騷動從后方傳來。鐘子瑜回頭,看到幾名警察押著一個戴手銬的男子從停車場方向走來。那人低著頭,但那個輪廓她閉著眼都能認出來——梁宇軒。
“詐騙罪,終于落網了。“熟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歐晴晴不知何時已經站在她身旁,手里舉著手機,屏幕上是一則新聞推送:《婚戀詐騙團伙主犯梁某落網,涉案金額超百萬》。
“你早就知道?“鐘子瑜驚訝地問。
歐晴晴狡黠地眨眨眼:“可能...提供了一點線索。司法局的朋友對這個很感興趣。“她挽住鐘子瑜的手臂,“別看了,影響心情。“
梁宇軒被押上警車前,突然回頭看了一眼,正好對上鐘子瑜的視線。那一刻,她以為會感到憤怒、痛苦或是快意,但實際上只有一種奇怪的平靜——就像看著一個與自己無關的陌生人。
“走吧,要開場了。“歐晴晴拉她轉身。
體育場內燈光漸暗,音樂響起。當熟悉的旋律流淌時,她們不約而同跟著哼唱起來,就像大學時代擠在宿舍用一臺筆記本電腦看演唱會視頻時那樣。
“下周三做什么?“散場時歐晴晴問,“清單上還剩'密室逃脫'和'滑雪'。“
“先緩緩吧,“鐘子瑜揉著還在隱隱作痛的尾椎骨,“上次溜冰的傷還沒好利索。“
歐晴晴大笑:“那去看房子?我房東要漲租,正好換個地方。“
“一起合租?“
“當然!“歐晴晴眼睛亮起來,“得找個帶大客廳的,方便開閨蜜派對。“
她們沿著人潮往外走,夜風輕柔。鐘子瑜想起一年前那個雨夜,她跌跌撞撞沖進醫院急診部的樣子。那時的她以為世界已經崩塌,現在卻站在廢墟上看到了更廣闊的風景。
“對了,“歐晴晴突然說,“我決定接那起女工集體維權案了。“
“你舅舅不是反對嗎?說影響家族聲譽...“
“去他的聲譽。“歐晴晴揚起下巴,“我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再說...“她狡黠一笑,“我現在可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公益律師,他敢攔著?“
鐘子瑜笑著搖頭。這個曾經為了家族期望壓抑自我的女孩,如今活得如此張揚肆意。而她自己也終于明白,不必為了誰的期待而改變人生軌跡。
“說到家族,“歐晴晴壓低聲音,“我媽居然開始催我相親了,說女孩28歲再不嫁就晚了。“
“你怎么說?“
“我說——“歐晴晴模仿著嚴肅的語氣,“'媽,您女兒現在年薪四十萬,有房有車,干嘛急著找人拉低生活質量?'“
鐘子瑜大笑,笑聲淹沒在散場的人潮中。她們手挽手走向地鐵站,影子在路燈下交疊,又分開,像兩棵并肩生長卻又各自獨立的樹。
回到家中,鐘子瑜翻開筆記本,在“重啟清單“最后一項“一起變得更好“后面畫了個大大的對勾。下一頁是新的清單,標題是“30歲前要做的事“,第一條寫著:“和晴晴合租一個帶花園的公寓“。
手機震動起來,是張醫生的消息:「下周醫學藝術展,還去嗎?」
她回復:「去,這次不帶閨蜜了,就我們兩個」
發完這條,她點開與歐晴晴的聊天窗口,發了個吐舌頭的表情包。對方秒回一個翻白眼的表情,緊接著又是一條:「記得讓他請吃貴的!」
鐘子瑜笑著關掉燈。窗外,一輪滿月高懸,清輝灑落在她與歐晴晴的合影上——那是上周爬山時拍的,兩人站在山頂,背后是萬丈霞光。
照片背面,她們用熒光筆重新寫下了那句話:“一輩子的閨蜜“。這次,沒有感嘆號,只有彼此心照不宣的平靜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