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荒蕪之地歸來后,慕宵塵徹底明晰了自己的「廢柴」過往與系統的真正用意。
他知道,自己不再僅僅是個修仙者,更是「萬物易道」的「容器」,承載著修補宇宙法則裂隙的使命。
這份領悟,讓他的目光從單純的修為提升,轉向了更宏大的「因果積累」。
他意識到,要完成這項使命,僅憑一己之力遠遠不夠。
他需要更多人理解「以物易物」的真諦,需要更多「物」匯聚,需要更廣闊的因果交織。
于是,一個更為宏偉的計劃在他心中醞釀成形——創立一個將「以物易物」之道推廣開來的宗門或組織。
慕宵塵立刻召集了慕家主、林凡和沈如玉。
在得知他對「廢柴」因果的追溯與對系統本質的領悟后,三人雖然震驚萬分,但也對慕宵塵的超凡脫俗更加信服。
他們清楚,慕宵塵如今的層次,已非他們所能想像,他的決定,必然有其深意。
「我欲與三家共同創立一個宗門,名為**【交易道閣】**。」慕宵塵語氣平靜,卻充滿了無可動搖的決心,「此閣宗旨,便是將『以物易物』之道推廣開來,廣開門徒,讓更多修士能夠通過交易,獲得所需,突破瓶頸。這不僅能幫助更多人,也能為我積累因果,修補法則。」
慕家主首先表態:「宵塵所言,便是慕家所向!我慕家愿傾盡所有,助你建立交易道閣!」
林凡也毫不猶豫:「林家與慕家同氣連枝,自當全力支持!以賢侄之能,此道閣必將震動整個修仙界!」
沈如玉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醫道亦是交換之道。我沈家愿將藥經秘術與道閣共享,為道閣培養更多丹師與醫者!」
有了三大家族的全力支持,【交易道閣】的建立可謂是順風順水。
他們選址在靈都城外一處風景秀麗、靈氣充沛的山脈。
三大家族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短短數月間,一座恢弘的宗門建筑群拔地而起。
道閣的建筑風格獨特,主殿名為「萬物殿」,殿內墻壁上銘刻著慕宵塵親手刻下的「萬物皆可換,誠者可得」八個大字。
殿內設有數十個小型交易臺,供來訪者進行初步的交易。
【交易道閣】的創立消息,一經傳出,便引起了修仙界的軒然大波。
許多修士對慕宵塵「以物易物」的能力早有耳聞,但此前他行事低調,接觸者甚少。
如今他公然建立宗門,廣開門徒,這無疑是將這份神秘力量擺上了臺面。
初期,慕宵塵并未設置嚴苛的入門條件,他對所有渴望變強、有獨特「物」可供交易的修士敞開大門。
無論是散修還是小家族子弟,只要通過道閣的基礎考核,便可成為外門弟子。
考核的內容也很特別:不是比拼修為,而是鑒別「物」的價值。
慕宵塵會放出一些看似普通的物品,讓考核者說出其「可交易屬性」及其潛在價值。
這讓許多天賦不佳但對事物有獨到見解的修士有了出頭的機會。
許多修士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前來。
他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物」:有祖傳的殘破法器,有從險地偶然得到的詭異靈植,有家族世代累積的陳舊典籍,甚至還有一些虛無縹緲的「情緒」和「記憶」。
慕宵塵親自坐鎮「萬物殿」,引導入門的交易。
他曾將一位身患怪疾、家族傾盡所有也無法醫治的修士,以其體內殘存的「病源之氣」為引,從他處交易來一份「凈化之泉」(用一顆沾染了微弱邪氣的靈石換取),治愈了對方的怪疾,并讓對方領悟了【祛病術】。
他也曾將一位數十年無法突破瓶頸的筑基修士,以其累積的「修行困惑」和「對力量的渴望」,從某件蘊含「執念」的法器中,交易來一份【破障丹方】(下品,用幾枚普通靈草換取),助其突破了境界。
每一次成功的交易,都像一顆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了更多的漣漪。
【交易道閣】的名聲,如野火燎原般迅速傳開。那些在傳統修仙道路上受挫的修士,那些擁有奇珍異寶卻無法變現的散修,紛紛涌向【交易道閣】。
「在交易道閣,沒有無用的廢物,只有未被發現的價值!」
這句話成了【交易道閣】最響亮的口號。
隨著道閣規模的擴大,各方勢力也開始密切關注。
*中小型宗門與家族:一部分選擇與【交易道閣】建立合作關系,通過交易來獲取自己急需的資源或修文。
另一部分則心生忌憚,擔心道閣會打破現有的修仙格局。
*各大頂級宗門:他們對慕宵塵的「以物易物」之道充滿好奇,但同時也保持著高度警惕。
他們派出長老暗中觀察,試圖探清【交易道閣】的底細,以及慕宵塵的真正目的。
*邪道勢力:他們對【交易道閣】蘊含的巨大潛力感到興奮,但也充滿了貪婪。
他們試圖滲透,想要竊取「以物易物」的奧秘。
慕宵塵對這些反應了然于心。
他知道,【交易道閣】的建立,只是他宏大計劃的第一步。
他將這視為一次大規模的「因果積累」,也是他探尋「物外之物」的必要過程。
他站立在【交易道閣】的主殿之巔,看著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受著天地間不斷匯聚而來的因果能量。
他知道,隨著道閣的壯大,他將接觸到更多、更深層次的「物」與「因果」,最終,這些都將成為他修補宇宙法則裂隙的「養料」。
而他所推廣的「交易之道」,也必將徹底改變整個修仙界的格局。